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日语MTI笔译上岸经验分享|2022翻硕(MTI)考研经验

——砂糖
序
基本上,只要是认识的学员,我都会写几句赠言。
我对砂糖同学了解的不算多,她虽然也上了不少课,但我们主要是复试的时候才有一些单独接触。(读了帖子之后,发现她是一个认真、缜密的女孩)
在复试的最后,我和她进行了一次模拟面试(免费赠送给老学员的D套餐),当时她的表现不是特别好,但是好在还有一周多的时间,还足够总结与弥补,所以最后的结果还是理想的。
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发现问题要趁早,比如今年有的同学是在初试分数公布后,才开始练习视译的。如果之前没有练习过的话,可能会有点晚。
当然,准备初试的时候,也不需要把太多精力放在视译和口语上,这样也会影响初试的准备。所以我们一般建议初试之后开始练习视译、听译、口语。如果感觉自己某方面基本略有欠缺,也可以稍微提前一些。总之要平衡好初试和复试的关系。
最后,祝愿砂糖同学在读研期间,取得更多的成绩。再次恭喜上岸!
唯斯
一、个人情况
大家好,我是砂糖。普通二本类院校毕业,2020届毕业生,大四考研失败,找了份日语教师的工作,去年七月辞职开始备考。初试成绩382分,并列第12名,复试第6名,总成绩第8名。

二、初试准备
1. 政治:67分
这一科成绩不高,大家可以多参考高分同学的经验贴,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备考过程。
备考资料:肖秀荣全家桶、徐涛核心考案+强化班+习题集+背诵笔记+徐6、腿姐技巧班+冲刺班+腿4
7月中旬——9月初 徐涛的强化班+核心考案+肖秀荣1000题 听完课后写1000题
9月初——10月底开始二刷1000题+徐涛的习题集
11月开始肖八+徐6+腿4+徐涛背诵笔记
12月开始肖四主观题刷两遍+客观题背诵
政治其实紧跟一位老师就可以了,但强烈建议听一听腿姐的技巧班,个人觉得可以将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比较推荐。我期间一直跟着徐涛公众号做真题,然后11月份跟着每天背诵一个大题。有人觉得最后一星期直接背肖四就好了,但是都堆到后面感觉压力很大,前期每天花半个小时背一道题后面会轻松一些,而且背的大题也可以应用到选择题上。
2. 翻译硕士日语:77分
备考资料:海大和其他学校真题、N1红宝书+蓝宝书、N1红蓝条、新完全掌握N1,N2语法的习题、1990年—2020年N1真题
海大这一科的题型没有一年是重复的,但是基础牢固的话还是可以应对大部分题。去年为了参加六月的翻译考试,单词和语法在四月份就开始学了,N1—N5的语法大概过了四五遍,考试前两个月又把N1蓝宝书过了几遍。每天早上起来先花一小时背单词,根据艾斯宾浩斯遗忘曲线背诵。
海大今年多了两道古语题,阅读改成翻译了,作文的话比前两年题目要简单,并且字数少了。作文一定要动手写,学习范文时重点看框架以及好的表达,而不是逐字逐句背下来,一是有可能翻车,二是容易忘记。
3.日语翻译基础:132分
备考资料:瑞译学苑训练营+精修班+冲刺班、瑞译词汇互译、翻译必携1和2、汉译日精选汇编2016、二笔真题、一些惯用语资料和自己总结的国家名称
4月—6月底 这一阶段因为还在上班,每天能够学习的时间很短,所以接近三个月的时间就练习了训练营的翻译和二笔真题,一共40多篇,每天背30个惯用语。每一篇翻译最少复习了三遍,多的得有七八遍,每篇翻译都会拿来做视译。
7月—11月 这一阶段因为是全身心备考,每天有三四个小时来学习这一科,一篇日译中,一篇中译日。我每天在练习新翻译之前,都会花半小时把前一天的练习拿来做视译,然后周日一天不学新东西,用来复盘这一周学过的内容。热词是每天背两关词汇互译,学新的之前会先复习一下昨天的单词,因为我习惯看纸质版的,所以我每次背的时候都会抄到笔记本上,可以加深印象,也方便之后复习。359热词有可能会重复考,所以最好总结一些往年的真题背一背。
12月 跟着冲刺班每周练习两篇,复盘之前的练习和笔记
我觉得翻译一定要重“质”不重“量”,如果只是一味大量练习不复盘的话,就好比打了江山却没有守住,所以一定要多复盘,一篇好的译文是值得去一遍又一遍地去琢磨,每次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非常推荐训练营和冲刺班,译文质量很高,性价比也很高。看海大真题就会发现文学翻译每年必考,多了四篇,少了两篇。虽然文学翻译很难,但是大概意思翻出来就可以了。大家可以积累一个句式的不同表达还有“一词多用”。


