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江山全靠捡?为何有人说清朝的“得国”过程太过容易?
文/鱼尾
“万里江山全靠捡”、“史上得国最易莫如大清”这些话虽不能完全反应真实情况,但确实也有几分道理。

首先,说清朝起家,立国之战萨尔浒之战。数十万明军在杨镐统领下,更兼有李如松等名将,本来打后金几万军队很轻松。结果明军内部掣肘严重,各路人马互不服气互不配合,杨镐身为统帅不能很好协调各路军队。而后金努尔哈赤那边,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各个击破大败明军,名将李如松也阵亡了。后金开国第一战就在明军互相扯皮使绊子不配合的状况下取得了大胜。

后来辽东沦陷,袁崇焕在辽西宁远抗击后金,而毛文龙则在辽东东江镇不断派兵袭扰后金后方,给后金造成极大损失,让后金头痛,进退两难。结果袁崇焕以毛文龙傲慢无礼为由杀了毛文龙,致使明朝辽东彻底放弃,后金可以腾出手来全力进取辽西。

尔后,入关前夕,此时后金已改国号为大清。后金要入光,就要先击败大明强大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然而吴三桂打起来并不容易。恰好此时,上天又帮了大清。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煤山自缢。李自成部将刘宗敏抢了吴三桂小妾陈圆圆。本来都准备投降李自成的吴三桂此时冲冠一怒为红颜,投效满清,引清兵入关。一片石之战,李自成与吴三桂酣战一天,傍晚多尔衮清军突然杀入,李自成大败,狼狈撤出北京。清军在北京站稳脚跟,定鼎北京,封吴三桂为平西王。
此后,清军南下过程中,又因为腐朽的明朝和迂腐顽固无脑且只顾自身利益的东林党士大夫的一番骚操作,大同总兵姜襄等明军高级将领先后投降清朝。
几个南明小朝廷建立后,大明仍不改对内横强窝里斗,对外怂包软骨病的习惯。南京弘光政权、福建隆武政权、西南永历政权先后倒台。

南明建立后,明朝数度与原大顺军大西军将领合作抗清。外有高一功、李定国等忠心耿耿的悍将,内有史可法、王夫之、何腾蛟、瞿式耜、张同敞等贤臣辅佐,然而还是带不动坑货南明。

这些人在外辛苦抗清,左良玉等一帮奸臣则在朝内倾轧争权、迫害忠良、私通大清。再加上旧农民军孙可望等人桀骜不驯,南明朝内迂腐士大夫不能平等对待他们,最终导致孙可望这种拥兵一方的大佬降清,无端树敌。即便有李定国两蹶名王收复湖广这样的伟大战绩,也不过垂死病人的回光返照。

再比如为官南京的明朝大儒钱谦益,事先表达抗清立场义正言辞,结果在城破殉难之时反说出“水太凉”这种鬼话。其骨气,连其妻子,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都不如。钱谦益不敢跳河,转头剃发降清。无耻文人,骨气全无。

连这种文坛儒宗大佬级别的人物都这样,可见南明的抵抗意志之懦弱。这些东林党官僚士大夫,欺压百姓、搞内斗生猛,对外就只会奴颜婢膝。

清朝一路南下,面对这样的对手,焉有不胜之理?南明一群这种坑货,焉有不败之理?虽然清朝入关后,八旗也迅速腐朽,但明朝更腐朽。明清易代,就是个比烂的过程,谁稍微不那么烂一点,谁就赢。

读南明史,真是篇篇气人,字字扎心,全是血泪,全是腌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