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红》第一卷·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章 纯化灵性
一片为灰白雾气笼罩的神秘世界,浓厚的灰雾被无形的力量驱动,翻涌着,喧嚣着,如同蒸汽沸腾。不知过了多久,那份浓厚渐淡,沸水般的雾气逐渐平息,透过一丝微弱的光点,隐约发亮。
不知多久以后,那是一片为点点星光守望的寂黑之地,宛若女子身着静谧的黑纱配着小巧的宝石。灰雾粘稠,却如潮水渐渐退入至暗的角落。
不知多久以后,星斑照亮黑夜,织成一条璀璨光点的细带,从未知的地方飘向神秘的角落。又如同波光粼粼的小溪,涓涓流淌中融汇一经,作星辰的大河奔涌。
不知多久以后,水声渐渐响起,浪花朵朵一层更上一层的前赴后继;汪洋再次沸腾了,冲天的巨浪席卷,一扫半空未尽的薄薄雾气,为让星辰的光芒更淋漓尽致的洒下。
到了不知多久以后的最后,星芒照彻了黑夜,照亮了这一片既浩瀚也狭小、既静谧却又潜藏千变万化的天地。心灵天空之下,神秘、浩渺的大海水平如镜,映照出奥妙星空的投影。
一切归于静谧,一切都归于自然。
可以感应到孕育其中的灵性,可以与灵性同频共振,这就是通灵,这就是位阶七“通灵”的心境。
在经过两周的冥想后,林科成功达到位阶七“通灵”。
一般人从位阶九到位阶七大多需要几年、甚至一生都无法实现,少数的天才也大多在一年左右,仅凭这么短短时间就达到,甚至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在处理灵性事件以实践逐渐参悟灵性,林科可谓天才中的天才。
林科没有为成功的喜悦冲昏头脑,因为他明白这毕竟时借助林·德威尔躯体本身具有的充沛灵性以及某种神秘力量的祝福才能达到。这种被命运眷顾的感觉却让他有一种危机感——欠下高利贷却无法偿还的危机感。前世的阅历让他相信,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不存在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这促使他产生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强烈欲望和更好地承担林·德威尔的职责想法。
如今的林科不强求扮演林·德威尔,因为他们之间存在极大的不同,最表象地是显露地性格不同,最本质的是他们内在不同。两人的命运都带有一丝玩弄时空的荒谬感,一个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林科,另一个是不该存在于历史此时间线上的林·德威尔。
难以扮演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林科如果认同了自己就是林·德威尔,他还会是自己吗?
在和林·德威尔同化后,以前的林科是否也就相当于死去了?甚至是“磨灭”了?
他有个有些不切实际的终极目标——那就是在未来某一天回到家乡。这需要他还是自己才能办到。
【在这个世界,如果把我身体完整分解,然后把我分开的部位重新装回原位,我还是我吗?至少在恢复出厂设置之前,我可能已经go died了】林科的头脑被自己颇有哲学意味的想法弄得有些头疼,不由地想起前世的某个悖论,最后以腹诽缓解了有些郁闷的心情。
毕竟就算有个高人指点前路,但在对方没有给出完全值得信服的理由之前,对方可以说是寄生在自己体内、能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自己总是会、总是应该过度戒备。尤其是林科不太擅长与人打交道,总无法安下心、找回一个人时的自在。
林·德威尔成功达到“通灵”后不久收到了康德大主教的邀请函,对方在信中表示对旧日相识的追忆、希望他能前去奥拉尔教区主教堂——日冕大教堂见一面。
