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万4不肯给亲妈2千,舅舅电话骂不孝,姐姐就应该养弟弟吗?

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我月薪1万4不给亲妈2千,就是不孝?”
帖主介绍,她有个弟弟,父母一直重男轻女,她通过努力考上大学,大学期间勤工俭学,拼尽全力才在城里有了一席之地。父母没少让她回家,说女孩在外地,时间长就心野了,还不如回老家找个工作,早点找个好婆家嫁了。

她有点叛逆,偏不听父母的话,一心在城里打拼,从普通员工做到小组负责人,月薪也水涨船高,过万了。母亲经常给她打电话,每次打电话都是要钱,说弟弟要结婚,不能没有房子,让她这个当姐姐的出点力。
她也给过母亲钱,但母亲从不舍得花,钱都塞给弟弟了,有次她回家,母亲就拿剩菜给她吃,还说弟弟找了个女朋友,女方要很多彩礼。言下之意,就是希望女儿多给家里钱,帮弟弟成家立业。

女儿算是看明白了,就算给母亲再多的钱,也都是补贴到弟弟身上,从那以后,她就不给钱了,也减少了回家的次数。
怎么也没想到,舅舅会打电话给自己,说:“父母把你养大容易吗?你别管他们钱花哪儿,身为女儿,孝顺是本分,你每个月至少给你妈2000块。” 见她不肯答应,舅舅就说她是白眼狼,没见过这么不孝顺的女孩。

故事背景:小芳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在读大二的时候,父亲因病离世,拿走了父亲的存折和房本,一分钱也没给她留。没办法,只能自己挣学费,完成学业后。小芳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工作,但遭遇了一个苛刻的老板。没结工资就把她辞退了。此时,她身无分文,只能向母亲借钱度日。然而,母亲却冷漠地拒绝了她的请求,甚至嘲讽她没有本事活下去。

面对母亲的无情,小芳感到绝望,但她并没有放弃。她向原来的同事借了几百块钱续了房租,暂时缓解了生活的压力。后来,她决定创业,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月入五位数。
然而,随着她的成功,母亲开始频繁打电话向她要钱,为弟弟的婚房和其他开销。小芳渴望母爱,每次都满足母亲的要求,成为家庭的提款机。她给弟弟的彩礼、孩子的满月礼金等,一直在不断地给予。
然而,一次电话中,母亲告诉小芳弟弟因赌博欠下了20多万的债务,要她赶紧打钱回家。这一刻,小芳终于意识到不能再继续帮助了。

结果,母亲愤怒地骂她,称她是白眼狼,白养了她这么大。母亲认为小芳只有一个弟弟,她应该眼睁睁看着他家散了也要见死不救。
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对于道德绑架的思考。一旦你开始帮助他人,对方就会默认为正当程序,将你视为永远的提供者。为什么会有很多女孩成为“扶弟魔”呢?其实,她们明白道理,但却不知道如何拒绝。

在女孩们看来,拒绝父母的要求意味着不孝顺,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作为女儿,我们有责任孝顺父母,但并不意味着要承担照顾弟弟的责任。我们可以帮助父母,但如果发现钱都被用在了弟弟身上,就应该及时止损。
在父母心中,他们帮助儿子也是出于养老的考虑。但我们不能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牺牲自己的幸福和财务状况。

小芳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被道德绑架。我们有权利过自己的生活,不必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而牺牲自己。孝顺是一种情感,而不是经济的奴役。
这个故事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许多人支持小芳的选择,认为她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也有人认为她应该为家庭负责,毕竟家人之间应该相互扶持。

无论如何,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对于孝顺和个人选择的思考。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同时也要明确自己的底线和责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