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八下历史】第3课 土地改革|土地政策4.0版本已运行,和地主说再见吧

2023-08-01 08:39 作者:81786796320_bili  | 我要投稿

第三课 土地改革

回顾:井冈山时期——打土豪,分田地

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


起因【一个字“穷”】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原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经过

时间:1950-1952年底(基本完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主要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村的土地所有制

具体内容:①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②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特点: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改革成效: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除部分少数民族外)

为什么中立富农?

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不同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

  1. 土地占有者:地主阶级
  2. 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关系:剥削与被剥削
  3. 产品分配: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土地所有制:

  1. 土地占有者:农民
  2. 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关系:平等
  3. 产品分配:农民自己占用劳动成果

相同点

土地归私人所有

结果

土地改革意义:①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地位: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③国家政权: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④经济发展:农村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八下历史】第3课 土地改革|土地政策4.0版本已运行,和地主说再见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