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哭司马懿笑:上方谷之战三个诡异之处如何解释?诸葛亮为何不提前一天开战?

曹操一生最大的错误有两个:一是没在青梅煮酒时炖了刘备,八年后有了赤壁鏖兵;二是没有发现司马懿脖子能扭一百八十度的时候上去一把按住,活活憋死这头冢虎,这才有了三国归晋、八王之乱、五胡南下。
很多人都说曹操是多疑嗜杀的奸雄、枭雄,但是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他有时候太讲义气,做重大决定时也有些优柔寡断,说白了就是太顾及脸面、珍惜羽毛:不杀刘备是怕断了天下英雄的归附之心,不杀司马懿,是因为只有怀疑而没有实据,而司马懿的演技又太高。
曹操不杀司马懿,也有些过于相信自己和曹丕的能力,认为在他们父子的压制下,鹰视狼顾的司马懿成不了太大气候。

曹操失算了,他没想到比自己小二十四岁、比曹丕大八岁的司马懿,居然连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睿都熬死了。
电视剧里的司马懿或者是一个皮包骨的老狐狸,或者是一个面无表情的金鱼眼,实际上司马懿和诸葛亮站在一起称兄道弟,大家看了也没必要太奇怪:司马懿只比诸葛亮大两岁,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司马懿“聪亮明允,刚断英特”,二人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互相佩服的,陈寿说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是寓贬于褒,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则是极高:“天下奇才也!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诸葛亮与司马懿后来都以异姓辅政大臣的身份掌握本集团军政大权,双方无数次交手互有胜负,可以说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正史中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各有千秋,小说中的司马懿则是映衬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丑角,但即使是以尊刘贬曹的《三国演义》为依据,我们也能发现司马懿这头冢虎确实不好对付,他就像周伯通口中的“黄裳”一样,硬生生把诸葛亮熬没了。
诸葛亮除掉司马懿的最好机会,就是上方谷之战,如果那一战诸葛亮达成目标,就可以一路势如破竹,直取长安、洛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战略构想也就会变成现实。
上方谷之战在史料中并没有记载,射死张郃的木门道之战,史料记载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其一为张郃要追赶诸葛亮,司马懿极力劝阻无效;其二为诸葛亮命令张郃追赶,张郃料定诸葛亮必有埋伏不肯去追,奈何军令如山,只好在司马懿逼迫下无奈赴死。
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吃的是司马家的饭(曹家先成傀儡后被取代),自然不能把司马懿写得太不堪,所以咱们今天还是来看《三国演义》的精彩描述——在这些精彩描述之中,读者诸君一定能看出三个诡异之处。

上方谷之战的第一个诡异之处,就是文官司马懿的武功,看起来比蜀汉后期顶级悍将魏延还高。
司马懿给曹操当过文学椽、主簿,曹操死掉之后,他就转为武行,先后当了抚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如果真有上方谷之战,司马懿当时应该是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
作为曹魏军方第一人、军政大权的实际掌控者,司马懿亲自跃马提枪,跟蜀汉第一悍将魏延单挑:“魏延在谷口,只盼司马懿到来;忽见一枝魏兵杀到,延纵马向前视之,正是司马懿。延大喝曰:‘司马懿休走!’舞刀相迎。懿挺枪接战,不上三合,延拨回马便走,懿随后赶来。”
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上方谷之战与秋风五丈原发生于同一年,也就是公元234年,那一年司马懿五十五岁,在古代也算老头子了。
五十五岁的老头子三回合打败蜀汉第一悍将魏延并敢放心去追,说明以司马懿的老谋深算眼光毒辣,也觉得魏延不是诈败而是真败,这岂不是说,司马懿当年的武功,简直可与亡故的蜀汉五虎大将不相上下?

五十五岁的司马懿表现得就像个毛头小伙子,这是第一个诡异之处,接下来的第二个诡异之处,就是诸葛亮的装备有超越性优势,却又放着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而没有使用。
司马懿被引入绝地之后,“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诸葛亮把上方谷变成了大火坑,司马懿马上就要变成焖炉烤鸭。
用火箭引爆地雷,其杀伤力自然不可小觑,问题在于地雷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如果里面装的是火药,怎么会被大雨浇灭?
火药只要点燃,即使是在水里也可以爆炸,别说瓢泼大雨,就是冰雹暴雪,地雷该炸还是得炸,而且火势足够凶猛,下雨就等于浇油。但实际上那场大雨却浇灭了诸葛亮所有的希望:“火势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正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
可能汉末三国时期火药还不够先进,所以受潮后不再爆炸,但是诸葛连弩却不怕雨浇,这时候诸葛亮把连弩搬出来,上方谷的司马懿岂不是要变成木门道的张郃?

司马懿盼下雨,诸葛亮怕下雨,结果真下雨了,这就是上方谷之战的第三个诡异之处:诸葛亮会天气预报,还“能驱六丁六甲”。也就是说,诸葛亮可以预测到开战的当天会不会下雨,即使真会下雨,他也可以借来一场大风,既吹散积雨云,又能让大火烧得更猛烈。
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既会天气预报,又能呼风唤雨,但是遇到司马懿,好像这两项技能忽然都不会了。
有人说司马懿有帝王之气,老天爷也会帮他,但是不管是看《三国演义》和珅《三国志》,司马懿都没当过皇帝,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皇帝称号,都是司马炎追封的。
三国时的大火很无情,真皇帝刘备在夷陵被烧了,追认的皇帝曹操在赤壁被烧了,那时候大雨怎么不来帮忙?

上方谷一战,诸葛亮错失歼灭司马懿最好的,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这其中的三个诡异之处,笔者百思不得其解,但肯定难不倒睿智的读者诸君:笔者不可理解的事情,您可能认为都是顺理成章,并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上方谷之战的三个诡异之处,智者可以解释得通,笔者不智,还有一个问题搞不清楚:如果诸葛亮提前一天开战,大雨倾盆的时候,司马三父子已经被烧成了焦炭,曹魏还有谁是诸葛亮的对手?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的时候,张郃已经被射杀于木门道,曹家宿将也没剩几个,许褚和乐进的儿子,未必就比赵云的儿子赵广赵统强,跟姜维也不是一个档次,如果司马家族被上方谷一把火烧光,三国的历史又该如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