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完这篇文章,《奥本海默》人物关系不再混乱了

2023-08-29 11:07 作者:后浪电影PostWaveFilm  | 我要投稿


图片
图片


诺兰新作《奥本海默》改编自凯·伯德和马丁·J·舍温于2006年获得普利策奖的传记《美国普罗米修斯:J·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台湾学者林莺将它译为上下两部:


1,原子弹的诞生;
2,国家英雄的悲剧。同样地,电影《奥本海默》也可以视作由这两个部分构成。


传说中的观影困惑,主要来自于两点:


一则来自于并不普及到所有人的物理知识,这一点不用担心,因为只要知道“他们在讨论物理知识”就足够了,不必完全读懂他们所讨论的知识点,也不必誓要消化掉台词里的所有信息,这不是上网课,尽可以放松些;


二则来自于第二部分“国家英雄的悲剧”部分的影像,会穿插在第一部分“原子弹的诞生”的剧情里,导致部分观众感到混乱与困惑。这种表现方式是有依据的,因为原著作者曾经提起过一个细节——


奥本海默在参与原子弹研发的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种强烈的预感在后来实现了。凝练地说,就是他在1965年NBC新闻的纪录片中背诵的印度教《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话:
“现在我变成了死神,世界的摧毁者。”


《奥本海默》回归到了诺兰“蝙蝠侠”暗黑三部曲的创作状态,以一个英雄人物的经历来剖析人心,题材注定了视效炸裂,本质上仍然服务于文戏。


因此,对于普通观众来讲,只需看懂人物关系就可以理解这部电影,并没有所谓的观影门槛。


此前有外国网友说,如果奥本海默能够像其他电影一样,每个人物登场时,打上人物名称和身份,整部电影会好看很多。


但也有许多人会觉得,这种操作太像纪录片,放在国内,可能也会有很多人觉得太像主旋律电影。


没关系,这篇文章可以成为您的外挂包。(但会有一定的剧透)



奥本海默早年经历

POST WAVE FILM


1904年,朱利叶斯·罗伯特·奥本海默出生,并在曼哈顿的一套装饰着梵高、塞尚和高更画作的公寓里长大。


祖父是家庭的第一代移民,父亲进入家族的纺织品进口企业工作之后,为家庭累积财富。他的母亲埃拉·弗里德曼是一位世代住在纽约的犹太画家,性格较为严肃,但对儿子的影响更大。


在奥本海默的青少年时期,他酷爱在暴风雨的天气去海上行驶帆船,对于危险,他有一种近乎自毁的痴迷


《纽约客》对《奥本海默》的影评文章里曾经提到学生时代的奥本海默,“事实上,他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好斗者,他的同学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要求教授让他闭嘴”。


然而,奥本海默的这一性格并未在影片中得以体现。


在奥本海默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始终没有接受自己的血统。


在《美国普罗米修斯:J·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一书中,奥本海默少年时代出去旅行的时候,通常会犹豫是否向他人介绍自己的犹太身份。


《罗伯特·奥本海默:中心内的生活》一书的作者雷·蒙克也曾指出:“对于外界来说,他一直被称为德国犹太人,但他始终坚称自己既不是德国人也不是犹太人。”


图片
J·罗伯特·奥本海默


1921年,奥本海默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纽约伦理文化学校考入哈佛大学。但因为一场差点致命的大病,奥本海默直到1922年9月才真正入读。


1925年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奥本海默前往英国,在英国物理学家、19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J·J·汤姆森的指导下,在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进行研究。


在那里,他与心理健康问题作斗争,被缓期执行。


这个心理健康问题来自于一个时间,在电影《奥本海默》当中,奥本海默在传奇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肯尼斯·布拉纳饰)咬一口之前,及时地抢走了被涂了化学物质的苹果。


电影的原著《美国普罗米修斯:J·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写道:“他被自己的无能感和强烈的嫉妒心所吞噬,用实验室的化学物质给一个苹果‘下了毒’,然后把它留在了导师帕特里克·布莱克特的桌子上。”


图片


奥本海默最终转学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并在那里获得了量子物理学博士学位。


在德国期间,他师从许多著名物理学家,包括马克斯·玻恩和玻尔。奥本海默与维尔纳·海森堡(由马蒂亚斯·施威格费尔饰演)一起就读于哥廷根,后者后来领导了德国研制原子弹的行动。


1929年,奥本海默返回美国后,接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助理教授职位,并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


在接下来的14年里,他将伯克利建立为美国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院之一,在那里,他的课堂从第一堂课只有一名学生,到短时间内挤满了人。


奥本海默很受学生欢迎,还因为“引人注目的外表,波西米亚的态度,左翼政治和不拘一格的品味”而获得了“奥皮”的绰号。


此外,奥本海默与领先的实验物理学家欧内斯特·O·劳伦斯一起工作,并成为了好朋友,后者后来帮助他参与了曼哈顿计划。



亲密关系与存疑的共产党员

POST WAVE FILM


朱利叶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的母亲在生下他之后,有过一个早夭的儿子,几年之后,母亲于1912年诞下了弗兰克·弗里德曼·奥本海默。 


