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吉霖| “百年礼赞 · 翰墨华章”庆祝建党102周年书法展


本次参展作品,不乏有在全国享有盛誉、德高望重的名家精品之作,也有初显才华、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新锐之作。他们以饱满的激情,挥毫泼墨,舞动丹青,聚焦精华,每一幅书画作品都展示出一种境界。无论是书法,还是山水、花鸟、人物画;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无论是临摹,还是创作,都笔墨淋漓、色彩斑斓。作品中的一笔一划、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景一物,彰显了全国书画家们深厚的功力,表达了对祖国的一片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艺术简介
孙吉霖,男,1959年12月出生,山西寿阳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
北京双钩书画院院长
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名人书画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影响力协会影响中国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培训教师,
中国翰林书画院院士
北京当代美育职业鉴定中心双钩书法艺术副主任,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照影双钩书法艺术创始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钩书法传承人,
山西省寿阳县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
荣获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称号及“文化精英网入库精英”荣誉。世界华人华商联合会“中国国粹文化杰出贡献奖”。第十八届全国“庐山杯”诗文书画大赛金奖。2020年全国两会优秀艺术家特别推荐奖。获得2020年《今日头条》、《搜狐网》等七家主流媒体选评为“当代中国书画百杰人物”,“优秀艺术大师”等荣誉。
曾参加山西电视台《高手在民间》与央视农民春晩。书画作品走进三军仪仗队、民族文化宫、钓鱼台国宾馆。其多幅作品被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装甲兵部队、三军仪仗队以及美国明尼苏达州奇菲尔德市、墨西哥文化代表团收藏,曾为俄罗斯总统办公室、俄罗斯飞机厂、马拉维共和国总统、驻马拉维大使馆等五个国家政要书写作品并收藏。作品三次被邮政部门制成邮册、明信片向全国发行。二0二一年十月十九日,照影双钩留白作品《山川赋》在北京雅昌拍卖网以22万元拍卖成交。
曾在京举办个人双钩书法作品展览四次。2021年12月在朝阳区龙砚舫举办的双钩书法作品展,得到众多政界、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好评。同时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搜狐网》《今日头条》等158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敢把才情别样新
——评孙吉霖老师双钩书法价值取舍的意义
中国的文人很有意思,凡事都讲艺术、讲品位,其实都是论“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怎么论得清呢?尤其是技术之道的书法,本来就是从实用中抽离出来的。

书法发展到现代,由于书写环境的变化,不再具有实用性,开始独立于人们的生活之外。这一独立,又是一次古今之大变,尤其是当代。因为,将书法纯粹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的,是当代;单纯以书法家名世最多的,是当代;较之以传统士人,书法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余事,虽然他们在书法上也投入着长久的热情和精力。正如《颜氏家训》中告诫子孙“慎勿以书自命”,人生所追求的应当是兼济天下的大业,而不仅仅是笔墨之间的个人修为,这几乎成为后世士人共同的目标。

孙吉霖先生是一位双钩书法家!双钩书法,冯承素天下称第一,所以有冯本兰亭的千秋传颂。孙吉霖先生深谙双钩之妙,又在古法双钩的基础上加注了“照影”“一笔成”的美术新语言,于是就产生了“照影双钩一笔书”的新奇观,其字之形韵来源于深师二王、颜、柳、欧、赵的精彩,这是照影双钩的法度基础。其观赏之奇观来源于现代美术对书法的立体塑造,这是创新的新智慧。其才华之横溢来源于空间思维的强悍表现力,一笔书成,分割空间重构空间有完美的谋划和执行能力,是空间思维的千变万化落于笔端的神通!

照影双钩这种写法,写好了是成就,写差了是陷阱,如果掉进艳俗的陷阱里,可谓是无功反而成弊,是一位书家功名的大损大失。所以照影双钩有“风险”,许多书家因为功力不济,胆识不力,都是回避这种书体的,甚至有些人还排斥,其实也就是没有这种空间思维。

今人孙吉霖先生的双钩书法在当下书坛中也可说独树一帜,在 “个体趣味”与“大众责难”的双重选择下,面临着“传统文化回归”与“时代创新”的复调要求,孙吉霖先生心无旁骛且葆有自觉地让自己的书法艺术浮出了时代的水面。这也是最让人膜拜钦佩的地方,他是一位有着强烈创作生命力的书家,更是一位有着使命担当和“自我”意识,勇敢“为自己写字”的真正艺术家!双钩书法由唐代冯承素首创。唐太宗李世民得到王羲之《兰亭序》后爱不释手,便命大臣冯承素等人临摹拓本。冯承素便用双钩填廓法临本,”形为神似太宗甚喜”定为“神龙拓本”。

孙吉霖先生在对传统经典坚持不懈的顶礼膜拜中逐渐夯实自己的书法基础:转益多师,博观善取,进而在大小、正欹、张弛、疏密、浓淡、枯润等一组组矛盾的化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符号’,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一种审美观照的方式,决定了艺术创作主体对现实世界认知的途径,也决定了其创作方法和作品形式的选择。理解孙吉霖的书法创作应作如是观。“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他始终坚守传统正脉、推陈出新;坚持德艺双修、文墨并进。 “书法界的竞争,归纳起来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书法本体实力的较量;第二层次是书法家字外功夫的磨练;第三层次是书法家道德修养和人格力量的抉择“。当代一些书法家比较注重书法本体实力的积累和发挥,而忽视了第二、第三层次的修炼。“积学以储宝,酌情以富才”【刘勰《文心雕龙》】,孙吉霖老师十分注重自己的道德文化修养,坚持德艺双修,文墨并进。这一切无不使得他的书艺于寻常之中潜藏着精致,平实之中蕴含韵味,尽显豪放与阳刚,在传统的关照下更见醇厚与雄放。因为他深知,中国历代书法经典,哪个不是从文人学士的笔下流淌出来的。亦就是,书卷气是养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纯粹的书法家是没有前途的。

欣赏他的书法,让我想起了米芾的字,苏东坡曾评价其特点是:“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这里面透出米芾书写的两个特征,一是下笔果敢,不犹豫;二是行笔速度快。米芾自己也评价其字为“刷字”,且云“善书者独有一笔,我独有四面”。书作是人创作的,毛笔的操纵者也在人。笔墨的浓淡有表现书者精神的功能,生动活泼的气韵则出于书者笔锋之下。尺幅间的浓淡枯润各不相同,书者的魅力也在一次次笔墨承转间尽现纸上,孙吉霖老师的书法常常有不同字体的动静结合,随形就势,呈现出的是自然和谐,毫不违和。他擅长于方寸之尺素间,“极虑精研,粗而能锐,细而能壮,曲折尽妙。仪形妙合,百味相生。”

弊世出闲人,盛世出雄才。当代中国书画之所以渐渐长成了豪迈之质,与盛世华夏文化复兴的大潮流有关系,书家眼见国富民强,自然是胸怀浩荡,所以像著名双钩书法家孙吉霖老师一样的艺术大手笔们,就担当起了笔墨当歌时代的文化责任,用他们歌颂盛世的激情,去塑造艺界的磅礴。向小里说这是艺术家情感的自觉抒情,往大里看则是艺术家丹青报国的正大气象!
百度 著名书画评论家 郑启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