林·德威尔接受了邀请,并于收信后的第二日在拉奥德管家的掩护下前往了日冕大教堂。
列日·奥拉尔城 日冕大教堂 6月29日
一轮烈日高悬长空,照在列日城坚固的城墙上拉下影子。阴影笼罩了城外一块区域,却无法掩盖一片光芒——日光照在高墙顶的银质箔片,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将城墙的阴影绝对压制。这座城市似乎都在发光,像是地上的一轮太阳。
列日·奥拉尔城,这是奥拉尔地区唯一一座军事要塞,起到拱卫奥拉尔地区腹地的首都贝恩,也是炎阳教会六大教区之一的奥拉尔教区的总部日冕大教堂所在地。
午后不久,只见一辆马车从东方缓缓驶来。马车的影子在当空烈阳下犹如一块小黑斑,随着这块黑斑融入城下的阴影之河,马车前坐着的风霜中年人身影由模糊逐渐清晰。
林·德威尔的管家兼副官、年过半百的老拉奥德驾着载有都城拱卫军司令林·德威尔将军的马车驶向城门。在门卫验过身份后,这辆马车驶向了城市深处。
随着喧闹的集市、忙碌的手工作坊、繁华的市政中心、整齐排列的居民楼一一略向马车的后方,车前的视野渐渐开阔,只有稀稀拉拉的几座平房样式的军营。
入城后过了大约一小时车程,依次穿过城市的商业区、行政区、居民区、军营,一座不高不敌的白色尖塔建筑倏地出现在面前。直入云天的塔尖似乎要戳破一切阴霾,将太阳的光与热完完全全、原原本本地带到世间。
待车轮声打破笼罩白色建筑的神圣与安宁,这座大理石与白石共同修砌而成的建筑清晰映入林·德威尔的眼帘——日冕大教堂。
林·德威尔还没有下马车,就有一名身着白色打底、黄色修边的神职人员凑了过来。前者示意拉奥德在马车上等候,自己则在那名神职人员带领下走入教堂。
林·德威尔一走进教堂的银灰色大门,就顿觉眼前一亮。
眼前的光芒似乎比外界还要强烈,却丝毫不耀眼。室外的光线借助教堂顶的几处完美隐藏的缺口和入内走廊两侧的金黄玻璃投入,神圣感由内而生。
沿着走廊向内,光线却逐渐暗淡,颇有种黎明或黄昏的朦胧感自然而然产生。
继续向内,光线几乎消逝,仿佛黑夜降临。人类从祖先遗传来的惧黑却在此地没有生效。一种难以言喻的静谧代替了庄严的神圣。来祷告的教徒怀着的朝圣的紧张感逐渐溶于黑暗,一种随波逐流的自发感浮上心头:自己仿佛是平稳流淌河上的一叶轻舟,不知将归于何处,却毫不心慌,甚至有丝向往。
林·德威尔心怀敬畏,内心也不由地放松,自然而然,暂时卸下了穿越以来各种负担带来的精神压力。
随着环境愈发宁静,随着脚步和心跳声越来越响,眼前的黑暗渐渐消退,一抹橘黄浮现,一阵光芒照耀。
林·德威尔眼睛一眯,全身温暖。是冬日里的暖阳,是长夜的第一缕阳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油然而生,一种向往感更加强烈,仿佛自己将要回到心灵的归宿、回到母亲最初的温床。
林·德威尔的视觉在光照下缓缓恢复,一阵温厚的嗓音响了起来:
“好久不见,德威尔。”
第十一章 康德大主教
林·德威尔一时沉浸在那神圣的光辉中,尽似没有听到般,默不作声。
温厚声音的主人,康德·戴蒙特大主教此时眼帘下垂,完全符合一位正在布道的牧师形象。只是由大主教亲自布道,对象非富即贵。康德亲自在神坛迎接,林·德威尔的沉默就有些不合时宜。
康德没有因此心生不快,而是继续嗓音柔和的说道:“我主乃正义座中的炎阳天使,它是光芒和希望的象征,是太阳的化身,是万物生灵运动与大地脉搏的源泉。赞美我主,祂是正义之下的炎阳天使,是白昼的守护者,是永耀太阳的化身与神圣的君王。祂之无限光辉,我之祂之余光,为尘世普照光芒。”
语毕,康德的手掌在左胸膛上端轻轻一放,然后睁开了眼睛,却未立刻看林·德威尔,而是向远方的最高处虚望几秒,随后径直走下神坛,来到后者身边。
林·德威尔这才开口道:“贵安,大主教阁下。”
康德嘴边泛起一抹笑,“林将军,伤势好否?”
