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后传【世界大战】(6)旭日东升,帝国永恒(其一)
2367年,当战火逐渐蔓延到整片大陆,西方诸国都已倒在魔王的铁蹄之下,南方的魔导王朝被天使军带来的自然灾害一点一点地撕碎,北方的矮人王国在恶魔的侵蚀中风雨飘摇,到了六月,连远在东方的帝国的处境也变得岌岌可危。
在帝国北部沿海,奇伊的恶魔军团突然登陆,在东南沿海,米莉姆的军队也突然从天而降,双方呈包夹之势围死了东之帝国。
敌人是两大天灾级魔王,以及她们麾下的众多的强者。帝国陷入了自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亡国灭种的威胁近在眼前。
面对这一情况,帝国皇帝正幸和军部总司令卡里玖里奥在某一天下午有过以下的对话。
“这场战争如果您赢了,您就是帝国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卡里玖里奥说。
正幸看着这位跟了自己许多年的老臣,苦笑道:“如果我输了,我就是帝国最后一位皇帝。”

2347年,对于东之帝国而言,这是个十分重要的年份。这一年,百万帝国军侵入鸠拉大森林,进攻新兴的魔国联邦。这支大陆上规模最大的军队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却被他们所看不起的、拿着冷兵器的魔物军队打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在战争中,皇帝鲁德拉去世,新皇正幸登基。从正幸登上皇位的那天起,东之帝国被分成了两个时期——新帝国和旧帝国。新帝国推翻了先前旧帝国的高压政策,不再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权利和自由于民,封存战争机器,将更多的国家资源倾向生产建设,帝国从此走上发展之路。
战后为了发展经济,帝国砍掉了一直以来都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的军费,削减军工生产,常备军从百万裁到了三十万。
帝国某知名政治与经流学家曾说道:“在未来半个世纪里,世界各国将在自然状态中逐渐完成现代化,因有经济全球化和数个军事强国的存在,世界爆发局部战争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总体来看不可能引起大规模的全面战争,
这位专家说的是对的。事实上,这场世界大战并非由经济或宗教导致,而是“自然状况被打破”,复数魔王发动了侵略战争,原因不明。
目前只有利姆露、凯瑟琳和米莉姆三位魔王没有动静,拉米莉丝叛出魔国联邦后下落不明,另四位魔王都在大陆四处肆虐,甚至还有复苏的巨人王达古琉路。
五位魔王几乎同时向人类开战,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烈度更是史无前例。人类从繁华的美梦中惊醒,绝望地发现自己已经坠入了灾难的深渊,魔王的爪牙伸向四处将战火洒遍大陆。
在西方,42国全部沦陷,无一幸存。
在南方,魔导王朝还在苟延残喘,千年的王朝此刻摇摇欲坠。
在北方,矮人王国的国家机器已经停顿,社会秩序彻底崩溃,人们之间不再信任彼此,因为身边的每一个人扒下皮后都有可能是恶魔。
在西方诸国几乎全灭的时候,帝国高层忽然意识到了不对,后来事情的发展不出他们所料,魔导王朝遭到入侵,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而世界秩序的稳定因素——魔国联邦正在面对两大天灾的暗处威胁,无暇南顾西望。
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笼罩了帝国高层,他们意识到人类的处境正在变得危险,虽然帝国还没有受到魔王的直接威胁,但帝国之外战火不断地蔓延东扩,一场将要席卷全大陆的世界大战正在浮出水面。
强烈的危机感推动着帝国做出反应,他们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快地重整军备,然而,帝国军早已不似当年那般辉煌,兵员不足三十万,军工业多年缓慢发展,从纸面数据来看,帝国军的拉跨连他们自己看了都觉得丢人,别说魔国联邦了,他们连法尔梅纳斯都不如,等到法尔梅纳斯都拉出八十万大军与魔王军决一死战了,帝国的兵力才勉强扩到五十万,已经来不及了。
6月2日,远古魔王剑指帝国,米莉姆的大军踏上了帝国的土地耀武扬威。
帝国军备松驰,部队也还没扩大到足以面对魔王军的规模,而敌人异常强大,光是米莉姆麾下的军队就达到了百万之众。他们中,有翼族、天使、兽人、龙人等个体实力远超人类的种族,仅凭肉身就能硬抗人类的机械化部队,再装备了武器后他们强大得让人绝望。
登陆后的一周,魔王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路高歌猛进,占领区迅速扩张,战利品堆积如山,胜利的快感是如此清晰,以至于让他们认为帝国不堪一击,只需要一个月就能结束这场战争。
可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即使他们强大无比,但击败帝国这件事,却比他们想象中的要更困难。

