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华师大】 现代西方哲学 胡塞尔(五)

2022-05-24 14:17 作者:论哲三号机一一0ffical  | 我要投稿

B站:“姜宇辉老师”

【华师大】 现代西方哲学 尼采(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44y1V7Yo?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胡塞尔

 

注:本文仅为复述,有节选,存在本人的理解。

三号机笔记

 



第六节课

重点提三种时间的区分

胡塞尔的时间性和柏格森的绵延是较为相似的,但显然有所区别

 

 

 

 

超越自我

(1)“意义”的超越性:

经验层次→”理性空间”

意义不是存在的真正的样态,而是显现在我面前如何与我相关

意义是意识和对象的中间环节,是双向奔赴。绝不是单纯主观的。

超越性有俩:

Transcendent(外部的、物理的、实在的对象)同 感觉的、内在的对象相对

transcendental指的是自我、主体有的更高的层次

(这段不太确定)

 

意义有超越性,可以把最高层次事物和世界的整体关联起来

感觉层次带有意义,回忆想象也有意义。

理性主体面对外部世界的意义

 

 

(2)“德性”的超越性:

              自然倾向→“正义感”

      不只是所谓识世界的本质or规律,德性本身也是一种超越

      不只是认知者,还是行动者,要做出抉择,判断。

      德性要回到超越性的根本能力,也关联到人在世界的意义,关联到世界的显现

 

 

   

(3)超越自我→理性的执行、见证、辩护者

             

            现象学的目的在于:

            理解超越自我的形式结构和意向的相关项

            

            同康、黑相似:相信理性思考的能力能推进人类意识不断向前完满。

            

            洞穴隐喻里:出洞者的回归与否是自觉决定的

            在胡塞尔这里,把握先验自我后,才是理性的执行的开始。

            现象学还原要持续执行,要有一直推行的执行力在。

            

            什么是人的本性??

            在古希腊艺术中,高强度地展现了人们的思考。

            雕塑:雅典娜对死去战士的坟头陷入沉思、俄狄浦斯.......

            人性是重要议题

            通过先验还原去把握人的本质,能实现人本质的东西

 

 

(4)理性的人

             通常对于理性的狭隘理解(抽象思维)

 

             理性是包含了不同向度的立体的概念

             康德区分了理性的两个向度:理论性和实践性

             

             近现代也可以看看马克思韦伯:形式的(程序)、实质的(秩序)、目的的、实践的

 

             理性不是简单的方法,不是简单是一种计算的形式。

 

更丰富的内涵:理论理性

                           各种意向性

                           回忆,想象,预期

                           道德执行者

   

     理性与“我”的指涉

        我相信明天下雨

           作为指涉对象的我

           作为语言表达者的我

           作为做出判断的我(真理的执行者)

           

           朝向世界的使命与责任。“相信下雨这个例子不太贴切”

 

超越自我

(1)超越自我理性生活是开放的,会发展

 

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到理想底到感性和欲望我

 

 

(2)人的双重生命:生物生命和理性生命

      →自我的“拓展”

 

人是生物的我,也不只是如此。

 

 

哲学反思的三个阶段

 

本质直观

当下的我(此刻)→移置的我(回忆,想象,预期)

 

 

先验还原

范畴意向(表达者判定者)表达研究意义的问题,判定研究先验我的构造

 

真理的执行者

人对主体性的认识,人性是什么?

 

认识论问题最终回到了主体性问题上。

 

 

自我与肉身性:

 

触觉、运动、联觉.......

 

身体夹在经验与先验之间,身体本身有连贯性与断裂性。

身体把两个环节相互联系,联系两者。也可能导致阻碍联系。

需要说清经验身体到先验身体的联系,身体性对于胡塞尔而言,是十分关键的。

 

观念1需要第二卷对身体的描述,来处理联系的过渡的问题。

 

梅洛庞蒂恰恰是对身体这里切入了更多。

 

对于现象学来说,胡塞尔的处理还是不够的。他的学生们恰恰是更多的向前推进了。

 

 

 

时间性

先验自我的构造,构造是意识与对象双向奔赴的方式。构造是相关性的,构造的方式正如同事物显现自身那样。

 

时间性:

       人格统一性

       经验自我与超越自我的统一

       高低之间是连贯的,并无断裂

       是什么力量让自我的不同层次贯穿在一起??时间性。

 

 

