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0FFM资料①

2023-07-27 13:01 作者:深蓝密苏里  | 我要投稿

30FFM作者:不是曲奇 一直以来海上自卫队为负责守备沿海地区的地方舰队装备体型较小的护航驱逐舰(DE);但在80年代阿武隈级护航驱逐舰逐渐服役后,日本海洋策略改变集中资源向远洋拓展,长期以来小型舰艇缺乏发展。在千禧年初,日本海自开始将原本服役于护卫舰队的三千吨级的初雪级驱逐舰(DD)调入地方队来替换较老旧的护航驱逐舰。

在2012年末,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平成25年(2013年)防卫大纲之中,打算建造六艘体型较小、偏于近海防卫作战的新护卫舰。2013年12月,平成26年度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提出了这种新型驱逐舰的概念。而在平成26年度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中提到,为了应对信息收集和预警监视任务的增加,护卫舰的数量将从47艘增加到54艘。此时,它被称为“多功能驱逐舰(DEX)”,其按照设计要求,主要承担反潜,扫雷,海上监视以及侦查的任务,故此时的该舰普遍被外界认为是传统DE的继承者。而从最初的这几型设计来看确有这番意思。同时该型舰也需要满足高航速,并且拥有高隐身性能。基于此,技术研究本部,以及三菱为首的各大企业也提交了相关的方案

(图示为4种早期方案)左上为“世界舰船”杂志在2014年左右刊登的30DEX方案,其在设计上类似于自由级LCS,其最初被认为是一型小型、快速,以反潜为主的护卫舰

(图示为“世界舰船”杂志公开的30DEX方案想象图) 而右上为30DEX的另一种方案,其与前者不同的是,采用了一体化桅杆设计。 

而右后方机库侧面开口处明显可见一艘USV,也符合了其设计上以被要求具备水雷战能力的要求。 而另一个方案(右下)与前者类似,但是桅杆上着换成了集成度更高的一体化桅杆。

其桅杆与今天的30FFM上的桅杆更为相接近,包括一个多用途雷达(即今天的OPY-2),复合通讯天线等。 而三菱公司早期曾经提出了一型类似于独立级独立级LCS的方案,使用三体船的设计,穿浪舰艏。

 不过该方案因为各种原因,最后并没有成为三菱的正式方案。而三菱则继续按要求,展开30DEX的设计工作,在保留了高航速、高隐身性的同时换用了传统构型的舰体设计。 2015年10月,在澳大利亚举办的太平洋2015海事展上,三菱公司也首次公开了其EX的设计方案。 其概念设计与今天的30FFM更为接近,包括使用了综合射频桅杆,更大的舰体以及VLS单元。  随着研究的深入,30DEX作为新型护卫舰便不再局限于地方队使用,其被要求在保持其原有的反潜,扫雷,海上监视以及侦查的设计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其对空以及对海能力,使其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具体体现为该舰配置的A-SAM区域防空弹,12式能力向上型远程反舰导弹等。故此时项目便从DEX更改为DX,此时已经相当明确了该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DE。 而根据2017防卫省公开的消息,日本打算从2018年以后的四年间,分别建造8艘这种新护卫舰 ,每年编列建造两艘,首舰在2020年开始建造,2021年服役。故在消息公布后防卫省装备厅向日本国内主要造舰厂商征集方案,经过竞标后,选择其中一家厂商的设计来建造,由该厂作为新型护卫舰的主要承包商,负责船舰设计以及大部份的生产承造工作。 虽然将大部份的建造工作集中在一家主承包商可以降低单位成本。而防卫省估计每艘新型护卫舰的成本约400至500亿日元,而防卫省的目标是将成本控制在每艘500亿日元以内,低于先前的高波级的650亿与秋月级750亿日元的弹艘造价,并且将每艘新型护卫舰的舰员编制减少至100人,相比之下高波级、秋月级分别编制166与200人。 而防卫省装备厅新护卫舰方案的评估主要围绕三项内容:造船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以及供应链能力2.舰艇设计/建造能力:该评估项目包含概念设计、作战运用要求、自动化程度等。3.船舰的维持整备管理能力:包括维持/提高舰只出勤率、降低寿命周期成本、减少人力需求等。

