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好标题的小说
(第一章)镇

嘿,老表。你也要去镇上赶场哇。嗯呢!我去镇上把这几只母鸡卖了,顺便去街上喝会茶,打长牌。你去镇上干啥子呢?培祥。就去镇上耍,反正没有什么事情,一个人待在屋里也不好耍,去镇上转几圈,看会别人打麻将,走嘛,我们同路,一道去赶场,等会我不好耍,还可以过来帮你卖鸡。
膏鱼镇上最热闹的时候就是赶场了,每隔一日,遇到阳历为双数的日子,场便开了起来,人便从各处赶了过来。上午农贸市场的里面堆满了各种卖柴米油盐的乡村居民,镇上的街道两侧也紧凑着卖水果、衣服和其它小吃的移动商贩,人们拥挤在一条街道上,只有小孩子能够行动便利一些,四处乱钻,叫卖和讨价还价的声音,让你听不见任何熟人的呼喊。只有当对方挤着人群过来拍打你肩膀时,你才会扭头,然后用着声音略带惊讶的语气和马上挂上的笑脸相迎,简单的熟络客气几句话,便又各自分开。一过中午便是散场,陆陆续续的一刻钟,各自便回去或者在茶楼里了,只有一群孩子还在兴奋之中,在街道上追逐打闹,最后心不甘情不愿被家长带回乡里。
张培祥一路和这位他叫不上名字的孙树林老表,有一句没得一句的闲聊,无非是聊聊家住哪里?家里怎么样?孩子几岁了?这样老套且可以偶尔打破沉默的话题,最后总是能聊到沾亲带故的结果。到了镇上,孙树林找了个角落的位置,解开尼龙口袋,把三只母鸡都显了出来,点根烟等着,希望能在上午时间就能卖出去,价格只要合适就行了。张培祥一个人到镇上,便去到了街上摆满大头电脑的网吧,因为年纪在17岁,便仗着身体的优势把年纪在11、12岁以下的小学生赶走,并抢了他们其中一个的位置,年纪上到初中的孩子,他可不敢去惹,因为这些孩子中有曾经一起打过他的。只是上网的时间往往都是短暂的,别人的网费总是很快就到期了,自己的身上也只有中午吃份面条的钱,在饥饿的面前其它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这是他曾经试过几次续交网费而得出的心得。他看见了一个熟人,整个网吧基本没有他不认识的人,熟络的站在别人位置的后面,不断给别人指导该怎样打游戏,时不时看见别人玩游戏很菜,还忍不住乞求别人给他玩一下,让他教教别人该怎么玩游戏。
午饭一般都是在下午2、3点左右去到常去的面馆里吃,因为有钱的孩子,总是在中午饭点把位置让给他继续玩,怕饭后过来就没有了位置。一进面馆门张培祥便热情地呼唤老板娘,多加点面多加点肉,因为是老顾客,又是年轻小伙子,上了年纪的老板娘总是会多给他煮上一两面,怕小伙子吃不饱,下次就不来她这里吃了,每次的香菜总是被他用筷子夹出来扔进垃圾桶里,而老板娘又习惯性的放香菜,所以总会在这一点上经常说他,总是不提醒她,这是唯一让老板娘有点因浪费而对他不满的地方。张培祥几大口就能吃完一份加量的面,从屁股兜里摸出一根别人在网吧里给他的劣质香烟,抽着烟满足的走出面馆。
张培祥走在街上,看着早早就散了的场的街道,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在游荡一会,打发自己的时间,就在街上又继续溜达,路过学校门口时总是加快步伐,匆匆望一眼,嘴里还嘟嘟的念叨着:读书有啥子用嘛,还不是以后要出去打工,有力气就行了,还不如像我这样,不读书,耍几年就出去打工,又耍安逸了的。这在张培祥17岁的心里是一个无法辩驳的真理,他认为自己会永远相信这一点,并且还嘲笑上学的读书的都是“傻子”,这个念头直到后来,他回想时总是嘲笑当初17岁的自己。
时间不早了,去茶楼里找了找孙树林,没有找到人,又去街上到处聊几句,看看有没有人同他一起走回乡里的,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蹭别人的摩托车回去,可惜今天一无所获,只能自己一个人慢慢的走回去了,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倒是展现出了它的友好一面,亮度能够坚持到他刚到家的前几分钟,只是到冬天是便不行了。
一回到家,家里在农忙时节务农、农闲时候去镇上个体户的人家做点简单的事情挣点钱的父母也回来了,张培树也只能打开邻居因买了新彩电,便宜卖给他家的老式彩电看电视。等着母亲把稀饭熬好,待会就着自家缸里的泡菜吃。每次张培祥都吃的心里极其不爽,他想吃肉,不想每晚都是这样没完没了的稀饭泡菜,这让他心里烦闷,而父亲张生金总会在这个时候教育他:你又不读书,又不出去打工,家里的活你还是该帮到做一些嘛,娃儿,我都不晓得你以后到底要做个啥子,一点都不争气啊,不说远了,看你那个样子,以后娶婆娘,人家女儿都不得嫁给你。母亲陈花也偶有几句言语阻止,可是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更多的时候就是望几眼两人,然后继续吃饭,最后收拾碗筷。这让张培祥总是感到愤怒,顶撞几句,就几口吃完饭,一个人到自己的房间里,苦闷的想:父母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多挣点钱,还管教我,我需要你们管教?我以后出去打工,去北京、上海大城市,整大把大把的钞票,我看你们还说不说,还说我娶不到媳妇,你都娶的到媳妇,我再怎么也比你强,我还要别人女孩子倒追我,我到时候就不答应,把她急一哈......。想着想着张培祥不自觉的带着笑容便睡着了。
