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打开无痕模式看小网站,自以为能瞒天过海?很多人都错了!

2022-06-30 20:32 作者:科技好兄der  | 我要投稿

| hello~我是你们的der(得儿)一个爱好数码、喜欢谈论时事热点,挖掘性价比东西的宅,der友们点个关注叭!



大家都是成年人,在网上冲浪时难免会好奇的点开一些陌生网站和链接打开无痕模式看小网站,自以为能瞒天过海?很多人都错了!,或者是看一些小朋友不宜看的视频之类。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小伙伴都会开启浏览器的“无痕模式”,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我们浏览过什么网页,觉得安全一些。



然而很多人觉得,只要上网,那必定会留下痕迹,即使你开启了“无痕模式”,也只是自欺欺人,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无痕”。



由于这次事关我们平时浏览的小秘密,所以今天 der 和大家聊聊,浏览器的“无痕模式”真的是无痕吗?



对于浏览器的“无痕模式”,der 曾问过很多人是怎么理解的,结果发现一半以上的人就有着这么一个很大的误区。



很多小伙伴认为的“无痕模式”,就是自己日常浏览不可告人的小网站时,不会留下任何记录,不仅互联网上的人也不知道我在浏览,而且现实中查手机电脑也空空是也,完全没有人知道自己浏览过啥。



其实在浏览器“无痕模式”的说明上,就有过这么几句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看......



没错,就是你们经常用的“无痕模式”,仅仅只是不会保存本地浏览记录、Cookie 和网站数据,还有就是我们输入的一些账号密码等信息。



而我们所访问的小网站、公司或者学校的网络端口,还有电信、移动等网络运营商,还是能知道我们浏览了啥。



这种感觉,就像你在玩 VR 游戏,游戏方的管理员、公司或学校的网络管理员、电信、移动等安全员都在赤裸裸的看着你在玩啥游戏一样......



这样一看,是不是突然觉得浏览器这个“无痕模式”是不是和 der 所说一样自欺欺人?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除了这些终端的管理员可以知道我们浏览什么以外,在数据传输途中我们还可能会被人“截胡”记录。



其中最为熟悉的,莫过于是我们时刻都在用的输入法。



在 der 眼里看来,输入法作为大数据中的其中一环,我们用得越久,它收集的数据就越多,就越懂我们,知道我们想打什么字。



所以即使我们开启了“无痕模式”,输入法仍会根据我们输入的内容,精准推送各种广告,相信不少小伙伴也早就习以为常了。像 der 之前搜了下苹果快充头,打开某宝就给我推倍思氮化镓快充头,价格便宜还更好用,明显又想骗我下单。



如果你给了语音输入的权限,甚至还可能偷听我们说话,像刚刚说了氮化镓字眼,转头打开狗东又给你推更好的多口氮化镓快充头。



除了输入法以外,像一些浏览器插件、软件等都可能会记录我们行为,窃取我们隐私。



通常来说,无论是插件软件,还是我们浏览的小网站,它们所收集的这些隐私数据或多或少会卖给一些心怀不轨的人,从而在互联网上不断被人利用。



像上面这些防不胜防的我们是没有办法,但没想到最最最过分的是浏览器本身也来“补刀”。



想必我们使用浏览器的“无痕模式”,从来不会想过浏览器居然也在偷偷收集我们的个人隐私,最相信的浏览器没想到也是个内鬼。



像最多人使用的 Chrome 浏览器,本来大家用它的“无痕模式”好好的,没想到 Google 为了更懂你,即使你在无痕模式下,仍通过浏览器偷偷收集我们个人信息,给你推送广告。



进了无痕模式还得看 Google 的广告,这谁受得了呀?于是在前几年,Google 就因泄露隐私被告上了法庭,一度面临这 50 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可想而知泄露的隐私有多严重。



所以很多小伙伴总觉得,只要开了无痕模式就可以为所欲为,实际上周围都是眼睛盯着你,根本没有无痕可言。



但如果仅自己使用的设备来看的话,无痕模式在本机留下的痕迹确实非常少,一定程度上算是保护了我们隐私,更多的就让我们自己觉得的无痕罢了。



但相对的它在互联网却留下很多痕迹,不过也不用担心,每天的互联网数据数不胜数,况且你又不是马斯克那么备受关注,绝大多数普通人的隐私数据在这片星辰大海中,根本就无人问津。


打开无痕模式看小网站,自以为能瞒天过海?很多人都错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