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乡变身旅游“网红村”3D墙画太“吸睛”,还有这条超美公路

打造脱贫致富“振兴路”
发展绿水青山“旅游路”
展现美丽蜕变“乡村路”
帮帮团联合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推出特别报道
幸福在“路”上

视频
1 构建配送物流网农产品“驶入”快车道
一大早,
捷文村的村民谢春荣
就骑上三轮来到村里的物流服务点,
准备将自己的农产品外寄给顾客,
看着载着农产品的物流车缓缓前行,
谢春荣十分满足。
谢春荣说,
如今除了家里和田地里,
这个物流服务点是他最常来的地方。
因为蜂蜜,灵芝,猕猴桃和辣椒
这些产品都需要物流送往外面。


靠着这些产业,
谢春荣每年都能有十来万的收入。


谁能想到,三年前,
他还是村子里的一名贫困户,
谢春荣说原来他只是种植的能手,
各个农产品的收成虽然都不错,
但一到销售上市的时候,
他就十分头疼。

现在,谢春荣不用像以前一样
再将农产品挑到县城里售卖,
因为,物流的发展相当于
给农产品插上了翅膀,
可以飞往全国各地。
谢春荣:
众所周知,
物流的发展离不开道路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2017年起,
武平县财政每年安排近2000万元专项资金,
用于对全县5个贫困乡7条农村公路,
进行提升改造。




如今依托着发达的农村交通路网,
武平县建成了覆盖
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
龙岩市武平县交通运输局 工作人员:
依托14个乡镇的客运站,建成了14个乡镇级的综合服务站,县里面有囊括了214个村级服务点,相当于是全覆盖,打通了农产品上行的最初一公里。
2 打造运输服务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
有了物流园后,
武平县政府还配套出台了招商优惠政策
吸引了县内40余家的电商企业,
通过资源的叠加利用,
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的深入融合发展
让武平解决了以往农村普遍存在的
“货到难、效益差、不持续”问题。
今年武平也成为
福建省首个上榜
全国25个农村物流的服务品牌。
3 以“路”促旅
贫困乡村变身旅游“网红村”
不仅是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农村交通路网的建设,
还让一些“贫困村”大变样,
走进尧禄村,映入眼帘的
是一幅幅主题鲜明的油彩墙画。




驻村第一书记王立生兴致勃勃地介绍,
村子里像这样的村居有30多栋。
作为武平县的“鹰嘴桃之乡”,
不少墙绘都着重描绘
鹰嘴桃的采摘场面。
龙岩市武平县尧禄村驻村第一书记 王立生
这个就是我们童年时候的味道,每逢节假日就有很多游客专门来观看这个3D绘画,跟这个乡村美景合影。
而据村民回忆,
虽然种植条件好,
但过去他们却不敢多种,
尧禄村曾经也是县里的贫困村。
随着“四好农村路”的推进,
2017年武平县启动了
环梁野山五村互联互通旅游公路工程,
路线全长约15.12公里,
总投资超过1亿元。


尧禄村在2018年底建成了一条
全长3.02公里,宽6.5米的
沥青混凝土公路。
冲破了区域界线的屏障后,
村民们也踏上了脱贫致富的坦途。
龙岩市武平县尧禄村驻村第一书记 王立生:
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从原来的几百亩到现在的种植1000多亩。
村民 陈立强:
现在是路可以走了,很多人都上来采摘,不用拿出去卖了。以前很多人都搬到外面去了,现在都喊着搬回家里来住了。
龙岩市武平县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 林小辉:
站在这边看路这么漂亮,农民也致富了,产业发展,旅游也好。我们作为交通部的干部,能得到这样的群众的认可,社会认可,我们心里也非常自豪。
路通景美,
尧禄村完成了从“贫困村”
到远近闻名“网红村”的华丽转身,
如今村民们再也不用
为鹰嘴桃的销路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