第二日清晨,张培祥在母亲叫他吃早饭的几声后,支吾的应承了一下,便又睡到快中午时才起床,自己架上柴火,热了一下早上剩下的稀饭,捞了点泡菜吃了顿午饭。闲着无聊便又准备去乡里几个同样没读书的朋友家里,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玩的,打打鸟,捉野鸡是他们经常做来打发时间的事情了。走到半路,才看见他们在田地里干活,自己也只好回去,睡觉或者看电视打发时间了。一边走,一边又想到自己以后,一定会挣大钱,一定会娶个漂亮媳妇,心里感到美滋滋的,不禁还放慢了步子,时不时在乡村的树上,摘几片叶子,拿在手里不断的顺着叶子的纹理,用指甲划拉。想着想着,张培祥心里就更加迫不及待的想拥有这样的生活了,临时下了一个决心,准备明天就和父母要点钱,自己出去闯荡挣钱了,玩也不想了,和一群只会干农活的人有什么可玩的,我要出去挣大钱,让别人都要高看我......。
当天夜里,张培祥一夜没怎么睡好,在想着怎么开口问父母要点钱,好作为自己出去闯荡江湖的启动资金。次日凌晨4点钟就一直醒着,因为母亲再过半个时辰左右便会起床做早饭,他想这件事情还是先和母亲说最为稳妥,不会有什么心里害怕感。蹑手蹑脚来到在灶头上生火做饭的母亲旁边,母亲看见他也带着疑惑的笑容率先问他:今天怎么起来的那么早,是肚子不舒服起来上厕所?张培祥也笑着并且语气略带坚定的说:妈,我想出去打工。这倒是把母亲给惊了一霎那,一阵沉默,蹙着眉头,随后问道:你告诉了你爸没?张培祥:我还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我还不晓得怎么开口,所以我来告诉你,想让你给他说说。母亲开口道:我等会和你爸去田里的时候,给他说说这件事,你要吃早饭?张培祥内心忐忑的话也没有回答,三两步的回到自己房间,关上了门,倒也睡不着觉了,就竖起了耳朵,屏住呼吸,在房间的门后站着等着父亲起床在客厅吃早饭时的说的零散话语和语气。等着父母都出门去田里务农了,张培祥便出了门,就在乡里闲转,几个朋友叫他也没有听见,心里打着退堂鼓,觉得还是今天早上太冲动了,不应该和母亲说,该再思考几天,这样也可以更加稳妥点,哎,算了,估计爸也不会同意的,那就算了吧!就在玩一段时间,也还不错。不觉得又走到了通往镇里的路。
镇上吵闹的声音,终于让张培祥回过了神,也不再去想什么其它的事情了,直接就去了网吧,抢了一台机子玩着游戏,没有任何的烦恼,唯一的烦恼就是今天这台机子的网费刚坐下,就到期了,环顾了一下四周,也只好去别人座位后面继续指挥别人玩游戏了,这是张培祥自我感觉唯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去棋牌室听着吆五喝六的声音,偶尔附和着几句,从别人手里赚了几根烟,在吞云吐雾中心满意足的便从小镇往家里走了。快到家门口时,看见了母亲,才想起今天提起的去打工的正事,内心又惴惴不安了起来,脚步也两步分为三步的走。
张培祥进了门,父亲抽着草烟,没有说话,只是眼睛带着长久以来已经被张培祥习惯的失落的眼光,附带着几声叹息,看了他一眼。一直等到母亲端上了三碗干饭,一盘土豆炒肉、一盘有些变黑的腊肉片、一盆加了猪油的青菜汤,父亲打开吱呀的木柜,拿出半瓶玻璃瓶子表面已经发绿的二锅头,找了两个外边生锈的盅盅,给张培祥和他自己到了半盅。父亲举起杯子示意张培祥,喝了口酒,并将手中的新买的香烟拆开,给张培祥了一根,独自点上烟,深吸了一口,也不看着自己的儿子,眼光只是朝向自己的老婆,开口说:我听你妈说,你要出去打工,准备出去干点啥子哇?张培祥没有回答,父亲又接着说了下去:你也长大了,反正没有读书了,迟早都是要出去打工的,你要出去,可以先去你三姑姑那里,她在深圳厂里上班,工资还挣的多,每个月都往家里面寄了几百块钱回来,你过去那边,她也可以照顾你,你要去深圳,我就去村上政府给她发给消息,你要是想自己出去闯,有哪个朋友在其它城市,你也可以去,注意安全就行了,你要好多钱,你给我说,我去给你找一下,反正肯定给你拿够,你准备哪天走吗?。张培祥心里本就打算不去了,但是现在又听着父亲的话,矛盾的心里,让他说不出来自己到底想不想现在就去打工,只是慌乱的说去三姑那里看看,拿个车费钱和一点生活费就行了,下个月初就走。父子各自喝了酒,三人都没有再说话,母亲往张培祥碗里夹着肉,父亲抽着烟,张培祥瞒着头吃饭。
张生金两口子在月底前一周,一角、两角、一元、两元五元的东拼西凑了800块钱,给深圳的妹妹发了消息,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位同样去深圳的人,约定下月3号,带着张培祥一起从桂林到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