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晚清廉吏宫炳炎:乳山崖子镇青山村人,“进退去留唯公”美名传

2022-11-15 19:15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青山村位于乳山市崖子镇西南部,村如其名,村东西两侧为山岭,村落聚于河谷之地,依山傍河坐落在青山环绕当中(距离马石山也不远)。这个村庄的历史相当悠久,根据村志记载,金元之际,一支宫姓人从莱阳县的濯村迁至此处(近代武术名人宫宝田就是青山村人),按照这个时间推算,青山建村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这里涌现出晚清一大批清正廉洁的官员,尤以宫炳炎最为著名。

宫炳炎(1867~1930),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人。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中进士,是中国科举制度之下的最后一批进士。以知县即用,掣签陕西。1910年,清朝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时圣旨下,命他到陕西省石泉县上任。好友杨玉相劝他称病不就,他说:“进退去留唯公。”毅然决然地赶赴石泉县。

到石泉之后才知道,县衙形同虚设。宫炳炎的前任张骧、张骧的前任吴念章,这二人均为当年来当年走,未能安心履职,吴念章的前任吴立亭尸位素餐不理事。石泉县衙的政令不通,而帮会组织哥老会的势力却越来越猖獗。哥老会为了让知县当他们的傀儡,对新任者总是采取先礼后兵的方法逼其就范。

哥老会坐堂大爷邓顺亲自给宫炳炎送来三百两银票,让宫炳炎用于县衙开销或补贴家用。宫炳炎当场拒收,但推辞话说得很婉转:“请邓老板多扶持学校、孤寡院等济善机构。”当时的背景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朝政府,借用帮会的力量。

新来知县拒收哥老会银两之事,在社会上迅速传开,这使正直的石泉人看到了希望,一些社会贤达主动集聚到宫炳炎的身边。大家群策群力,开始谋划石泉百姓的福祉。宫炳炎打算引导民众养殖柞蚕和栽植苹果,乡贤呈报,以前养过山蚕,因鸟类太多,叨食蚕虫,效益不佳。

几经考量,最终选择了栽种苹果。县衙筹措银两,派员购进树苗。宫炳炎在石泉很快受到士民的拥戴。一边运筹民生,一边秉承人文。宫炳炎聘请邑内岁贡周嘏笙为总纂,纂修《石泉县志》。志书没有还编写完成,辛亥革命就推翻了清朝。邓顺趁乱夺取了县政权,宫炳炎起程返乡。百姓扶老携幼,沿途洒泪送别。众人赠送当地土产,均被他谢绝,只收了几株果树苗,以做纪念。

返乡途中,宫炳炎一行遇到劫匪,劫匪见车上载有两只木箱子,以为发财了。打开一看,一只箱子里是一套官服和几件旧衣裳,另一只箱子全是书,劫匪头子感叹道:“此为清官,放了吧!”


晚清廉吏宫炳炎:乳山崖子镇青山村人,“进退去留唯公”美名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