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盐贩子张士诚
朱元璋对内的两大竞争对手,张士诚和陈友谅。先来说说张士诚。
张士诚,1321年-1367年 ,泰州白驹场亭人 。他的势力范围就是如今的江浙一带。张士诚出身盐贩,1353年春与弟弟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克兴化。五月,克高邮。次年正月,在高邮称诚王,在高邮立国号大周,年号天祐。1367年9月,平江城破,被俘至应天,自缢而亡。
相比陈友谅,张士诚其实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某种意义上讲,他虽然也出生贫寒,但其实一直日子过的还可以,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盐”。
历朝历代,“盐运”都是国家管制的,而元朝的统治腐朽且混乱,张士诚从十岁开始就跟乡亲们一起,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张士诚“少有膂力,负气任侠”,而且为人也挺仗义,所以,在当地盐民中威信挺高的。
1353年,由于张士诚一直和兄弟们在经营私盐生意,但同时又收到白驹场当地盐警的剥削和压迫,所以张士诚秘密联络了弟弟三人及壮士李伯升等十七名胆大的盐民,筹备武装暴动。打死了盐警并冲进当地富户家中,打开仓库,把粮食和钱财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后待带人偷袭占据了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
在消灭陈友谅后,1366年,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万精兵,集中主力消灭张士诚,攻破高邮杭州等重镇后,最后围攻平江(苏州)。
1367年9月,徐达发起攻,百道攻城,张士诚的东吴军终于不支,城陷。
值得一提的是,张士诚的夫人是真正的是巾帼不让须眉,,府邸中闻城溃,张问妻子我兵败了,你和孩子们怎么办?夫人冷静答道:“君勿忧,妾必不负君。”言毕,她怀抱两个幼子,在齐云楼下积柴薪,与张士诚诸妾登楼,自缢前令人纵火焚楼。后张士诚在押送至应天府后当夜,上吊自杀。
张士诚和陈友谅不同,他懂经济,而且,占领的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他在管辖区域内施行了不少鼓励民生,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但是张士诚其实不如陈友谅有骨气,元末多支反元起义队伍中,除了个别很早被翦灭的队伍外,其他的,分别都曾经在某种程度上接受过元朝的招安,或者说曾经为了保存势力对元妥协过,包括张士诚和朱元璋。
但是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陈友谅,自始至终,对元的态度都非常强硬和明确,从没有向元朝屈服过!那次我们聊聊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