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2023-10-15 19:39 作者:V在复仇  | 我要投稿

分裂的中年人 “中年最是尴尬。天没亮就睡不着的年龄。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中年是吻女人额头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用浓咖啡服食胃药的年龄。中年是下午茶;忘了童年的早餐吃的是稀饭还是馒头;青年的午餐那些冰糖元蹄葱爆羊肉都还没有消化掉;老年的晚餐会是清蒸石斑还是红烧豆腐也没主意。至于80岁以后的宵夜就更渺茫了:一方饼干?一杯牛奶?总之这顿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 ——董桥《中年是下午茶》 偏爱着董桥的文章,却愿意将中年设置成最好的时光——孩子还没有大,父母还没有老,理想还没有全灭,对世界的爱尚在消耗中。《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出版的时候,村上春树三十六岁,小说中的“我”也是“离过婚的三十五岁疲惫男人”,如果硬将“疲惫”一词压在热血青年身上,我感觉是不妥的,只好将三十五岁以后提前归入中年的档。 譬如人之有男女,天之有日月,先祖以智慧创造阴阳;譬如感性与理性,现实与理想,情与欲,弱与强……凡此种种,我们习惯以一分为二的眼光注视万物、认识自我。中年,是人一生中分裂最为明显的年龄。 中年人·分裂的世界:“世界尽头”的佛土与“冷酷仙境”的地牢 村上春树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描绘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世界,一面是皑皑白雪散落幽静如歌的小镇,一面是幢幢夜鬼横行科技霸权的东京。在世界尽头的小镇,居民长生不死,四大皆空,没有感情,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没有希望,没有绝望。大家互不伤害,相安无事。生活简朴,人人平等。没有人飞短流长,更不争夺什么。人们纯粹为了劳动而劳动,不受制于人,不勉强自己,也不羡慕他人。没有忧伤,没有烦恼。也不存在金钱、财产、地位,既无诉讼,又无医院。而冷酷仙境的都市,老博士出于所谓的科研需要,往“我”(计算士)脑袋里擅自植入电脑“中继站”和电脑线路,后来“中继站”由于一点点失误而融化了,电脑线路也取不出来了,致使“我”的生命只剩下二十九小时三十五分钟。为了争夺独角兽兽骨上的记忆密码,数量庞大的符号士和计算士厮杀不断,我的生命随时轻易断送在任何人手中。倘若有象征与隐喻一说,中年的世界或许正是如此,以“冷酷仙境”对应充满丛林法则的生存现实,而“世界尽头”则对应着悄寂无暇的理想场域,当我们惨遭生存现实碰壁的时候,受伤的心即从现实地牢辗转而入意识佛土,这一方净土也许寄放在某一个人、某一种喜好,或者某一个小小的时空里。 中年人·分裂的情欲:喂饱灵魂的情爱与满足生理的欲望 在世界尽头,“我”与图书馆女孩初次见面,便感到她身上有一种东西在静静摇晃着“我”意识深处某种软绵绵的沉积物,“我”总觉得发生过什么,而且恍惚在什么地方见过她。“我”能将她失落的支离破碎的心的碎片读出并使它们合二为一。在音乐的触动下,“我”看见了陈列在架上记忆头骨的闪光里她的旧梦,也是“我”的旧梦。这难道不是在写灵魂与灵魂的相遇吗?充满了醉心迷幻的美。然而,在“冷酷仙境”的现代都市,村上借年轻胖女郎之口表白道:“较之性欲,我的生活更以食欲为中心,即使现在这样也无所谓。对我来说,性交同做工考究的甜点心差不了许多,有则最好不过,没有也不碍事——如果其他方面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满足的话。”中年,无论是食欲还是性欲,需求都不再那么迫切了,能使自己将情与欲集于一身的爱恋对象也越来越少,甚至终身无遇。 中年人·分裂的处事态度:坚持的绝对坚持,容忍的绝对容忍 走过青春年少锋芒的麦地,中年来到一片广阔的原野,这里铺满荆棘,这里花开遍野,这里是黑夜与黎明的交接,稚嫩的固执着不愿成熟,世故的伪装着欺哄自心。“我”在“冷酷仙境”里,生命被博士的科研毁坏到只剩下以小时计算,而“我”终愿原谅、离别。在“世界尽头”的“我”,哪怕发现逃离的出路,为了守护灵魂的爱却甘愿放弃自己的影子,住进再不能与爱人相见的森林。涉世不深也不浅的中年人,如同浮木飘在处世的原则里,没有飞升神境,也不曾下堕魔域,却捍卫着不愿更改的决绝。 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中年人的分裂无处不在:茫茫白雪下的独角兽是善美的化身,阴冷暗湿处的夜鬼是恶丑的宿所,它们迥然而立;“精神集中在胃上”的女郎们象征着物质美,在图书馆工作、热爱音乐的女孩们暗喻着精神美,它们一张一弛;“冷酷仙境”老博士的研究指向科技生活,“世界尽头”小镇人们的无争无扰指向宗教生活,它们彼此并列……世界本是分裂体,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我,生与死,健康与疾病,战争与和平等种种分裂之间,存在的风雨日月催长着我们与世界与分裂相处的方式,无论如何,那份粘合分裂的胶水始终埋藏在你我心中,时时可以开启。 还是喜欢董桥的“中年是下午茶”,在灼心的分裂中饮尽一杯,又有何妨呢?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