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课程全集 共28集 2019年秋

【杨宁】西方文论
【课程导言】
教材: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本课程将呈现:
- 重点讲20世纪以后的西方文论
- 更多从文化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学理论问题,探讨文学理论如何处理文化问题,而不仅限于文学问题 (处理文学文本的能力,也是处理其他文本的能力。文学理论可以处理一切叙事问题)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西方马克思和经典马克思
- 经典马克思 → 中学课本中学的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一般指真正的或马克思本人的马克思主义
- 西方马克思 → 对经典马克思的一种修正,流派众多,影响很大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代表以青年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为标志而兴起的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一种理论思潮,主要流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于某种哲学或文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解释和解读,并对资本主义的解放问题进行了积极地理论探索,从总体上看,它是一种左派批判思潮,其共同理论旨趣在于激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展开新的批判
第一节 文学与意识形态
【案例思考】
- 香港暴乱:暴动者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剥夺他人的自由
发现:“自由” → 语言学问题 : 语言的发展,有些词汇的所指其实很空洞,如爱情、自由、理想、追求等。
索绪尔:能指(符号本身)和所指(符号指称对象)
❔反思:是不是由于所指的不明导致不同的人对于所指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导致了不同的意识形态?
- 文学阅读中的自我代入: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建构自己
【小结】
无论是香港暴徒利用自由的口号标榜自己还是在文学阅读中的自我建构,本质上都是一种意识形态
一、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 文学处于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层级
- 文学对经济基础的影响较弱,不一定成正相关
⽂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往往具有不平衡性——马克思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三种含义
1.特定阶级、集团、信念体系
-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 基辛格访华:“我们美国和你们不一样,我们没有意识形态,你们有意识形态。”:基于信念体系,意识形态拥有一定的潜台词:思想控制。(存在很多错误观念)
2.虚假意识、谎言
3.意义和观念的一般性生产过程 (接近于今天所说的意识形态)
三.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
【重要作品】
1970《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重要观点】
👉🏻意识形态不是谎言
“当一个事物成为谎言的时候就不是谎言了。谎言是此时此刻你正在坚信的东西,它才欺骗了你。"
“科学是当今最大的意识形态。”
1.区分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机器:
-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宗教、教育、家庭、工会、传媒、文化、体育(非暴力、不可见、私人性)
- 国家机器:政府、法庭、军队等(暴力,可见,公共性)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机器可以仅靠暴力就能完成统治,还需要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强调被建构出来的仪式感很重要
- 双11节日、升国旗:建构仪式感,意识形态得以发挥作用
👉🏻阿尔都塞指出在家庭领域、文化传媒领域、体育领域中同样是意识形态被构建和发挥作用的平台
- 父母给孩子起名“清华”
- 大数据传播
- 奥运冠军
2.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
①自然化(意识形态告诉你这个东西自然如此,从来如此)
- 将金钱合理化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②合法化(赋予统治的合法性)
- 以科学的名义来合理化男权统治(科学是当今最大的意识形态)
- 《圣杯与剑》︰列举大量考古学的事实来证明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倒退
要学会从表面的现象中挖掘和质疑那些被自然合法化的意识形态
3.意识形态运作方式:建构个体与现实的想象性关系
建构的三个步骤:
①把个体询唤为主体(个体成为主体的一部分)
- 高中毕业成为“大学生":大学将要落入社会成为群众个体的高中生纳入大学生的主体中,使其成为主体的一部分
②主体对主体的臣服
subject n.主体 v.臣服(要想成为主体,要先对另外一个主体臣服)
③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指认(个体把自我置于主体中)
- 同事同学之间的相互认同,形成各种团体
4.意识形态是一个“镜像序列”提供一个个镜像
引用了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
“自我”→他者人(对自我的认知是通过他者的反馈,即被镜子指认)
👉🏻尤其是一个有效的意识形态,往往不是只让那些成功的既得利益者认同,而且是让那些被剥夺、被边缘的人也认同
5.意识形态没有历史
任何思想观念都是意识形态
四、症候阅读 —— 掘文本背后的、深层的意识形态
作用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文学文本:表面&深层
文学与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三方面:阶级、性别、种族
- 《狮子王》意识形态:《狮子王》背后有很多隐形的价值观:①精英主义 ②父业子继 ③女性慕强
- 白雪公主中的细思极恐:
白雪公主的形象特点:除了傻白甜毫无行动力和自主性
魔镜:男性视角,以美貌的标准衡量人
七个小矮人:安全的男性空间
白雪公主复活:王子亲吻尸体 → 一个女人只要足够美貌,哪怕是尸体也会有人爱你
- 林志玲结婚:民族主义观念、物化女性,将女性视为一种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