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药炮制”不神秘
说到“合香”,很多人都望而生畏,觉得博大精深,堪比中医,尤其是香药,很难掌握,再加上还要炮制,更是难上加难,似乎成了合香最高明的环节,神秘在哪里呢?广为流传的香药炮制理论告诉我们,天然香药,无论其品质优良与否,都属于“生”药,若直接用来制香,未必能发挥其最佳功效。所以,还要再根据香药的品种、产地等特点,施以相应的特殊处理,才能使其功效充分发挥,并消除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此外还可以根据配伍的要求,用特定的方法使香药的药性发生改变。这个过程就是香药的“炮制”。
传统香不仅在香药配伍方面十分考究,而且对于香药的炮制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炮制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香的品质。香药的炮制与中药的炮制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多差别。同一种香药,用在不同的香里,炮制方法常常也不一样。总之,炮制香药的目的,一是去其杂质,便于使用;二是导顺治逆,理其药性。
具体的炮制方法有很多,如修制、蒸、煮、炒、炙、炮、焙等。
修制是使香药纯净并做切制、粉碎处理,除去杂质并使其大小规格满足要求。而蒸、煮、炒、炙、炮、焙等方法,都是通过加热来实现的,有的还添加了一些辅料。
比如针对檀香的炮制,首先将大块的檀香木劈成小块,有利于后面研磨工序的进行,然后将劈好的檀香木全部倒入盆中,泡一壶上等青茶,把茶水倒入装有檀香木的盆里,浸泡72小时,并且每隔5小时翻动一次,然后将浸泡好的檀香木阴干。
准备好一瓶粮食酒和一瓶蜂蜜,通常每500克檀香木需要粮食酒200克,蜂蜜100克,用粮食酒将蜂蜜稀释,将晾干的檀香木倒入稀释好蜂蜜的盆中,不断翻动,使檀香木与蜂蜜全部浸匀,密封放置三天,每天翻动一次,三天以后再把檀香木晾干。将晾干的檀香木在锅中炒制,先用大火炒5分钟,再用中火炒20分钟,最后用小火炒10分钟,等到锅上有紫色气体升起时,就说明檀香木已经炒好了。
我们分析一下,茶水属弱碱性,而檀香木里面有些油脂类的物质基本都是酸性。泡上三天,酸碱中和,油脂不见了;然后加酒加蜜大火炒、中火炒、小火炒,直到冒紫烟才告炮制结束,这种情况下,檀香木不再会有味道了,因为挥发油炒没了;也不能持续燃烧了,因为油脂被中和掉了,那么,这种炮制好的檀香木还有何用?
也可能有特殊情况,做香时真的这样对待檀香,那它只能起到做辅料的作用,就像部分比较讲究的藏香对待香柏木一样,尽管柏木砖来之不易,他们还是用大锅煮,到最后没有味道了再与其它香药和起来,可以起到稀释的作用,成品香熏出来的味道就没那么冲。果真如此,那也是极个别的案例,否则单品檀香不但没味道,若要持续燃烧,还得使用助燃剂,做香的人应该是闻所未闻的。
这样说来,香药的炮制采用各种加热法来实现的机会不会很多,绝大部分是通过修制来完成的,香药炮制根本就不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