林·德威尔说道:“承蒙阁下关心,并无大碍。”
康德微微一笑,他和林·德威尔自上次一见如故,他就能隐隐摸透对方的心思。现在对方这么正式的回答,无非是因为身处炎阳教会的教堂中,不喜欢整得太随意。
对面的林·德威尔之内的林科却心想,【哎,这个大主教也真是不顾忌,竟然在教堂,当着神官们和神灵的面这么亲近我,也不知他的神灵会不会降他个公私不分的罪名。】
林科读出了康德诵念语句中的指向。前面几句,到“源泉”二字为止,是针对那位权柄的具体描述,在此指出是为了吸引那位的注视;后面从“赞美我主”到“神圣的君王”则是针对那位的尊名,由指向不唯一、对应那位在神国中地位的第一个短句“正义之下的炎阳天使”,到那位实际的尊名或称号“白昼守护者”,再到由那位亲自或手下教会取的诵念尊名——这种三段式尊名的诵念是为了在得到注视后,与那位建立某种灵性的联系;最后的那句则是向那位解释,自己将以什么样的身份做什么。康德所说似乎是点名以“普光者”高层身份即将进行内部会议。
林·德威尔略微放松神情,在亲近中夹着一丝矜持,“康德主教于我何事?”
康德保持着那份亲切,“如信中所说,得知你遇刺,我很担心,一直想去看望你,只是公务繁忙,实在脱不开身。只好把你邀来。许久未见,甚是想念。”
林科见康德在请求神灵注视后,仍然表现得如此亲切,不由地想起林·德威尔的记忆中,据说康德在教会中颇受重视。在神灵少有降临的现在,神灵也会偶有针对他的启示。
林·德威尔微微点头。康德也不见怪,知道对方身为政客的矜持和作为军人的沉默。
二人的寒暄到此,接着便步入正题。康德坐到神坛前的前排座位,示意林·德威尔坐过来。
“贝因杜恩有消息,王廷方面有人准备安排你进宫。”康德见他坐在自己身旁便直接了当地说。
“我自然会去。”林·德威尔回应。
“但是我不希望你去。”
“你担心我遭受政敌攻击?”
“‘萨满’在贝因杜恩。”康德没有正面回复,而是提起另一件。
林·德威尔神情有些古怪,“敌国密探首领在我国首都做什么?他不怕诸如‘行策之剑’之类的反间谍机关吗。”
“他是受王廷内部人员邀请。虽未查明,但一定地位不低。”
“那我更应该进宫保卫国王,我是国王亲封骑士。”
“贝因杜恩会有大事发生,根据神谕,你去了会加速大事酝酿的进度,提早点燃引线。”
林科满心疑惑,想到林·德威尔之前提过的更重要的事情,却突然坚定去贝因杜恩的想法。
“我还是要去。”
康德虽然已位列大主教,还是位阶四的“导师”,但年龄才三十出头,比林·德威尔要年轻不少。他见对方心意已决,便不好再阻拦。
“小心那些不符合寻常的偶然。比如,烈阳降临时,寻找安全之地庇护。”
“我会注意的。”
将军与主教的见面就在林·德威尔平淡的语句中结束。
林·德威尔向神坛行注目礼,然后从教堂中走出,登上马车,驶离了这个地方。所经之处响起得阵阵马蹄声,渐渐远去。
在林·德威尔走后,康德许久没有说话,仿佛在聆听什么似的。过了好一阵,才缓缓叹了口气,然后走向神坛背后的隐藏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