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裕安区村级后备干部面试真题预测及解析:给予 200-300 元
某地村干部要求村民在民意调查的时候都回复满意,并且会给予 200-300 元的奖励。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进行民意调查,有助于我们政府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调整施政方向。但是现在某地村干部要求村民在民意调查的时候都回复满意,并且还要给予一定的金钱奖励,这无疑背离了民意调查的初衷,是严重错误的行为。
第一,这种行为不利于收集到真实的民意。由于村干部要求村民都回复满意,碍于情面,许多村民即使有不满,也会选择满意,这样,真实的想法就会被压制,而政府收集到的也只是片面的、虚假的信息,对后续施政方向调整帮助不大。
第二,也会造成一定的资金浪费。本来政府的资金应用于改善民生,但是现在资金却用于了“贿赂”村民。表面上看,好像给村民带来了实惠,但实际上却是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一个村民虽然资金不多,但是汇聚起来的资金却可以发挥不小的作用。因此,这样做,对于资金,是一种浪费和滥用。
第三,这种做法从本质上看,是侵犯了村民正当权益。村民享有建议权相批评校,对于政府的工作,有权利提出批评和建议。而某地要求村民回复满意,实际上是剥夺了村民的建议权和批评权,是对村民权益的一种侵害。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行为,我想,既源于当地村干部本身政绩观念偏差、执政理念错误,也与村民参政、议政素养不高,上级部门的监督监管缺位有关。因此,要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党员干部应该严格坚守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工作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民群众,只有树立起群众观念和群众意识,明确好群众与政府的关系,党员干部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确保工作方向不会偏。其次,政府应该加强教育和宣传,让群众了解自身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在选举、民意调查前,拍摄介绍短视频、制作宣传手册等,让群众知晓自身的权利,这样才能更好参政议政。最后,上级部门应该全程参与监督,严厉处罚事前“打打招呼”这种行为,并且对结果进行抽检,这样,才能让部分村干部有所忌惮。
村、社区是我们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政治能力、村民的政治素养、完善监督,就一定能够走好这“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