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枪没炮敌人造——罗马尼亚的TACAM T-60坦克歼击车
在1941年8月至10月底打响的敖德萨战役中,罗马尼亚仅有的两个坦克团损失惨重,当时的独裁者扬·安东内斯库迫切需要恢复编制,但苦于罗马尼亚没有完备的军工业,单靠德国人淘汰下来的“女生自用”坦克也不现实。
时间来到1941年底,罗马尼亚军在清理战场时缴获到150多门苏制F-22式1936年型76.2mm加农炮以及数千发炮弹,尽管德军毫不客气的拿走了其中的大部分,但剩下的火炮也足够罗马尼亚人重建自己的坦克团了。

至于搭载火炮的底盘,罗马尼亚人决定选择苏制T-60轻型坦克,该型坦克生产数量极多且广泛装备于苏军的野战侦察分队,因此不需要担心获取来源,朴实的苏联兵会主动给自己送坦克。
1942年5月,第一批23辆苏制T-60轻坦被送至布加勒斯特的利奥尼德工厂进行改装,由康斯坦丁·朱莱中校负责,此人具备丰富的魔改经验,曾主导过雷诺R35、斯柯达S-IIaR等轻型坦克的改装工作,是个名副其实的绿皮大技霸。同年10月,第二批11辆苏制T-60轻坦加入了魔改计划。

1943年1月,第一辆样车开下了生产流水线,经过军方代表的测试评估后批准服役,定型为TACAM T-60坦克歼击车,这一年总共生产了34辆。第一坦克团获得16辆,第二坦克团获得18辆。

在火力配置上,TACAM T-60移除了炮塔,采用类似德国黄鼠狼坦歼的战斗室设计,搭载了一门76.2mm的苏制F-22式1936年型加农炮,可发射BR-350A穿甲榴弹、OF-350高爆榴弹、D-350A炮射烟雾弹和Sh-354T榴霰弹。辅助武器为一挺7.92mm的ZB37式重机枪,安置在主炮旁边。
(主炮最大俯仰角为-5°~+8°)

在装甲防护上,TACAM T-60基于原版车体,车身正面厚度为15~20mm,后缴获到的T-60轻坦装甲则增至35mm,车身侧面装甲厚度可达25mm。战斗室周围的炮盾则是从BT-7身上切割下来的,平均厚度为13~15mm。

在动力系统上,TACAM T-60采用了一台70匹马力的GAZ-202汽油发动机,公路极速可达44km/h。由于换装了更重的76.2mm主炮,因此整车战斗全重增至9吨,功重比约为7.78。

1944年,TACAM T-60坦克歼击车参加了坎特米尔战斗,随后又参加了比萨拉比亚保卫战,仅剩的7辆被苏军缴获,保留在苏联库宾卡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