帝国军与魔王军的差距,就是人类与魔物的差距。
弹跳力、肌肉爆发力、耐力、反应力、魔力……在几乎每一项关键的身体机能上,魔王军都是帝国军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从这些数据对比来看,你从中看不到一点帝国获胜的可能。
那帝国是在靠什么坚持这场战争的呢?只要再加上一组数据,你就明白了。
魔王军:120万;帝国人口:九亿。
人,帝国靠的、是人。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最悲壮的一幕,为了弥补种族差异带来的巨大实力差距,每一场仗,帝国都不得不用人命去填。在战场上,为了杀死一个敌人,往往需要牺牲二十五名帝国军人。在战场外,一个魔人举起屠刀,就能轻易杀死上百个帝国平民。
帝国是顶着巨大的牺性在咬牙坚持着的。
虽然魔王军的伤亡只有帝国军的几十分之一,但帝国军的顽强反抗却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第一次认识到这一点,是在科切林保卫战。
那时他们相信,只要几天就能打下科切林这个东南地区的战略重镇、只要一个月就能打到纳斯卡击败帝国。可一个月过去了,他们仍在科切林血战,帝都纳斯卡还远在天边。
魔王军高层意识到速胜的计划已经不可能了,当时负责指挥进攻科切林的是天翼女王芙蕾,可就算是她也没能很快打下科切林,无论她的部下将这座城市轰炸了多少次,城里的守军就是死不投降,每当狂轰滥炸之后,帝国守军就会从防空洞冲出,与逼近的魔王军地面部队正面交锋,每一处阵地、每一座山头都要反复争夺,往往一日数易其主。
帝国军的实力远超芙蕾的所料,科切林的守军只有八万,但真正参与到这场战争的,还有科切林城内的几十万百姓。为了消灭此处的有生力量,芙蕾临时抽调增援集结了三十万的优势兵力,她要求卡利昂的兽人军团和米多雷的龙人军团分别从左右两侧包夹科切林,卡利昂和米多雷都以简单粗暴著称,他们约定一天之内结束战斗、彻底征服科切林,其中卡利昂更是猖狂地说:“我兽人军团的战士个个骁勇善战,一个能抵十个帝国兵!”然而卡利昂拿着这精锐的兽人军团,就是怎么也打不下科切林,面对魔王军的强大攻势,帝国官兵悍不畏死,他们依托工事拼死迎敌,通常整个连、整个营牺牲在阵地上,后续部队又源源不断,最终双方打成了尸山血海。
芙蕾犯了一个“错误”,她的主力部队在这里拖得太久了,帝国军虽然伤亡惨重,但这也给了帝国集结大部队的时间。这一个月里,旧帝国时期的百万大军重新集结,陆续从各地开拔前往支援科切林,皇家近卫骑士团倾巢而出,几乎是全帝国的精锐部队都被派往了广大的东南地区,去最危险的前线、直面魔王军的锋芒。

写在这里,就当是提前回答可能会有的问题
1、问:为什么只有军队作战,米莉姆、芙蕾、卡利昂这些强者不出手?明明只要他们一动手,帝国的军队很快就会被打败。
答:为了拖延时间。让帝国把军队聚集在这里,一来可以让帝国北部几乎没有防守、方便奇伊后来偷袭;二来方便等到以后可以将其一网打尽,
2、问:更新频率怎么样?
答: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基本都是周更,一更或双更差不多,反正至少一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