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5.3.4 社会革命的创造作用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4、社会革命的创造作用
统治阶级特别惧怕革命。他们总是把革命描绘成嗜血的怪物,描绘成只会造成死亡、破产和痛苦的盲目的破坏力量。
谈到牺牲、流血和人类的痛苦,那么建立在剥削和压迫劳动群众的基础上的社会的全部历史就是充满牺牲、流血和痛苦的历史。这里也包括这种社会的进化发展时期的历史。例如,在许多国家的历史中,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以代替分散的小封建公国的篇章都是用血的字句写成的。同样,资本主义在它的进化的发展时期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牺牲比任何一次社会革命带来的痛苦和牺牲都大得不能相比。只要回忆一下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恐怖、帝国主义列强在殖民地国家的暴行就够了。如果谈到牺牲和痛苦,那么当社会革命已经被历史的发展提上日程时,它是有助于减少牺牲和痛苦的。相反,推迟已经成熟了的革命,就会百倍增加阶级对抗的社会给人类带来的血腥的灾难。
当然,这不是说社会革命就没有任何牺牲。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顶点。不粉碎已经衰朽的阶级的反抗,革命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而衰朽的阶级通常是不会放弃使用暴力手段的。但是,起义、街垒流血战斗绝对不是社会革命的全部内容。这种斗争的形式仅仅是革命的某些阶段的特点(如政治革命阶段,镇压反革命阶段等)。
即使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武装斗争在社会革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武装斗争本身也并不是目的。任何一个社会革命的主要任务,都是为社会沿着进步的道路迅速向前发展创造条件。正像外科医生开刀一样,社会革命割除那些妨碍社会机体进一步发展的东西,那些造成停滞和一切社会灾难的东西。
但是,革命不仅仅是消灭一切过时了的、腐朽的、妨碍运动前进的东西。它还要建立新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来代替被破坏了的制度和关系。社会主义革命特别突出地带有解决这些创造性任务的特点。这一点我们下面还要讲到。
另一方面,社会革命所完成的变革决不意味着全部否定旧社会的一切东西,拒绝它的成就。如果事情是这样,那么社会的发展就根本不可想象,在每一次社会革命之后人们都不得不在空地上来从头建立社会,这样人类只好停留在最原始的水平上。事实上,社会革命所摈弃的决不是旧社会中的一切东西,而只是那些已经过时了的阻碍社会进步的东西。其他的一切都被保持下来,保存下来,并向前发展。这完全适用于生产力,并在很大的程度上适用于精神文化:科学、文学、艺术中那些同维护旧制度、同维护衰朽阶级的意识形态没有直接联系的部分。
革命是阶级斗争达到顶点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人民群众的觉悟、意志和热情特别强烈地表现出来。列宁写道,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也没有像在革命时期那样表现出自己是新社会制度的积极的创造者。这样就大大地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使社会运动最迅速、最坚定地沿着进步的道路前进。因此马克思把革命叫做“历史的火车头”。
可见,不论是在阶级对抗的社会发展的进化时期,还是革命时期,阶级斗争都是历史过程的主要动力。
因此,那些掩饰阶级矛盾,主张缩小劳动阶级的斗争,力图削弱这一斗争,鼓吹阶级和平的人,不论他们口头上讲得怎样漂亮,都是进步的敌人,是停滞和反动势力的辩护人。工人和全体进步的人们不能接受这种立场,他们把开展被压迫阶级反对剥削者的斗争看作自己的任务。无论从社会的当前的任务或较长远的任务来看,这一斗争都是符合人类大多数的利益的,它促进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