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们的第一部MC还原动画

#文案(逐字稿)

一、一曝十寒
@格里弗斯将军 手握光剑奔驰而来;熟能生草的锅釜将@原力总督 吓坏;绝对光滑的“水滴”在电磁场中徘徊;新出炉的皮肤成了@杭林Y 的最爱……


从三年前开始,我断断续续地上传了不少自制的《MINECRAFT》动画;但这些动画却少有片长能超过一分钟的,平均时长也只有几十秒左右——这个长度就如今横行天下的短视频时代而言刚好不过,但对比正式的系列剧集则显得尴尬了些。我也尝试过开坑做一些工程量大点儿的项目,比如用MC画风还原《天线宝宝》片头、或者《亮剑》老梗“山本,我日你仙人”,但最后都半途而废、无疾而终(((

究其原因,我一直认为是自己懒惰、急功近利;倒不至于说是“三分钟热度”,但最多撑不过三天——我可以面对电脑一坐一整天来创作一张静态壁纸,却没耐心多花几天的功夫来做一系列有故事情节的漫画;我可以持续打磨一段儿流畅的动作,但一想到那几十上百段分镜便感到头大……所以截至去年,我便再不去设想能做出一部像模像样的动画了;我甚至连立项都不再愿意,因为知道自己肯定是做不出来、最后也不过白白浪费时间罢了。然而,今年二月的一次经历,却改变了我一直以来的看法……

二、枯木逢春
2K22年12月10日,被全网戏称为“依托答辩”的动画版《三体》上线了——伴随着失望与贬损所一并而来的,还有爆火之下蕴藏的流量与机会;作为一个追名逐利的世俗小人,我也顺水推船地出了两期视频来蹭热度。

《三体》动画的衬托把@神游八方 的同人力作《我的三体》系列再一次推上了神坛,此后不久上映于2K23年1月15日的电视剧版《三体》也以优胜者的姿态加入了这场国产科幻的狂欢;身处这狂欢之中的我在追番之余也重新搜索起相关的二创来——正是在那时,我重新刷到了作为《我的三体》第一部片尾、叶文洁同人曲那首《岁月成碑》的PV动画;霎时,一个不切实际的点子开始在我脑中筹划起来:我想把这曾让我循环过无数次的PV用MC动画的方式还原出来!

怀着又一次不知能持续多久的热情,我开始着手筹划起这次项目的准备工作来……

三、按部就班
由于@不才 原唱视频中的画面儿被PV作者@DAYS的WING翼 换源了,本来的动画便只能通过@泠鸢YOUSA 的翻唱来获取。稿件儿下载完毕,第一件要做的事儿就是把其中的每一个片段分割开来、确定具体的分镜数量;然后对场景雷同或实现思路迥异的镜头进行合并、分类,评估任务整体难度……如此一番操作过后,整个PV便被拆分成了44个分镜;而这44个分镜最终又被简化为30个文件夹——其中:
1~3、18、21、26号镜头最为简单,只有少量的常见元素出现,完全可以直接堆预置造出来;
7、9、23、27、40号镜头次之,虽然包含角色但我完全可以通过修改之前做好的人模来偷懒儿;
5、8、10、20、24、25、32、41~44号镜头再次,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布景以及道具建模;
4、6、11~12、16、22、29~31号镜头开始上难度了,宏大的场景对光影和色彩把控能力的要求有点儿高;
13~15、17、28、33~38号镜头难度较大,出现了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出来的特效与高密度的转场剪辑;
19、39号镜头最难,不仅包含了上述要素的综合,连整个地图甚至都需要重新建筑出来。
(顺便:如果把这些镜头组的分布画在一个横轴表示难度等级、纵轴表示加总数量的直角坐标中,感觉它还挺接近正态分布的?


亖、方兴未艾
计划制定完毕,我于是打算先按时间编号循序渐进;如果遇到难度过大的镜头便暂且放缓过去。

最开始的三个一级镜头都没什么水准,干就好了;紧随其后的两个二级镜头也不过是把现成的人模儿贴到自然场景中去摆个静止的动作,照样儿没什么可说的;至于后边儿仨三级镜头,虽然做起来费点儿时间,但青蛙依旧觉得水温还行……一切似乎都在顺风顺水地推进着,直到我上手开始制作第一个亖级镜头——这个意境乍一看不难实现,但仔细研究却会发现其中相当复杂的层次关系!考虑到自身渲染水平与硬件儿配置的局限性,我决定使用自己最擅长的后期合成法来实现:我对C4D中直出的天空背景施加了两套滤镜与一层渐变,为抠出来的远山贴图盖上了浓度不一的大气雾,在前景中贴上了压暗到几乎失去色彩细节的植物和落叶剪影,最后给太阳加了一层蒙版圈出来的辉光……你别看我说得轻巧,整个过程下来涉及到了12条轨道、25个效果控件儿;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效果用PR就能直接实现,好在不用去搬AE了×

