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教育---深度解读MBA
MBA是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缩写,设立初衷是为那些有工作经验的人提供再训练的机会,通过专业课和案例分析去养成更好的商业思维。


日本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的也可以修MBA。美国会有一些新卒读MBA,但是比例相对较少。国内允许本科生去读MBA也是非常非常少的。在日本读MBA相当于拿到两个学位,大学院生学位和专门职学位。MBA的薪资是按照大学院毕业生的标准来,比本科毕业生的薪资水准要高。
日本的MBA在学费方面是非常有优势的。国内一般30万RMB左右,欧美在50万RMB左右。而日本像东大一桥这样的顶级国公立学府一年学费在2-3万RMB左右;即使是私立大学也仅仅在10万RMB左右。
日本私立双雄庆应和早大都有MBA,庆应更是可以通过内部交换到哈佛沃顿商学院学习。早大有和新加坡的南洋理工交换的项目。
日本的MBA比较重视培养商业思维。特别是像一桥、京大、庆应和早大此类的顶尖学府,本身商学研究科的老师们对于研究的要求就很高,所以在上MBA的课程的时候,他们也会把对于研究的这种认真和严谨的态度放到MBA的教课和案例分析上来,因此对逻辑思维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来说,对新卒的开放、较高的名校效应和性价比、踏实细致的商业思维培养方式,这三点可以说是日本MBA最大的特点了。

1.从社会人角度出发
对于社会人来说工作了几年之后,有些人觉得工作久了一直接触同一个领域和同一个工作思维会固化,想去学习一些商业思维进行自我提高。比如一位同学来自于日本铁道公司,这种曾经属于国营单位的老牌日企一般行为模式就很僵化,而他也觉得时间久了思考问题的思路就被限死了,想读一个MBA来提高一下自我认知水平。此外,也有一些人也有出于职业生涯升级的目的。还有一位同学来自于日本生命,在一桥读MBA是为了换工作进行职业生涯转型。
2.从新卒角度出发
应届毕业生来读MBA的动机,有的是说想要养成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的是感觉仅凭大学的知识离想要去的行业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比如有同学通过读MBA重新修一下金融之类的课程,并以此为跳板进入投行。
事实上,MBA对于进入投行和咨询是有帮助的。以咨询为例,咨询公司主要是帮助企业去解决问题的,而MBA学习的内容主要也是经营战略,经营组织的相关知识,对企业问题解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学习经营学的主要框架,对于了解一个公司的运营,以及分析企业的问题有很大帮助。
在日本读MBA,不管对于社会人还是新卒来说,如果想要改变职业生涯,提高个人水平,MBA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说,MBA是帮助同学们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一副良药。

1. 考试准备
MBA的考试和研究者方向不一样,对于思辨能力和逻辑要求比较高,对于专业深度的要求不多。会关注考生想在学校学什么东西,将来怎么运用到职业生涯之中,完全是类似职业经理人的感觉。
如果想在大学期间开始准备MBA的话,建议主要好好准备一下战略、组织、市场营销等课程,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日语口语。
2. 提交材料
关于MBA需要提交的材料,最重要的是一个将来计划书。将来计划书可能和研究计划书相近,但内容不像研究计划书那样对学术要求那么高。研究者一般是seminar的形式为主,而MBA是要选很多课的。对于各个领域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会进行案例分析,学习如何运用到将来的实践中。比如一桥在一年级的时候会有古典课程,学习一些经典经营。二年级要选一个研究方向,不需要过于学术,但是一定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将来计划书也是一样,在准备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怎样通过自己的研究方向去解决某一个实际的问题。所以在专业知识之外,对于时事和业界动向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自己的见解。
3. 实际考试
笔试以小论文为主。这需要考生能够掌握经营学基础知识。写小论文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有分析逻辑和突出重点,所以总结能力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还要学会找关键词。这些都可以在平时进行练习。
学日语的时候有同学可能会担心英语能力会下降。实际上MBA对于英语的要求没有太高,因为日本人的英语能力不是很强,面试的时候英语方面的提问概率也不高,有笔试的学校即便有英译日,如果能够达到托业成绩650分以上是完全能够应付的。
本文摘自致远尚升微信公众号《深度解读MBA--一桥MBA于老师专访》,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