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一个民族的重生 书摘04

“锡安”(希伯来语:ציון,读:Tzi-yon)一词,也就是位于耶路撒冷附近的锡安山,有代指“耶路撒冷”之意。在旧约圣经里,章节《撒母耳记下 5:7》提到:“锡安的堡垒,大卫的城”(fortress of Zion, city of David)。在大卫王的统治下,“锡安”一词成为“耶路撒冷”和“以色列之地”的代名词。在圣经的各种版本中,以色列人或犹太人多被通称为“锡安之子(女)”或“锡安的人民”。


犹太人长久以来讲诉关于自己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以色列地(Eretz Israel, the Land of Israel)始终占据着中心位置。
圣经

懂为啥“以色列地”怎么就成了“应许之地”了吧?上帝说的!有兴趣可以看看圣经的《创世记》和《出埃及记》吧。





公元130年,也就是第二圣殿被毁60年后,罗马皇帝哈德良宣布重建耶路撒冷,此外,他把这一地区改称为叙利亚·巴勒斯坦那(Syria Palestina),这也是今天巴勒斯坦名字的来历。


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后,政治犹太复国主义被提到很高的地位,但这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只是将一个古老的梦想重新点燃。

碎碎念:
本章其实就是对犹太人的历史做一个小小的回顾。那么犹太人的历史从哪里来的呢?当然就是圣经!
犹太人,无论他们到了什么地方,被驱逐流放,或者安居在某地,他们的“日记”,他们的“圣谕”,他们的宗教仪式,甚至他们的生活日常,都包含着对于“故土”这一概念的塑造。故土就是以色列地,那是上帝许诺的“应许之地”,他们永远的故土。
犹太复国主义之所以兴起,来自于现代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也潜藏在所有犹太人的意识里。他们等来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亚伯拉罕和摩西,他就是-赫茨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