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

2023-06-23 10:26 作者:夕阳乐高玩弹社  | 我要投稿

中文名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 外文名 Адмирал флот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Кузнецов Aircraft Carrier Admiral Kuznetsov 前型/级 1143型航空母舰(基辅级) 次型/级 1143.7型航空母舰 研制单位 涅夫斯基设计局(涅瓦设计局)

背景 在经历了第一代航母的艰苦探索和第二代航母的成功建造之后,航母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苏联的认可。原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旨在组建并发展现代化的远洋海军,列宁格勒的涅瓦设计局(苏联第17设计局)为制定长期造舰计划而进行调研并得出结论“苏联海军需要航母”,但时任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错误地评估了搭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反潜舰的价值,最终导致大幅推迟了传统意义上航母的诞生。 基辅级航空母舰 20世纪70年代,苏联计划建造代号为“1160”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及其后续改进型“1153”,1977年由于乌斯季诺夫的命令,这两型航空母舰的设计工作停止,取而代之的是继续建造北约称基辅级的1143型航空母舰[1],该型航母初始设计原代号为“1143”,在服役3艘后,第4艘的技术方案比原先变化较大,因此后续舰代号改为“1143.4”。

建造沿革

方案变化

1977年11月,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指示涅瓦设计局,根据取消的原“1160”和“1153”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设计方案和继续建造的1143型航空母舰,来制定新的1143.5型航空母舰设计方案。这样涅瓦设计局不得不设计一种能够同时运用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弹射起飞飞机,并设有着陆拦阻装置的特殊航母。由设计局副局长埃菲莫夫的带领,设计人员制定出59000-65000吨的5套设计草案,最终于1978年4月选择了第5套方案。在该项方案中,主发动机与“1143”型相同,搭载2部弹射器,舰载机主要为米格-29K多用途战斗机和苏-25强击机,另外苏-27K战斗机的搭载量减少了35%,飞行甲板的面积比“1143”型增加了60%左右,机库规模扩大了30%,最多可搭载42架飞机。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

1978年10月,苏联海军方面要求在2个月内制定出1143.5型航空母舰以及弹射起飞舰载机的相关技术要求方案,最晚在1980年之前完成,之后1981年正式开工建造并于1990年完工。但由于乌斯季诺夫反对建造航母,而戈尔什科夫又多次更改技术要求,设计工作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另外,涅瓦设计局方面出现了较大的人事变动,局长及主任设计师均被更换。最终1979年11月,戈尔什科夫批准了技术方案,并指示在不改变舰体基本设计的情况下将舰载机数量增加至52架,将排水量增加至65000吨。对此,原苏联总参谋部提出了反对意见,特别是一直支持将费用低的商船改造为直升机航母的总参谋部负责海军事务的副部长阿梅里科提出了强烈抗议。最终结果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指示为了控制“1143.5”型航母的排水量,用滑跃式起飞甲板代替弹射器,舰载机采用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这样,技术方案又推迟了2年才完成。 1980年4月,戈尔什科夫指示在1143.5型航母排水量限制在55000吨的情况下,舰载机主要选用雅克-41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数量为46-62架。同年7月,原苏联海军空军、造船工业部、飞机制造部基本同意了涅瓦设计局制定的技术方案,中央舰艇建造研究所还对该方案进行了修改,在修正方案中,舰载机数量减少为46架,预警直升机改为垂直/短距起降预警机,安装一部苏-27K战斗机弹射器,并减少航空燃料的搭载量等,最终实现了55000吨的排水量。但是,与1979年时的方案相比1143.5型航母降低了30%左右的战斗力,因此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拒绝批准该修正方案,涅瓦设计局则不得不再次制定新的设计草案。

最终定型

在1143.5型航空母舰方案不断调整的同时,苏联1143.4型航母第二艘(即“1143”型的5号舰)的建造计划也在进行中,其进一步的修改方案也已经得到了批准。1143.4型2号舰比1号舰增加了1万吨的排水量,并在右舷附近部署了“玄武岩”导弹(即SS-N-12反舰导弹,北约代号P-500“沙箱”),飞行甲板面积由6000平方米扩大到10800平方米,舰载机为40架。苏联海军又向造船工业部提出了将其舰载机数量改为50架,并将“玄武岩”导弹改为3K-45“花岗岩”反舰导弹(即SS-N-19反舰导弹,又称P-700“海难”),并采用垂直发射,飞行甲板采用滑跃式。几乎在同一时期,原苏联总参谋部决定停止研制弹射器。 库兹涅佐夫号与瓦良格号 1143.4型1号舰“巴库”号航母(后改为戈尔什科夫号航母)下水后,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始着手建造1143.4型2号舰,并开始改造船台。同时,涅瓦设计局制定出在1143.4型2号舰的技术方案中添加1143.5型航母要素的修正方案,并提交给苏联总参谋部及海军总司令部。1982年5月,苏联政府、国防部、海军总司令部批准了这个修正方案,同时将1143.4型2号舰的建造计划更名为1143.5,这就是后来被苏联/俄罗斯称为重型载机巡洋舰的第三代航母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该级航母原计划建造两艘,首舰库兹涅佐夫号,建造代号“1143.5”;后续舰瓦良格号,建造代号“1143.6”。