       大一到大四、从小到大、从生到死。

       关于自我同一性,在时间的范畴内我们判断它。

       最终的建构能力恰恰是【时间性】

       在内时间意识之中,先验自我才得以即构造对象,同时又构造自身。

       理解时间的连续运动,是考察人在时间中显现自己的连续的前提

      时间连续是自我连续的前提。

 

自我是在时间性的场域里涌现出来的。时间也是自我的发生学的场域

 

       现象学的“第一原理”

时间性的构造是现象学基础

 

       先验自我的“起源”与“中心”

 

 

 

时间性的三个层次

 

(1)客观时间:

        

尚未反思的物理的外在的自然世界的时间

 

钟表,刻度的时间

      客观性,公开性

      可观察,可测量

 

(2)内时间:

        

尚未反思的心理的内在的自然世界的时间

 

上课的时间和打游戏的时间。

在热力学后,时间性的方向才被重视。

主观的内时间给客观的刻度时间给出方向感。

给时间赋予方向,此时时间是与我的生活挂钩的。

它是可体验的,内时间的显现与客观时间的显现并不同。

 

      次序、序列、方向性

      内在的经验

      主观的

      心理学的时间

       

(3)内时间意识:(它是一个现象学的胡塞尔未尽的尝试)

        

内时间作为前提,原初的场域,如何在意识之中呈现、运动出来。

 

胡塞尔不是在问你看到时钟的原因是什么?

而是让你看到时钟的体验的前提的原初的场域是什么?

不只是客观时间,还有属我时间。

经验自我→先验自我

我在世界之中的显现→世界向我显现

我在时间中显现→我体验判断时间

内时间意识的转折和经验自我到先验自我的转折是同步的。是一体的

 

内时间意识的角度才可以对时间整体性描述

时间流动,但内时间意识不移动。它是时间体验的结构

笛卡尔与康德是胡塞尔理论很重要的参照系

 

内时间意识是对内时间意识的终极的界域

内时间意识不是心理学时间/物理时间。而是对后者的先验还原。

 

人的记忆也是遵循时间性的,他有客观性。我是时间的主人意味着我能体验我生存的时间性。

 

心理学家无法和自我的心理活动彻底拉开距离,也就总是要有体验的维度,也就很难说是不是彻底实证的。

 

      对内时间的“察觉”/“意识”

      封闭性与完备性

      终极的界域

 

 

(5)三种时间是上行奠基的关系

            内时间意识 奠基 内时间,内时间 奠基 物理时间

             奠基是前提性关系。

             物理时间体验的可能性条件

             不是物理时间的来源,而是思考它的可能性条件。

             

             内时间作为世界时间“得以显现”的主观条件

             内在时间意识是内时间的显现前提

             

 

柏格森《材料与记忆》

现实的每一秒的时间的流动都是背后的时间整体的本体推动的

海面的浪花是大海内部的暗流涌动所激起的

 

     主观时间如何为客观时间奠基?

     客观时间不自洽,它的客观性来自于主观时间的奠基

     前一个时间的消失和后一个时间的来临,这一个个时刻之间是怎么过渡的?

     我们需要主观时间来保留客观时间:已经度过的时间在哪?在我的心里。

     逝去的时间保留在主观时间内,内在时间当然是物理时间的奠基。

     飞矢不动:一个个点是怎样变成连续的运动的呢?

     客观时间的认识来自于主观时间的奠基

 

     

活生生的当下

柏格森的时间是从上往下压下来的,胡塞尔的时间是残留下来的。每个当下都是一个圈儿。就像是水滴落入水池那般。

柏格森的当下是过去作用到现在的结果,胡塞尔以当下为中心。时间的连续是因为每个圈的交互完成的。

 

 

 

胡塞尔的时间

前一个瞬间没死,残存到下一个瞬间

 

滞留——原印象——前摄

每个笔尖在纸上的痕迹都会染开与下一个点联系在一起。

柏格森解释了时间运动的动力,却没有解释刹那间的连续是如何完成的

 

内在时间意识

内在的时间

围绕知觉、感觉经验、回忆、想象......

超越的时间

围绕着数目、房子、铅笔、奔跑、爆炸.......

 

内在时间意识是封闭结构,但它是打开的,以此我们有了对客观世界的时间的认识

 

姜这次的课写论文,不考试。

【华师大】 现代西方哲学 胡塞尔(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