除了余晖下的4号镜头,后边儿蒲公英迎风飞舞的6号镜头、雷达峰漫天飞雪的11号镜头以及同样处于夕阳之中还多了建筑和飞机的22号镜头更是把制作工时提到了我未曾设想过的高度。重新计算下来,原定在半个月内竣工的项目似乎再一次变成了一望无垠的汪洋;三天的苦战换来的只有不到亖分之一的进度,我的耐心也如预期般在不断重复的工序中消磨殆尽……


五、众志成城
但是正如你们所见,这部MC还原作品还是如期问世了;不仅如此,实际的发布日期比我预期的还要早了将近一个星期——这也就意味着,剩下亖分之三的进度是在五天之内完成的!至于原因,我想大家也都知道:我搬救兵了。¯\_(ツ)_/¯
最初只是抱着试一把的心态向朋友们发出了询问,自己也没抱多大希望——毕竟知道大家的学业、工作都很繁忙;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群里的几位好友竟然都没有丝毫推脱的意思,张口便答应下了我的请求!这三个人分别是特别能整活儿、办事儿贼利落、人狠话不多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RAIN_WILDER 和@默橙 分别帮我盖起了金字塔、天文系教学楼和充满科技感的舰队基地;而@冬陌晨曦 干脆直接把红岸基地遗址和坟地碑林片段的成品给做出来了……朋友们的介入极大地提升了我干活儿的积极性。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凭借远高于前几日的效率,我们终于把剩下的所有镜头全部制作完成了——无需邀功,视频播放页的联合投稿名单儿已然成为了此次合作永远的见证~

曾经一度被我当作不可能完成的事儿,就这么做到了。

六、回首向来
其实我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制作此次作品所对应的极速艺术——从上头那几段儿内容也可以看出来,我在制作过程中没有拍摄屏幕录像;然而对我来说,这次项目所带来的心得体会要远高于它本身的成就。
“如果没有他人的介入,我是否还能有足够的信念来支撑自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事实上,我根本不知道投入那么多时间去完成一件遥遥无期的事儿到底有没有意义;我更不确信继续坚持下去到底能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万一成品做出来没人看,这么多付出的时间不都要打水漂儿了?”
“所以我到底为什么要开这个坑来折磨自己呢?”
“我是不是应该放弃沉没成本、及时止损?”
……
“我真的有能力做到吗?”
↑在每一回弃坑之前,我都无数次地这般追问过自己。作为一名独立创作者,能让我感到犹豫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我总是为自己的选择瞻前顾后、摇摆不定……但当这项任务被推广到一整个团队时,一切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一想到大家都在为了同样的目标而奋斗,仿佛一切的坚持都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我想:如果没有朋友们的帮助,这部作品可能无论过多长时间都难以问世——这已经不再关乎技术与效率,而是一个上升到心理层面的问题。在那段并肩作战的时光里,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为某个理想废寝忘食的兴奋与激动;连同那虚无缥缈的意义感,此刻都变得清晰起来了。那一刻,我终于不再纠结于要不要继续坚持下去的抉择;恰恰相反,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坚定与从容——我不再为任务的繁重而感到焦虑,也不再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恐慌;因为我知道:我不是在为了自己一个人而战斗;我从来都不是在孤军奋战。

当然,此次视频所未能涉及到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那个相当经典的三日环球模型、晚年叶老师所乘坐横跨城市、荒漠、大兴安岭三个场景的列车以及结尾森林中悬浮的灵魂;受制于篇幅有限,这些内容只好在此一笔带过了。
——@原力总督(FORCE_VICEROY)
立项日期:2K22-07-20
写作日期:2K23-08-03
发布日期:2K23-08-18

#借物表
【设备】
电脑:©小米 游戏笔记本
手机:©华为 NOVA 5 PRO
【系统】
平台:©MICROSOFT WINDOWS 10 (95 STYLE)
配置:©INTEL CORE I7 CPU & ©NVIDIA GTX 1060 GPU
【软件】
特效合成:©ADOBE AFTER EFFECTS (AE)
平面设计:©ADOBE PHOTO SHOP (PS)
视频剪辑:©ADOBE PREMIERE (PR)
文件压制:FORMAT FACTORY & MAROKU TOOLBOX
【字体】
锐字真言体(免费商用)
【音乐】
@三体宇宙 - 夜航星(伴奏)
©JUNGLE AIRSHIP MUSIC
2K20-03-13

@梦幻年华乐团 - 岁月成碑(伴奏)
2K15-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