舰名变化

由于苏联末期的历史政治变化,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舰名多次更改。库兹涅佐夫号的实际开工日期为1982年4月1日,当时它还是1143.4型航母的2号舰,舰名为“苏联”。1982年5月7日,由于1143.4型2号舰技术方案中添加1143.5型航母要素的修正方案通过,该舰的建造工作也随之中止。1982年9月1日,该舰以新的1143.5型建造方案而重新开工,舰名改为“苏联/里加”;原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去世后,该舰于1983年2月22日更名为“勃列日涅夫”;1987年8月11日,该舰又更名为“第比利斯”;1990年10月4日,为纪念库兹涅佐夫元帅(其担任了18年的苏联海军总司令,也是苏联航空母舰的积极倡导者),该舰更名为“库兹涅佐夫”并一直沿用。

建造阶段

苏联政府为了建造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拨巨款对位于乌克兰境内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技术改造以增强船厂的生产能力,先后建成了装配和焊接车间,允许将船体分段重量增大到200吨;装备了2台载重各为350吨的自行平板车,建成了从新车间到船台的运输车道;0号船台的长度加长了30米;建成了装配重达1700吨总段的水平船台,安装了2台起重量各为900吨的龙门吊车,并加装了其他新型吊车,使得整个船台上使用的吊车达到10台;同时改造大型舾装码头。为了保障航母出厂驶出黑海,还将河道疏浚挖深到十几米。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1982年4月1日,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开工,后因方案变动停工。1982年9月1日又重新开工,由于使用了计算机技术,制作设计图的工作实现自动化,建造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船台作业时间也大幅缩减。发动机、锅炉、冷冻机以及发电机等设备在组装第6甲板前安装完毕,武器系统及电子设备则在下水后安装。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舰体采用分段建造,共分为21个模块,每个模块长32米,重达1400吨,巨大的舰岛作为第22个特别的模块。1982年12月,舰体组装工作开始,在组装舰体的同时,飞机降落阻拦装置也在被积极研制。1983年6月,米格-23飞机的试验机首次使用降落阻拦装置;同年8月,苏-27飞机也成功使用该装置降落。此后,苏-27还使用建于陆地的滑跃式起飞甲板进行了试验。在首舰开工两年多后,同级第二艘瓦良格号航母也随之开工建造[13],库兹涅佐夫号于1985年12月4日下水(一说12月5日下水)。

服役历程

1989年6月起,库兹涅佐夫号开始进行海上试验,同年秋天开始进行舰载机的综合试验。 1989年11月1日,苏霍伊设计局的著名试飞员维克多尔·普加乔夫首次驾驶苏-27K(即苏-33)战斗机成功在该舰降落,同日米高扬设计局的试飞员阿奥巴基洛夫驾驶米格-29K战斗机也首次成功在该舰起飞。 1990年7月起,库兹涅佐夫号开始在黑海进行国家海洋试验,半年总航程达到16232海里,在此期间,米格-29K、苏-27K、苏-25UTG教练机、卡-27直升机、卡-29直升机及卡-31预警直升机多次起降训练,总次数达454次。 1990年12月25日,苏联国家材料与设备供应委员会签署了库兹涅佐夫号的交付文件。1991年1月21日,库兹涅佐夫号正式加入海军服役,之后库兹涅佐夫号在黑海进行舰载机起降训练;同年12月,经地中海返回北方舰队基地,编入北方舰队。

技术特点

舰型结构

舰型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主要的特征就是全通型飞行甲板以及舰艏巨大的滑跃起飞甲板,除此之外还包括舷侧升降机、降落拦阻装置等许多首次使用的设备。该舰艏部水上部分有较大的外飘,甲板舷角圆弧连接。艏端水下部分设球鼻首,用于安装声呐换能器。艉部采用方尾,艉板较宽,舭部为圆形。主舰体从飞行甲板往下有7层甲板、2层平台和双层底,共10层甲板。岛式上层建筑位于飞行甲板右侧,首尾端仍保持着圆形,上层建筑底部尺寸为64×8.5米,高32米,布置有指挥部位、高级住舱、电子设备和工作舱室等。

