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刘慈欣的思想实验室」最终季:地球的100种毁灭方法

2019-04-20 09:49 作者:未来事务管理局  | 我要投稿

🌎

2019年,大刘成了“商机”、“风口”、“新闻热点”,甚至是“看板娘”。

关于他的报道铺天盖地,

但曾经印在《科幻世界》目录上,

那个带着油墨味道、仅仅作为“科幻迷”的“刘慈欣”,却渐渐变得模糊。


于是,我们再次邀请5位各领域的意见领袖,跟你所熟悉的那个刘慈欣坐下来,回到科幻,回到艺术。

让我们将关注点复归原初,与大刘讨论所思、所写、所爱。


【未来事务管理局】和【喜马拉雅FM】联合打造的【音频节目】——

「刘慈欣的思想实验室」

第三季

现已上线


🌎01

听大刘聊经典科幻,讲述人类文明的100种毁灭方法

——第三季话题精选

01.热门科幻剧集的主题表达是否已由外转内?

02.人工智能的“创造”,究竟算不算艺术行为?

03.在人类看来,人工智能艺术还是艺术吗?

04.在人工智能看来,人类艺术算是艺术吗?

05.未来有资格进入太空博物馆,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是什么?

06.人类为何会着迷于灾难?

07.人类文明走向毁灭是否是一个必然的循环?

08.如果末日来临,应该怎么准备?

09.科幻电影表现的内容是不是正在变得越来越狭窄?

10.审美对于文明的延续是否是必要的呢?

11.当审美跨越物种,它本身是否还有意义?

12.我们能用“艺术”跟外星人交流吗?

13.如何理解宇宙里文明沟通的无力感?



🌎02 

从创作到构思,从设计到视觉体验

——惊喜嘉宾阵容解锁

大刘说:

“我最初创作科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逃离平淡的生活,用想象力去接触那些我永远无法到达的神奇时空。

所以你会见到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姬少亭和大刘聊《2001:太空漫游》《西部世界》《黑镜》。

大刘说:

做为一个写科幻小说的,我倾向于把全人类看作一个整体,在科幻文学的潜意识中,人类就是一个人。那么我们当然想知道这个叫“人类”的人怎样做才能在宇宙中取得成功,有理由相信,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并持之以恒地朝向这个理想努力,是人类取得成功(或至少生存下去)的关键。

所以你会见到科普作家赵洋和大刘聊太空博物馆,聊宇宙纪念碑,聊人类生存下去的可能性。

大刘说:

你要知道美国拍科幻片,拍了一个世纪。像《2001太空漫游》这样的电影,也就两只手都能数得出来。

所以你会见到导演郭帆和大刘聊灾难片、末日片、动漫作品,以及科幻电影的未来。

大刘说:

不可否认的是,科幻小说本身就有自己的审美维度。

所以你会见到新媒体艺术策展人苏磊和大刘聊跨越物种的审美与东方式的科幻思维。

大刘说:

人类文明什么都遇到过,但是唯一一种东西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就是他者。他者的意思就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在智力上与你相当或者比你这么一个存在在这个层面上外星人跟人工智能倒是有共同之处,都是他者。

所以你会见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徐迎庆和大刘聊人类眼中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


第三季【嘉宾】

姬少亭,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兼CEO,果壳网联合创始人。

徐迎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未来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赵洋,科技史博士、科普作家。代表作《<三体>航天考》、《太空将来时》、《航天巴士》等。

苏磊,新媒体艺术策展人, 当代艺术理论家 ,今日美术馆新媒体实验室执行总监。

郭帆,导演、编剧,代表作品:《流浪地球》《同桌的你》、《李献计历险记》。


🌎03 初见or熟识,你都可以再次走近刘慈欣

“没看过《三体》怎么办?”

太好了,节目话题天南海北,紧扣现实,你关心的未来,都在里面

“《三体》看过好多遍了怎么办?”

没关系,我们不聊《三体》,而是带你走近刘慈欣的真实思想


▲长按活动海报,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购买

「刘慈欣的思想实验室」最终季:地球的100种毁灭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