4.百科:106分
备考资料:海大真题和模拟题、翻硕黄皮书及习题、西方文化史、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李国正(有选择性地看)、笠翁对韵、瑞译冲刺班的百科和作文、纸条APP、B站中国通史,老毛爷爷的诗和自己总结的一些中小学必背古诗、最后的礼物
没想到百科这么低,因为后面的题目做完以后自我感觉良好(笑哭)。这一科可以去参考一下往届前辈的经验贴。海大百科没有词条解释和应用文,60个选择+30个填空+10句古诗(老毛爷爷的必考)+大作文。
大概在九,十月份开始每天晚上一首古诗,然后一直循环复习。每天午饭时看一集中国通史,我觉得还是有一点用,像21年填空题的改革里面就讲到了。20年和21年的填空题都有笠翁对韵上的,今年没有,但今年填空题不是很难,能填个大概。最后的礼物建议大家也去看一看,都是这一年的热点,说不定就会考到。
大作文也是一定要动手写,不要觉得就是高考作文的水平没有必要练习,毕竟太久没写过,一开始可能两个小时也不一定写出几句话。我是八月份开始每周写一篇,后面跟着冲刺班每周写一篇,老师不仅会给参考译文,还会有写作思路,真的很不错。
三、复试准备
(大家看我上面排名变动也能知道复试的重要性,一定要重视复试!!!)
备考资料:
1.瑞译视译听译班(可以上麦练习,模拟真实场景,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2.MTI及CATTI日语考试公众号的练习合集、人民中国公众号的小说互译
3.初试用过的资料
4.小伙伴给找的练习资料
我在初试结束四五天以后就开始准备复试了,虽然当时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过,但是学了就是自己的,也不是白学。瑞译视译听译班1月份开班后每一节课我都跟着练习,并跟着做课后作业。
自我介绍控制在三分钟之内,写完之后可以去找老师修改一下。
视译部分我是在第一节课后找了瑞友一起练习,一直练到复试前两天。视译一定要张开嘴说,每天练习,慢慢习惯了以后就不会觉得那么可怕了,我在刚开始上课时根本不敢上麦练习,跟瑞友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后几节课每次都争取上麦练习,慢慢就没那么紧张了。练习过的材料不要练完就扔在一边,一定要多复习几遍。
口头作文是准备一分钟,说三分钟。建议大家在思考的那一分钟不要想具体用哪个单词或语法,一定要搭建一个大概的框架,不然前两句说的很完美,到后面就开始磕磕绊绊了。这一部分我用了准备初试时的作文材料,在三月中旬找了一个小伙伴每天给对方出一个话题,并按照考试要求限定时间,然后复习之前的旧话题。
问答部分我是准备了大概一百个左右的问题,有共通问题和根据自身情况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写在小纸条上,随机抽然后回答。唯斯老师的公众号“日语职翻联盟”有关于复试的一些问题,建议大家一定要去看看。
如何准备复试面试②(含共通问题5组/10个)
模拟面试我是在三月份时和其他小伙伴组了练习小组,每周开视频练习,模拟完整流程,一共练习了20多次。
最后约了唯斯老师模拟了一次,这次模拟真的很拉胯,表现很差,但是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用最后十天查漏补缺,真的很感谢唯斯老师(鞠躬)。
如果说初试准备是闭门造车,复试一定要多找人一起练习,这样才能快速发现自己的问题,就像我有一些单词的语音语调自己并没有发觉是错的,但小伙伴们每次都会很热心的给我指出来。模拟面试一定要开视频,习惯了镜头之后就不会那么紧张了,也会发现自己的小问题,比如眼睛乱瞟,小动作很多等等。
四、写在最后
大四考研未成功后我似乎习惯了失败,N1失败,一战考研失败,三笔失败,二笔失败,过程中我也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就是不配,其实这次我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不管是什么结果,我从没有放弃过继续学习,还好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考研固然有运气的存在,但我觉得这运气背后必然有努力的加持。
这一路走来要感谢的人有很多,有瑞译学苑的老师们,热心善良的前辈和研友,还有一直鼓励支持我的朋友,真的非常感谢。希望选择了考研的小伙伴都能脚踏实地走完这一程,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