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舆?虚而不淈(gǔ),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注解】
天地(是遵守道的)不是按照仁(仁,远道久矣)行事的,(不会去管万物)不考虑他们是否有用(任由它们生长繁育),(刍狗:祭祀中用草编成的狗)。圣人也是如此。(主要说的时圣人向天地学习,对一切的人和事物都一视同仁,没有贵贱之分,也不管他们,任由其自生自长)。这一句的含义在多篇中都有提到,都体现“无为”思想。
天地之间是否像风箱?它内部空虚风却无穷无尽,只要拉动风就会不断涌出。向外追求见闻知识,(陷于知识中。《易经》中称为成蒙,佛家成为智障),所以不如心中秉持道。主要告诉我们不要给自己设限,保持谦虚,兼容并蓄,让知识像风一样通过自己心中,感受它内在的象,而不拘泥于文字知识。所谓“言有尽,意无穷”,体会文字中的形,由形入意,由意入性,由性入象,由象入道,找出万事万物的本源。就当下而言学习而言,“走进去。跳出来”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