结构

库兹涅佐夫号舰体由11个防水舱壁分开,整个舰体均采用双重底结构。全舰共划分为3857个区域,2500个床位,其中有400个为空降兵预留床位,士官居住室387个,洗浴室50个,食堂6个,通道总长达6000米。舷侧防雷区域宽4.5米-5米,内部为空腔、燃料舱或淡水舱,能够吸收爆炸的能量。因此,即使5个区域进水舰体仍能维持浮力。水上部分舰体的防御方面,基本采用了钢-玻璃纤维-钢的夹层结构。

甲板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飞行甲板总面积约为14800平方米,分为起飞区、降落区、停机区,与众不同的是它的飞行甲板是一个奇妙的“混合体”。从外形来看,它既有大型航母特有的斜直两段甲板(倾斜角7度[3]),又有轻型航母通用的12度[13]上翘角滑跃式起飞甲板;没有装备弹射器,却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战斗机。实际上苏联将英国设计创新的“滑跃式”起飞方式与自己的苏-27战斗机相结合,在牺牲飞机作战性能的情况下,建成了这艘“大型航空母舰”,世界海军中也首次出现了滑跃起飞加拦阻降落这一航母起降方式[14]。然而滑跃式起飞方式存在一些缺点,舰载机是依靠自身动力通过甲板滑行起飞,要求飞机必须逆风起飞,而且滑跑距离很长,天气情况稍差,就不能正常起飞。另外舰载机在滑跳起飞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燃料,导致滞空时间缩短和携带武器的减少,严重影响战斗力发挥以及无法起飞固定翼预警机。

武器系统

配置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自身防御火力超过了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一般来说,航母仅配备少量的防御自卫武器,防御任务主要靠航母编队的驱护舰和航母上的舰载机来担负。但库兹涅佐夫号除舰载机外,还拥有大量的武器装备,舰上共有25个弹药舱,按弹库分布位置可分为首、中、尾三个区域,首区16个,中区6个,尾区3个。 库兹涅佐夫号垂直发射系统 库兹涅佐夫号舰艏的飞行甲板下方装有1座12单元装3K-45“花岗岩”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装有12枚3K-45“花岗岩”反舰导弹,这种导弹可通过卫星接受目标信息,实施超视距打击,最大射程可达550千米。 库兹涅佐夫号的防空火力包括飞行甲板两侧前后4个舷侧平台上布置的4座6单元装SA-N-9垂直发射系统,每座有6个发射单元,每个单元备弹8枚,总共备弹192枚,射程15千米;4个舷侧平台还装有8座CADS-N-1“卡什坦”舰载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每座系统包括2座6管30毫米速射炮和2组4联装共8枚SA-N-11近程舰对空导弹,火炮射程2500米,导弹射程8000米;此外还有4座AK630型6管30毫米炮,射程2500米,发射率3000发/分 库兹涅佐夫号的反潜能力除配有反潜直升机外,还有2座UDAV-Z型深水炸弹发射装置,在舰尾两舷处各布置了1座十联装RBU-12000火箭深弹发射装置,射程12千米。

舰载机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舰载机型号较少,美国航母一般搭载有七八种舰载机,而库兹涅佐夫号仅搭载有4种型号舰载机,最多搭载42-52架。初期载机方案为:12架苏-33战斗机、12架米格-29K战斗机或12架苏-25攻击机或12架雅克-38/14战斗机,15-18架卡-27直升机[3]。服役后载机方案为:20架苏-33战斗机,15架卡-27直升机,4架苏-25UTG教练机和2架卡-31预警直升机。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舰载机 苏-33战斗机是苏-27的舰载型,它既保留了苏-27的全部优点,又作了多方面的适应舰载的重大改进。它首次使用了水平全动鸭翼,大大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以及从甲板上短距起飞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其上装有驾驶导航系统,可以保证飞机自动完成从降落到着舰整个过程。机上还装有边跟踪、边扫描的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和其他先进电子系统,具有下视下射能力,可担负各种作战任务。它既能挂空空导弹进行近距格斗,又能挂空舰导弹打击敌方水面舰艇,还能挂航空炸弹对陆实施攻击。此外卡-27直升机也具有相当强的反潜能力。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