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小玩具:217工程
在30年代至40年代初,当时大部分国家都开始热衷于超轻型坦克项目,造出了许多“豆丁坦克”,比如日本的94式,意大利的CV33等,而文章里的主角,217工程,也是当时各种豆丁里的其中一员。

217工程,项目发展于40年代初期,当时苏联正与芬兰交战,军方注意到当时苏联军队缺乏能够在进攻中支援部队的装甲车,因此军方希望能够有一种廉价的十分轻巧的原型车样本,能够支援步兵,但同时护甲也能够抵挡对方子弹的射击,因此这项命令交给了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进行设计

收到命令后,工厂里的员工开始进行了设计工作,该项目的正式名称被称为217工程,在军事实验中,还有一个名称叫PPG1(217的另一个称呼),这种车型的外形非常简单,它是一种机枪履带式装甲车,新项目的要求就是一种带机枪,悬挂能够在复杂地形上行驶,装甲上要求能够抵挡轻武器的攻击,因此决定缩小外形来提高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与隐藏能力。

在外形设计中,采用原始方案设计,能够抵挡轻型武器以及炮弹破片,因此正面装甲由20毫米厚的钢板组成,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这样能够增强防御力,侧面则是10毫米厚,其余部位为8毫米,装甲侧面为垂直,正面首下为一个圆弧形,正面有一个用于照明的大灯,由于车内还要载人,还有战斗室和驾驶员的位置,尾部还得撞上变速器与发动机,内部空间会更小,这会妨碍车组成员的作战效率。

动力设备上,有一台16马力的发动机,发动机旁有变速箱,发动机的上方有一个外壳,上面装有消声器和排气管,驾驶则由杠杆操控,悬挂系统方面,它的负重轮很大,有四个负重轮支撑着车体,尾部则有两个小驱动轮。根据军方要求,这种车型需携带机枪,建议给217工程携带两挺轻机枪,在开口的位置中,安装两个球形结构,可以随意的在其活动范围内进行射击。

217工程搭载了两挺7.62毫米DT轻机枪,采用弹鼓供弹,子弹初速约在840米每秒,有效射程可达800米,两把机枪车体满载弹药量为1500多发,车组成员为2人,其中一人还要担任司机,同时,如果战争爆发时,司机也要负责机枪的操控,由于车型太小,以至于驾驶,操控机枪的姿势也时不时的变化,一会坐着一会趴着

在上半部分点细节,两个舱门可以打开关闭,观察外面则是机枪方两个方形观察口,里面有光学设备,在他们的帮助下,机枪才能够顺利的话寻找目标,照明上有两个大灯,一前一后,左右相反,由于车体的尺寸太小,217工程的车体长度不到3米,宽度1.7米,高更是只有0.86米,整体的重量为1.73吨,速度上为18km每小时,能够跨越0.5米深的沟以及涉水深度,从方案下来到原型车完毕后,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军方要求还要要几个原型来进行测试并进行最佳方案,选出最合适的型号,不过随着测试中发现,217工程有许多缺陷,优点是,它在同类的超轻型装甲车中,217可以说是最厚的,但奈何车体的投影面积实在是太小,严重阻碍了车辆行驶。

在严重冲突情况下217工程的防御力是严重不足的,根本无法防御火炮射击,一发榴弹就能把它炸碎,或者掀翻,很差的机动性也使得很难能够在战场上脱离,而且悬挂没有任何的减震装置,这也严重影响了车组人员的舒适度(大家可以想象坐着老式拖拉机的那种颠簸感觉),最后军方终止了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它出现的时间太晚了,后来,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军方中止了一切不成功的项目,同时军方也不喜欢这种小的跟玩具一样的车型,因此最后放弃了该项目,而轻型坦克上也开始生产了T-60, T-70等型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