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珠弹雀
(隋)随珠弹雀
明珠弹雀
战国·宋·庄周《庄子·让王》
【原文】
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
颜阖守陋闾,苴布之衣,而自饭牛。
鲁君之使者至,颜阖自对之。使者曰:“此颜阖之家与?”
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
使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谬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
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
故若颜阖者,真恶富贵也。
故曰,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
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
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
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夫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
【今译】
鲁国的国君鲁哀公听说鲁国的隐者颜阖是得道之人,才华出众,就派人带着币帛厚礼先去致意,先通其意,想邀请他辅佐自己治理国家。
颜阖居住在简陋的穷巷中,穿着粗麻布的衣服,自己正在草房喂牛。
鲁国国君派遣的使者到了,颜阖亲自迎接接待他。
使者问:“这是颜阖的家吗?”
颜阖回答说:“嗯,这就是颜阖的家。”
使者送上币帛厚礼。
颜阖摆摆手说:“恐怕你们听错了鲁君的命令,而给你们带来罪过,送错了礼是要担罪名的,尊驾受累,你不如再审核复查一下鲁君的命令,还是回去先弄个明白再来吧。”
使者返还,回去了,反复审核,仔细核实,再前去找颜阖,就找不到他了。
所以像颜阖这样的人,真是厌恶富贵,尽管富贵摆在他眼前也无多大诱惑。
所以说,用大道的主体来修身,用它边边沿沿的残余来治理国家,用它零碎的渣沫来治理天下。
由此看来,帝王的工作,只是圣人的余事,并不是用来完身养生的。
现在世俗的君子,怀有世俗之见的那些身份高贵的人,往往多是冒着危害身体和性命的危险去追名逐利,抛弃生命以殉物,为物欲牺牲,为外物而拼死,这岂不悲哉,不是太可悲了吗?
凡是圣人的动作行为,必定察看他所追求的目的以及他所以这样做的原因。
现在假如有这样一个人,今且有人在这里,以随侯之宝珠,要用珍贵的随国君主的宝珠作弹丸,去弹射千仞高的雀鸟,打高处的鸟雀,这样做必为世上的人所嘲笑,人们一定会觉得他可笑,笑他是一个大傻瓜。
这是为什么呢?“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这是因为他所用的东西太贵重,而所要取得的东西太低贱,付出的太昂贵,而收获的太轻微。
这实在得不偿失,更何况人的生命,岂止像随侯的宝珠,其贵重远非随侯之珠所能相比的。
(人的生命,不是比富贵更珍贵吗,为什么偏偏有人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求取富贵呢?那些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富贵就如同“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一样不值得。)
【赏析】
本文重点论述了道家以治身为本,治天下为末的道理。颜阖婉拒鲁君的邀请,拒绝为官,舍弃功名而修养身性。作者将人的生命看得极其尊贵(宝珠),而把功名权势(弹雀)看得很轻,阐述其轻物养生,安贫乐道的主张。
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为得到一小部分利益,而失去更多的东西这是不值得且愚蠢的。
随珠:古代名珠,传说中的夜明珠,即随侯因救蛇而得到的夜明珠,月明珠。
(相传,一条受伤的大蛇曾受过隋侯的救助,后来大蛇为了报恩,衔了一颗直径一寸的夜明珠送给他,人们把这颗夜明珠称作“隋珠”。)
“隋珠弹雀”用夜明珠当弹丸去弹射鸟雀 kill a bird with a precious pearl.
后以“随珠弹雀”、“隋珠弹雀”、“明珠弹雀” shoot birds with pearls,比喻处理事情轻重不当,大材小用,得不偿失 gain a trifle at great cost,或使用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