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年年终总结——个人向

2022-01-10 23:35 作者:说韩语的YANG在昆明  | 我要投稿

    今天是2022年1月10日星期一。每年雷打不动在年末都会对这一年的经历做一个梳理和总结。

    2021年也算是完成了人生的一个重大决定——2021年1月20日从上海回到了家乡昆明。2020年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过于魔幻,就我个人而言更是跌宕起伏,有太多的风景和事儿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


    2020年1月25日我从特别喜欢的韩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工作。回到国内后以海投简历的方式开始努力地找工作。那会儿最担心的事就是会国内后因为没有语言环境,长期不说韩语,韩语口语能力会下降,所以找工作的时候优先选择能用到韩语的工作。那时,我以为新冠疫情会像非典一样,只是暂时性的。是真的没想到回国后没多久武汉就宣布封城,全国上下一盘棋,开启了就地过年模式。也因为疫情节后我通过在线视频的方式面试了不少工作,最终收到了南京某韩企的工作。


    也是机缘巧合,在去南京的路上我接到心仪已久的某大厂的最终面试邀请,也与部门负责人有了深入地沟通。本来已经下定决心下工厂的我,被大厂HR的电话搅得心神不宁。当我几经辗转终于到了南京某公司安排的宾馆,转了转周边工作环境后,毅然决然在晚上九点左右联系了大厂的部门负责人。负责人和我沟通后,让我到上海等通知。于是,我短暂地在宾馆里睡了一夜后,赶到了上海。

    还好,在上海有跟我同校的朋友。我就这样在她租住的房子里借住了一整个月。那一整个月,因为大厂那边迟迟不给消息,我心焦得不行。也不断在接触各种公司和工作。也算我运气好,终于在4月初等到了大厂HR的消息。


    等大厂消息的这一个月的时间真的非常煎熬,担心落榜,担心银行卡的余额,担心朋友会不会介意。还好,最后等来的是好消息。期间也非常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帮我找了老家邻近省份的工作。因为更心仪上海大厂的工作,最后还是开心地拒绝了。

    就这样在4月15日我万分忐忑又十分激动地入职了心仪的大厂。两年过去了我现在还能回忆起当时初进公司的场景。公司比较有名,那个漂亮广场的写字楼基本上都是公司的。我按照入职手册到了前台报道,领取了临时工号牌刷卡过闸机加入了在一楼等电梯的早高峰人群。当时的我连呼吸都是紧张的,仿佛我还没有拿到offer,一会儿去到11楼还有一轮面试等着我似的。

    

摄于2019年11月韩国首尔


    大厂的入职是很有仪式感的,大家的岗位也各不相同,在一间大会议室里坐满了人,一百来号人刷刷刷颇有阵势地在HR的带领下极有效率地填写入职合同和各种资料。我当时哪经历过这种场合,打起十二分地精神去听填写资料时需要注意的要点,生怕写错了,浪费了公司的资源我这个工作就泡汤了。很快我就填好各种资料,被部门派过来的同事带走了。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一个职场菜鸟的成长故事了。和大部分人一样,刚开始都是磕磕绊绊的,直到第四个月的时候我才感受到起飞的快乐。

    刚开始工作的我在越来越深入地接触了自己的工作后,陷入了迷茫期。看不清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又或者是不懂在这个岗位上获得的成长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在11月的时候陷入了职业的迷茫期,2021年的冬季大概会是我过的最寒冷的冬季了吧。再加上那个时候租住的是非法搭建的群租房,有一个星期还被房东撵到小破屋里住。那时候的我大概是崩溃的吧,现在只记得自己经常哭。浑浑噩噩地过了一个多月,终于在2021年1月3日的早晨通知了爸妈我要回家。


    回家后在妈妈令人叫绝的厨艺里我顺利长了5公斤肉,体重直逼60kg大关。从一线城市回到边陲省会城市落差是一定有的,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人文素质。最明显的就是找工作,在自己家乡要找到一份正规公司的正规工作非常的不容易。在家乡90%的企业缴纳的是城市最低收入标准的五险,95%的公司没有一金,没有双休,几乎都是单休。那会儿我还在自己缴纳上海的五险一金,每个月2300的费用对于失业的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于是我在年后找到了一家隐秘又安静的书店在那里做起了书店店员的工作,那段时间我真的过得非常开心。尤其是每天早上第一个打开书店大门,打开电源用灯光和咖啡香味迎接第一波客人的时候,有种自己是书店老板的幸福的错觉。


