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语》: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求得“仁”道、构建和谐社会

2023-02-23 22:46 作者:牧星湖读书分享  | 我要投稿

《论语》从人们应有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的等方面对学习进行了论述。

《论语》认为,对真理应该有热烈的追求,要有旺盛的求知欲,学习要心诚。要勤奋、要能以学习为乐,应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 学习要善于向任何人求教。要虚心向贤者求教,“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即要向有道之人请教以辨明是非。 也应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论语·泰伯》),即虽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虽知识丰富却向知识贫乏的人请教,有就像没有一样,充实就像空虚一样,即使受人侵犯也不计较。 学习和思考应当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学习提倡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要能由此及彼,由旧知识推出新知识。 关于学习的内容,《论语》认为,君子应当能容纳不同的知识,应该博学通达。孔子反对君子专门学习杂学技艺,认为这是有害的。认为君子不应该从事生产劳动。 《论语》中有“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的表述,认为人是在社会中生存的,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个人的生存状况与整个社会是否能够和谐运转是息息相关的。《论语》所认为的君子应当学习的内容,实际上是个人在社会生存中需要掌握的一整套礼仪规则,以便个人更好地生存,同时使社会运转更为和谐。 关于学习的目的,《论语》认为,学习所得应该运用到言行实践之中,应该学以致用,反对学而不用。另外,《论语》不倡导以做官为目的的功利性很强的学习。 那么,学习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对此,《论语》中有这样的表述:“君子学以至其道”(《论语·子张》),意即君子应该通过学习来获得道。纵观《论语》的思想体系,这里的“道”就是“仁”,即通过克己爱人以促进社会和谐。

《论语》: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求得“仁”道、构建和谐社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