(图示为评估作业概要) 评估作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审查各厂商提案是否满足全部的「必须要求」,第二阶段则进一步根据更广泛的要求来分析各家厂商提案的优劣高下;评选过程经由多层次审查,以及第三方独立机构的确认,以确保评审过程的客观与正确。总共三家日本主要造舰厂商:三菱重工、日本海事联合公司以及三井工程造船,这三家参与了竞标。 防卫装备厅在2017年4月分别与三井重工以及联合海事公司签署新护卫舰的方案设计与建造计划合约,随后又与三菱重工签署类似合约,各家厂商在7月前向防卫省装备厅提交提案,并由防卫省装备厅进行提案的审查。 随后,防卫装备厅宣布会在2018年确定首艘新护卫舰的建造合约。

(图示为各提案的子项目最终评估结果) 在2017年8月9日,防卫装备厅正式公布,选定三菱重工为平成30年度护卫舰的主承包商,而三井重工则为次承包商。依照防卫厅公布的评选结果,三家厂商的提案都通过第一阶段的「必须要求」审查;而在第二阶段审查中,三菱重工在「舰艇设计/建造能力」三个项目全部单独胜出,在「相关企业体系管理能力」中的事业管理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提案内容成熟度胜出。

(图示为三菱版提案) 而三菱版30DX成案的标准排水量增加至3900吨,满载排水量也达到了5500吨,已经超过了其计划取代的初雪级与朝雾级DD(满载排水量分别为4200吨和4900吨)。故从吨位上来说,此时的30DX已经是一型标准的远洋舰艇。 2018年4月8日,海上自卫队幕僚本部正式将平成30年度护卫舰命名为30FFM,M代表多用途能力和水雷战能力;这意味30FFM将同时承担护卫舰以及扫海舰任务。由于海自2000年代以后扫海舰中的老旧型号逐步退出现役,扫海舰数量从2000年代初的30艘以上,到2018年降至24艘,故30FFM服役后将承担相当一部分扫海工作。 30FFM的详细设计工作在2018年中正式展开,在2018年11月1日,防卫省正式签署首批两艘30FFM的建造合约,三菱重工为主承包商,三井重工为次承包商,两舰分别在三菱重工长崎工厂与三井重工玉野工厂建造,两舰预定在2022年3月交付。依照2018年底公布的修订版防卫大纲与五年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30FFM除了前两艘在2018年开工建造之外,从2019年起每年分别开工两艘,总共计划建造22艘,并在2032年全数建造完毕,每艘平均成本在500亿元以内。批量建造的30FFM可强化海上监视警戒能力,以及反水雷与反潜战能力。不过由于三井重工的船舶业务最终被三菱收购,三井承包的业务最终也归到三菱旗下。 参考文章:·防衛装備庁 平成29年8月9日 お知らせ“新艦艇に関わる調達の相手型の選定について”·Wikipedia “もがみ型護衛艦“·Yahooニュース 2021-12-10 “海上自衛隊の新型3,900トン「もがみ型護衛艦4番間「みくま」が命名・進水――中国の海洋進出を睨む“ by高橋浩祐/国際ジャーナリスト·TokyoExpress 2019-01-13 “新防衛大綱は防衛力の抜本的強化を目指す“中の「3,900 ton型フリゲート30FFMの配備開始」·三菱重工ニュース 2021-12-10 “防衛省向け3,900トン型護衛艦「みくま」の命名・進水式を長崎で実施“·林麟.未来护卫舰的标杆?日本海上自卫队30FFM“最上”级多功能护卫舰[J].舰载武器,2021年,第九期.

30FFM资料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