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年养老金再迎“调整”,应对老龄化加剧,我们可以怎么做?

2022-03-26 18:27 作者:东流财经  | 我要投稿

养老金,作为一种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是许多劳动者在退休后维持生活支出的一种保障,养老金的存在意义,不仅是缓解老年人群在缺乏劳动能力时的生活压力,也有利于缓解因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经济压力。

随着上世纪中晚期出生高峰的人群逐渐迈入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加剧,平均以每年6%的速度不断增长,预计在未来中国超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会从5%上涨至20%。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前期,中国人口将会迎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因此,养老金的调整话题一出,很快就引发了众人热议。

若从往年惯例流程来看,相关国家部门会在4月份左右公布养老金调整事宜,而在今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早早就已透露出会“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比如河北省、河南省此前都曾明确将会“适度调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份额”而这也意味着今年的养老金上涨应是无悬念。

此前养老金已实现“17连涨”

也许很多人没注意到,但其实截止至2021年,我国养老金已然实现“17连涨”,2020年养老金“16连涨”,涨幅达5%,2021年实现“17连涨”,涨幅达4.5%。

能够做到这些增长率,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这两年在国际特殊事件冲击下,得益于我国整体水平和发展水平趋势良好,在国际各国经济出现倒退的情况下,我国却在2020年度实现了2.3%的经济正向增长率。

据预测,今年养老金上调幅度将有所下降,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受特殊事件冲击,我国财政支出较大,相关社保开支会一定程度萎缩,二是因为目前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人均约为3000元/月,这一基数水平已经较高,约占在职人员平均薪资的60%左右的比重。

据武大金融证券研究所预测,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幅约为3%。

养老体系迎来“个人养老金”新时代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透露,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之所以会继续上调,一方面是为回报曾为国家建设付出过贡献的退休人员,他们都有权利共享社会进步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货币通胀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各界应注重普惠型养老产品和服务的发展,2021年中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中强调,要多层次、多支柱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各制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文件的发布,将预示着我国即将进入“个人养老金”新时代。

应对老龄化,日本实行延迟退休至70岁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邻国日本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不少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作为现存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专家预测,未来30年后,日本将进入“超级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会给国家带来的最大影响,当属社会劳动力的减少,劳动力减少会直接降低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为了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日本一再调整退休延期,据了解,如今日本的退休年龄为70岁。在日本本土,白发苍苍的老者埋头工作的场景并不少见。而为了让这些年事已高的人群能够更好地保持健康,日本官方也是做了不少努力。

早在1985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就制定了《饮食生活指南》,鼓励民众每天尽量吃30多种食材,保证营养均衡。此外,日本还鼓励促进健康、改善身体方面的研究,比如“日本私学三雄”之一的日本庆应大学,就在大力推进在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

早年间,一种抗老物质“wlnad”经美国哈佛大学发现研究后,证实该物质可以逆转人体机能老化,随后,庆应大学医学院很快就将“wlnad”列为主要研究课题。在去年年初,联手哈佛、华盛顿大学将“wlnad”的人体临床研究报告发布在权威学术期刊《Nature》上,引发过一波热议。但其实这一物质早就被“莱特维健”等生物企引入,相关补剂如今在京東天貓等平台已很是常见。

如果我国也想靠延迟退休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可以从日本方面参考到一些经验,尤其是国民的身体健康问题,如今很多人感慨“996”“007”给身心造成了较大压力,不少人还存在着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从这一角度看,员工身体不健康,加上年龄较大,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大企业的压力。

从长远来看,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会是我国将要面临的重要命题,个人养老金的提高,能使得人们在退休后的养老生活更为自给自足,为子女减少负担的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而养老金的不断上调,侧面也表现出我们国家关注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前景良好。


2022年养老金再迎“调整”,应对老龄化加剧,我们可以怎么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