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入园分离焦虑,宜童的影子老师这样做!
疫情反复,家长和孩子们被“复课”、“停课”反复拉扯,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在家“歌舞升平”,一进校园“生离死别”。
所以孩子要做到不哭,很难;
家长镇定离开,不焦虑,更难。
孩子哭成这样,我怎么走?
怎么办?我要不要回去再看一眼?
老师能不能搞定我家娃。。。
孩子哭闹一会儿,在家长心里可能已经脑补出了好几集连续剧。

对于刚入园小朋友的家长来说,这样的焦虑在所难免,尤其是普教环境中,三个老师面对三十个孩子,分配到每个小朋友的精力确实有限,对于第一次走进“大集体”的星宝来说,熟悉的家人和老师不在身边,新环境里的新老师更加陌生,加上相比同龄小朋友,即便是能力比较好的星宝,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存在一定差距,不能顺利和老师沟通,情绪行为问题都容易产生。
那么在融合幼儿园的小朋友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就让我们看一下宜童长沙中心新进融合园的小朋友乐乐,是怎样在老师的陪伴下迅速适应幼儿园环境,融入集体的吧。
建立配合,复杂任务简单化
乐乐小朋友是跟随宜童的个案、小组两个阶段的训练再升入融合园的小朋友。四岁半的乐乐处于幼儿园中班阶段,相较同年龄的小朋友,她的安坐能力、认知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差距,刚进入融合园的她分离焦虑比较严重,每天都要哭闹找妈妈。
为了帮乐乐尽快适应集体环境,影子老师根据她的评估情况制定了乐乐的训练计划。短期目标中,老师制定了一些适应上课节奏、熟悉班级环境的内容,例如,理解简单的教学集体指令、粗大动作模仿、物品摆放的具体位置等,这些内容既能帮助孩子熟悉环境,又比较容易完成,让孩子有成就感,喜欢幼儿园,喜欢新环境。
对于一些稍有困难的项目,老师根据乐乐的能力水平进行拆分,例如,在理解和遵从集体指令的训练中,先从“看老师”“起立”“扔果皮”“排队”“拿水杯”等生活化的指令,同时给予及时的身体辅助与示范辅助,帮助孩子快速适应班级生活。

在幼儿园中,律动操是每天都会有的环节,在小组阶段的时候,乐乐是具有一定的模仿跟随能力的,也很喜欢参与,但是当她进入融合幼儿园中后,在其他小朋友对比之下就显现出能力上的较大差距。因为幼儿园中的律动操难度较大,乐乐无法跟随,所以她的挫败感很明显。针对这个问题,老师提前将幼儿园当周的律动操视频准备好,在集体律动操环节,先单独教授乐乐完成最初步的几个简单的动作,再将它们连贯起来,让乐乐通过正向链接的方法逐步习得律动操的相关动作,最后达到可以跟随老师慢速完成的程度。老师也将孩子在幼儿园的练习视频发送给家长,鼓励家长在家中一起练习,提升做操的熟练程度。这会让幼儿在幼儿园的集体律动操环节中逐渐跟上进度,提升自信心。

挖掘兴趣、及时强化
在与小组阶段的老师以及孩子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老师了解到,乐乐很喜欢和爸爸妈妈玩互动游戏,所以老师会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以外的时间跟乐乐玩一些熟悉和喜欢的互动游戏(如骑大马、挠痒痒、做鬼脸等),在区域活动中教授乐乐玩玩具的技巧(如积木可以堆高、搭房子、搭火车、推倒等),让乐乐觉得老师了解她,玩的游戏是熟悉能掌控的,这样会让她觉得有安全感,同时也觉得有趣,跟老师在一起很好玩,从而愿意跟老师进行更好的配合。
此外老师还根据班级环境评估出乐乐在融合幼儿园的强化物,根据等级强化物来让幼儿熟悉环境、老师以及老师的教学方式,同时还可以运用强化物作为学习动机,让乐乐能够学习技能并巩固泛化至生活中。
除了孩子,家长适应也很重要
除了孩子要逐渐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家长也要管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孩子是个很糟糕的情绪管理者,但他也可以感知家长的焦虑。相对的,帮孩子度过入园焦虑,家长可以:
1、信任影子老师和幼儿园。
2、说话的时候看着孩子的眼睛,保持微笑。
3、从容地和孩子再见,坚定离开。
当你自信地和孩子告别,轻松愉快地和老师交谈,孩子得到的信息是:
1、这里是安全的
2、我可以信任这里的老师
3、妈妈相信我有能力面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经过一个多月的适应,乐乐和老师的亲密度增加,可以在老师的少量辅助下适应集体生活,并完成主班老师发出的80%的集体指令,在集体律动操环节也能跟上班级其他小朋友,即使偶尔有跟不上的动作也能自我调整、跟进后面的进度。最重要的是乐乐现在每天都很愿意去幼儿园,上学放学的时候都是开开心心的,为自己的融合幼儿园生活开了一个好头。

融合训练是宜童3+X整合康复模式的重要一环,融合教育是指将适宜程度的特殊儿童融入正常教育环境,让他们进入普通班级,在普通儿童的榜样和示范作用的影响下,利用并发展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模仿能力,调动自闭症儿童的社会理解潜力,使自闭症儿童在情绪表达、社会行为、注意跟随和交流合作等方面得到积极的促进。
宜童的融合幼儿园每班融合三名自闭症小朋友,同时配备一名特教老师进行随班辅助,特教和普教幼儿比例约为1:8-1:10,以高比例的普通儿童对自闭症儿童形成强势引导作用,实现同侪示范。
当前宜童全国分中心均配备融合幼儿园,全国20余所融合园所为孩子们敞开大门,帮助孩子们提升能力,为融入普教回归社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