图片
弗兰克·弗里德曼·奥本海默


弗兰克·弗里德曼·奥本海默是一位美国粒子物理学家,在科罗拉多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也是旧金山探索博物馆的创始人,弗兰克也参加了曼哈顿计划,但在战后,他因为早期参与美国共产党而受到审查,失去了物理教学职位。


《美国普罗米修斯》曾写到青少年时期的奥本海默对年长女性的倾慕,但在公开记录中,斯坦福大学医学生让·塔特洛克是奥本海默宣称的初恋。


图片
让·塔特洛克


两人相恋于1936年,时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的奥本海默32岁,让·塔特洛克22岁。
塔特洛克是美国共产党党员,据称奥本海默曾两次向她求婚,均被她拒绝。


《美国普罗米修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如此形容她:“一位自由奔放的女性,有着渴望、诗意的心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她总是房间里唯一一个令人难忘的人。”


1939年,塔特洛克断绝了两人的关系,但奥本海默仍然与她保持联系,并于1943年前往旧金山看望她。


七个月后,塔特洛克被发现死在自己的公寓里,她患有临床抑郁症,其死亡被判定为自杀,但也有人怀疑其中涉及谋杀,因为塔特洛克与奥本海默的关系以及她的共产党身份。


图片
凯瑟琳·基蒂·奥本海默


1940年11月1日,奥本海默与已经怀孕的凯瑟琳·基蒂·奥本海默结婚。


奥本海默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彼得出生于1941年5月。基蒂随后于1944年12月在洛斯阿拉莫斯居住期间生下女儿凯瑟琳·托尼。这对夫妇一直保持着婚姻关系,直到奥本海默于1967年去世为止。


虽然奥本海默从未正式加入共产党,但他的许多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包括他的兄弟弗兰克·奥本海默、初恋让·塔特洛克、朋友哈康·切瓦利埃和妻子凯瑟琳·基蒂·奥本海默,都加入了共产党。


不难看出,美国政府早已意识到了奥本海默可能存在的共产主义背景,却在曼哈顿计划(制造原子弹)期间选择性地忽视它们。战后,却又歇斯底里地拿这些疑点攻击奥本海默。



曼哈顿计划

POST WAVE FILM


1942年初,奥本海默被招募参加曼哈顿计划,这是美国政府在二战期间秘密进行的一项制造原子弹的项目。


该项目涉及全国各地秘密地点的多个实验室,其中包括芝加哥大学、田纳西州橡树岭和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


奥本海默监督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建设,把那里变成科学家与家人一起居住的城镇,在那里他聚集了物理学界最优秀的人才来研究制造原子弹的问题。由于他在这个项目中的领导地位,他经常被称为“原子弹之父”。


任命奥本海默为该计划科学总监的人,正是莱斯利·格罗夫斯将军(马特·达蒙 饰)。


图片
莱斯利·格罗夫斯


几十年来,生活在周边地区的原住民遭受了巨大伤害。奥本海默自己也在这项计划中变得消瘦很多。


1945年7月16日,在实验室附近的 Jornada del Muerto 沙漠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武器试验,被称为“三位一体试验”。


三周后,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上空引爆了两颗原子弹,总共造成 110,000 至 210,000 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平民。



AEC听证会

POST WAVE FILM


1945年10月访问白宫时,奥本海默对哈利·S·杜鲁门总统(加里·奥德曼饰演)说:“主席先生,我感觉我的手上沾满了鲜血。”


战后,人们对原子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两枚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引爆之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轰鸣。


电影中,奥本海默成为民族英雄之后,表面上长袖善舞,内心却无时无刻不被平民的哀嚎而统治。


1947年,刘易斯·施特劳斯(小罗伯特·唐尼饰)任命奥本海默为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而刘易斯·施特劳斯后来又担任AEC主席。


图片
刘易斯·施特劳斯


在担任总顾问委员会主席期间,奥本海默开始反对开发氢弹——其威力比原子弹强一千倍。


这一颇具争议的立场使他树敌众多。施特劳斯特别不喜欢这位物理学家,因为奥本海默在国会关于是否禁止销售放射性同位素的听证会上羞辱了施特劳斯。


与此同时,美苏长达几十年的争霸,让奥本海默的共产党身份嫌疑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1953年11月,施特劳斯的密友、国会原子能联合委员会前执行主任威廉·利斯库姆·博登致信联邦调查局局长 J·埃德加·胡佛,认为“J.罗伯特·奥本海默是苏联的特工”。


这封信被转交给了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总统,奥本海默在1953年12月与施特劳斯的会面中被告知他的安全许可已被撤销。


奥本海默对该决定提出上诉,并于1954年4月12日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安全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奥本海默以前的共产主义倾向、对美国核政策的看法以及其他个人违规行为在诉讼中被用来抹黑他。


安全听证会的结果决定了奥本海默的余生。奥本海默一直担任高级研究所所长到1966年,不久后于1967年2月18日在普林斯顿的家中因咽喉癌去世。 



图片

 

图片

作者丨李慧慧

正在吃补剂


编辑丨李慧慧    排版丨lmx
媒体统筹丨佐爷灵魂贩卖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好 书 & 好 物


图片
好书 | 《诺兰变奏曲》
图片
好书 | 《奥本海默传》
图片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看完这篇文章,《奥本海默》人物关系不再混乱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