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词解释,你都会了吗?(附电子版)
现在,相信大部分同学们都已经进入到强化阶段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检验一下你学的到底咋样;今天先给大家更新40道名词解释,赶快看看学的咋样,都是考试中的超高频考点。
题目自测:(答案在下面)
1. 对外贸易乘数
2. 索洛剩余
3 . 内生增长理论
4. 经济增长
5.恩格尔定律
6. 补偿预算线
7.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8. 非自愿失业
9.货币幻觉
10. 滞胀
11. 稀缺
12. 比较静态分析
13. 蛛网模型
14. 补偿预算线
15. 怎样区分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16. 假设你要招聘工厂流水线操作工,在平均劳动产出与边际劳动产出中, 你更关心什么?如果你发现平均产出开始下降,你会雇佣更多的工人吗?这种情况的出现意味着你刚雇用的工人的边际产出如何?
17.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利 率为 10%的银行贷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该企业的经理认为应该选择后者,理 由是不用付利息因而比较便宜,你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吗?
18. 规模经济
19.斯威齐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市场价格刚性现象的?
20. 某人将固定的时间分配于劳动和闲暇,他的效用函数U =LY +aL , L为闲暇,Y 为 收入(工资率固定),a >0为常数。求此人对劳动的供给函数。他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否向上倾斜?
21.解释“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个名词并分析两者的区别
22. 为什么追求利润最大的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可用 MPL=W/P 表达?
23. 为什么厂商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性质且按要素边际产出分配收入时, 经济利润只能是零?
24. 停止营业点
25. 需求交叉弹性
26.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27. 沉没成本
28. 机会成本
29. 规模报酬
30.扩展线
31. 实际余额效应
32. 古典总供给曲线
33.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
34. 自然失业率
35. 结构性通货膨胀
36. 奥肯定律
37.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38. 浮动汇率制
39. 购买力平价
40. 实际汇率
自己写完之后看答案哦!

1. 对外贸易乘数
答:对外贸易乘数是指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对外贸易乘数表示出口增加 1 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由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公式可得对外贸易乘数,即为:

式中,b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y 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进口倾向越小,则对外贸易乘数越大。
根据对外贸易乘数计算公式可知,有了对外贸易之后,不仅出口的变动,而且投资、政府支出、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与封闭经济相比,也发生了变化。在封闭经济中,投资、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是1-1b,而现在成了1- b1 + y ,乘数小了。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现在要用到进口商品上去了。
2. 索洛剩余
答:索洛剩余又称索洛残差,是指不能为投入要素变化所解释的经济增长率。具体而言,索洛剩余是指在剥离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后的剩余部分。一般认为,剩余部分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部分。
索洛剩余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3 . 内生增长理论
答:内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种,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率。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根据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 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 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4. 经济增长
答: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具体理解,经济增长有以下两层含义: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体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增
加,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
(2)经济增长是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人均总产出增长率的高低则体现了经济效率的高低。
5.恩格尔定律
答: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消费者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
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6. 补偿预算线
答: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 时,用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具体来说,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假设可以取走消费者的 一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到只能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一情况。相反,在商品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时, 假设可以对消费者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货币收入补偿,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水平, 则补偿预算线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提高到得以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 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一情况。
7.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答: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新古典模型的典型代表函数,其一般形式为:

式中,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α和β为三个参数,0<α、β< 1 。
参数α和β的经济含义是:当α+β= 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参数α与β之和,还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8. 非自愿失业
非自愿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是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水平但仍得 不到工作。非自愿失业是凯恩斯对传统失业理论的重要补充,也是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直接研究的对象。
凯恩斯对非自愿失业的解释是,当所消费的商品的价格较之货币工资发生了轻微上涨,而此时愿意按现行的货币工资提供劳动的劳动总供给仍然大于现在实际的就业量,那么就存在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从另一个方面讲,指有可能被总需求的提高所消除的那种失业。因为总需求的提高必将导致较高的物价和较低的实际工资。
9.货币幻觉
答:(1)货币幻觉指各种经济行为主体只看到经济变量名义值变化,而没有看到经济变量实际值变化的现象。
(2)就消费支出来说,货币幻觉有两种形式。假设价格水平和名义收入水平同比例增加。第一种货币幻觉指只看到名义收入增加,而没有看到价格水平增加,因而他们以为自己 的实际收入增加了,从而实际消费支出增加;
第二种货币幻觉指只看到价格上升,而没有看到名义收入增加,因而他们以为自己的实际收入下降了,则实际消费支出减少了。但是,在没有货币幻觉的情况下,实际消费支出应该不变。这两种货币幻觉都存在,可能相互抵消,也可能某种货币幻觉占主导地位。
10. 滞胀
答:滞胀指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率同时并存情况下的状态。
滞胀最初出现于20 世纪70年代初的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状态超出了凯恩斯主义和菲利 普斯曲线所能解释的范围。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并存的,但失业与通货膨胀 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滞胀现象表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不呈交替关系,因此凯恩斯主义政策不能调整滞胀状态。
因为篇幅原因后面30道题给同学们整理了电子版,进群找群管理员【掌小鹅】私信【名词解释】即可直接领取,无需邀请好友!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加入23经济学交流群
备注:B站
领取名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