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笔记—阿兰 德波顿

《爱情笔记》的情节很简单:我与克洛艾在飞机上相识,随后交往,因为某些方面的矛盾而争吵,最后分手。
说它是小说,但情节简单,说它是哲学,但又不晦涩难懂;正如译后记所写:“故事本身并不是作者浓墨重彩想要描绘的,情节已经让位于灵巧的哲思,作品充满了思考性段落,而在这关于爱情的诸多思考中,有一种智慧而清晰的辩证连结。”读这本书,在意的不是它的情节,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思辨。作者从两个人相识到相知,相爱到相离的过程,从哲学、文学、美学等诸多角度,探索了人类的爱情。
对爱情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是全书的精华,也是读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很多观点更像是哲学上的争论,你没办法完全驳倒对方,你能做的只是站边。能在众多观点中做出选择已是不易,也总好过模棱两可,希望你也能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
“理想的爱情是,不因一个人符合标准而产生爱恋,而只是爱上这样一个人,一个无关财产和身份地位的本体的人。我爱你,不是因为你的聪颖、才干和美丽,只因为你就是你,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我爱你,爱的是你灵魂深处的那个你,而不是你眼睛的颜色、你腿的长短,或你支票的厚薄。”
“我们的争吵充满爱情与自由的悖论。克洛艾的鞋子如何又有什么关系?她身上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优点,我却宁愿破坏我们的爱情也要紧盯住这一点不放?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对待一位朋友那样善意地向她撒谎?我惟一的理由就是,我爱她。她是我理想中人——除了这双鞋子——因此我被迫指出这一点小小的瑕疵,而对朋友,我从来不会(他们离我所谓的理想中人相去甚远。而友谊的理想中人,我还没考虑过这种概念)这么做。因为我爱她,所以我直言不讳——这是我惟一的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