    书店的工作虽好,但每个月到手收入只够我缴纳五险一金。时间总是一晃就过,回家近半年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5月初的时候我动了回一线城市的念头。毕竟所学专业是自己深爱的,努力了那么多年没有用武之地确实让人郁闷。在需要下最后决定的那个晚上,突然刷到一个岗位,看简介各方面也都还不错立马投递了一份简历里过去。很快就收到了回复,再加上亲自去公司确认了办公环境和直属上司后,我最终还是决定留在家乡,放弃了一线城市的工作。


摄于2021年1月昆明


    显然第一份正式工作给我留下万事效率第一位的职场习惯和思维在更强调人情世故的城市是有些不适应的。常常会出现推进困难,却又无人反应,无人落实的情况。这确实令人郁闷。再加上期间我一直都在找合适的工作机会,很自然地就能发现在这个城市最香最好的工作绝对是体制内的,无论是公务员、国企还是事业单位,他们的薪资待遇和工作内容都是一顶一的好。正常时间上下班,周末双休,合理合法地缴纳社保,这种神仙工作除了体制内,在这个城市真的很难再找到了。所以我也理所应当地接受了父母的建议,开始准备考编。

    好在5月底入职的公司工作比较特殊,每天分早晚班上,单休,空闲时间比较多,工作内容虽然繁琐但相对简单,有时间让我从零开始研究体制内的考试。


    不得不说我家乡的天气真的绝绝子,一年中大部分时候都是蓝天白云的。每天伴着暖风骑着共享单车上班的路十分令人享受,享受这个城市的干燥、温暖、生机。

    2021年下半年我的生活渐渐开始步入正轨,在这期间我不仅准备了考编的复习,还花了2300元用十节课的时间学会了标准的蛙泳、仰泳、自由泳、蝶泳。当然由于上半年在书店上班还学会了冲泡咖啡和拉花,养成了工作学习前喝一杯奶咖的习惯。

    2021年比较遗憾的地方是年初买的五本书还没有看完,12月事业单位考试结束后没有很好地利用时间去听2020年买的英语课,导致2022年的我赶进度赶得十分辛苦。

    2021年12月我决定要重新找一份工作,要么比现有工作工资高,要么就是能学到东西还能周末有双休。万一我迟迟考不上编制,至少要有一份在这个城市安身立命的工作。所以12月初事业单位考试结束后我又开始投简历面试。好在,年末算是确定了两家公司。一家是大型外企分公司的业务岗位,一家是做弱电工程的中小微企业文职岗位。经过一番纠结后,最后选择了收入更高的外企工作。下个月,也就是2022年2月7日我就入职新公司了。如果我考不上体制内,我愿意在这个公司长长久久的待下去。毕竟各方面待遇还是很不错的。收入够我在这个城市活得比较好了。

    2021年新认识了一位朋友,我和她是在知乎上认识的,我们都在知乎吐槽和抱怨过从一线回到三线省会的种种不适应。也是极有缘分了。


    回望2021给我的感觉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一线城市的工作经历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给了我很多抹不去的创伤和快乐。在一线城市我曾执拗地想要保持我的爱好,但后面发现现阶段的我不配拥有太多的兴趣爱好,我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这也是当时下决心回家乡的原因之一。确实回乡之后,晚上能睡着了,肠胃也好了,心情也好了,爱好也有了,也有人陪了,还不用交房租了。

    这两天事业单位和国考的成绩相继公布,分数比我预期要差很多,确实让我有些泄气。不过也确实有进步,进步还不小。我现在就是做题不够,党史不熟悉,逻辑判断的基本规则不熟练,今年在这几个点上要着重训练准备。

    我发现我常常在年前和年后有一些变化和安排,这大概是受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俗语的影响吧。非常期待2022年的新工作,无论如何,是一次全新的开始。

今年计划:

1、英语托业考试准备,口语和词汇量有所提升,年末能做到和外国人纯英文沟通

2、2023年考韩语CATTI二级证书,所以今年得空还是多翻译新闻和合同,保持手感

3、经济学基础书籍阅读

4、申论好词好句积累,收集好的文章写作逻辑

5、3-10月每个月打1-2场羽毛球

6、积极相亲,努力扩大交际圈


2021年年终总结——个人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