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经历让我切实感受到国与国之间的民心相通|志青春

本期导读: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李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



2021年底,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运营。钱波第一时间便收到老挝朋友们发来的通车现场照片和信息,一下子将他的思绪拉回三年前在老挝的那段时光。


2018年6月,钱波随第十批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援老挝服务队来到了万象,在老挝武警109医院开展志愿服务。钱波发现,尽管这家医院在当地已经属于水平较高的,但医疗资源依旧非常短缺,医疗技术水平发展得也相对缓慢。有一次,钱波参与会诊了一个重症肺炎病人,因为没有呼吸机的辅助,导致病人低氧血症无法纠正,再加上急救药品短缺,感染性休克得不到控制,最终病人没能抢救过来。眼前的状况,让钱波非常揪心。


钱波主动联系了自己的派出单位——华东疗养院和上海团市委,向社会募集资金,最终购买了市值约30万元人民币的3套动态心电图设备和工作电脑,捐赠给老挝武警109医院,有效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老挝药品资源严重缺乏,抗生素类药物比较少,钱波还就地取材,并将国内一些食材药用的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生和病人。

在老挝服务期间,钱波不只充当了一名内科医生的角色,他还带动国内各科室的医生同行朋友们一起为老挝病人提供“在线”服务。在遇到超出自己所长的问题时,钱波会第一时间向自己的“医生圈”寻求帮助,大家会通过在线交流、查阅文献等,为钱波提供解决各种难题的方法。

尽管在老挝只有短短半年的时间,但志愿者的身份让钱波感受到了助人的力量。他也通过这段经历,传递着中国与老挝之间的传统友谊。钱波说,他最早学会的老挝语是“谢谢”,那是因为老挝人民经常双手合十地对他说声“谢谢”;过得最难忘的一次生日是在老挝,他感受到了老挝朋友发自内心的祝福。


从老挝回到中国,钱波也时常和在老挝的朋友们联系、相互问候。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大家更通过网络加油鼓劲,分享疫情防控经验。

钱波说,每一个有过海外服务经历的志愿者都多或少都会经历人生的转变:思想更成熟、心态更健康、视野更开阔,奋斗目标也更明确。而且,他们也会更加自信与从容。这份自信来自于祖国强盛的底气。而与祖国一起腾飞,也成为了志愿者们心中不变的期许。这两天,钱波正利用闲暇时间参与无锡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核酸采样志愿服务。志愿者这个身份,仿佛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END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宁 静(复旦大学)、龚婧岚(苏州大学)
音频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插画:千库网
责编:王倩倩
校审:盖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