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问津到挂牌上市,奈雪的茶凭什么是「中国奶茶第一股」?
朋友们,我曾经畅想过,如果国内奶茶店要上市的话,谁会是第一个呢?
我第一个想的是喜茶。
天天那么多人排队,门店遍布全国,上市应该不难吧。
然后我就想到蜜雪冰城。
价廉物美,全国1.2w+门店,下沉市场之王…
一旦上市,岂不是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第一家上市的奶茶店,居然是奈雪的茶。
6月30日,奈雪的茶两位创始人敲响了代表上市的锣,正式宣告奈雪的茶在港股上市。
截至发稿,奈雪的茶最新市值为310亿港元。
上市首日,奈雪的茶开盘报18.86港元,较招股价19.8元低4.75%,开盘即破发。
然而不久之后,跌幅更是一度扩大至11%,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一系列风波过后,我们不禁要问:
奈雪的茶凭什么是第一家上市的奶茶店?
奈雪的茶为什么上市就破发?
这件事,还得从8年前开始说起。
2013年,一位叫彭心的女生,在一个朋友的引荐下,与一位大龄男青年赵林开始相亲。
在这场“商业谈判”式相亲中,彭心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围绕自己开奶茶店的计划侃侃而谈。
二人一拍即合,之后他们将创业梦付诸实践,在2014年注册了“奈雪的茶”这一商标。
结婚后,二人于2015年11月在深圳开了奈雪的茶首店。
彭心&赵林夫妇
此后,奈雪的茶迅速扩张。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门店数量由2017年12月31日的44间增加至491间。
奶茶店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奈雪的茶脱颖而出呢?
关键点在于「差异化」这三个字。
在定位上,奈雪早在15年,就把目标人群定为20-35岁的年轻女性。
为了吸引她们,奈雪在很多地方下足了功夫。
首先,是门店装修上。
立体明亮、温馨时尚的装修风格,让奈雪的茶成为了不少人拍照打卡的好去处。
其次,在产品设计上,奈雪也很下功夫。
奈雪的茶杯,彭心按照自己手握的尺寸,改良了几十次。
最后设计为瘦高的样子以便女性刚好握住,杯盖上的凹槽设计也是为了防止沾上口红。
而包装设计上
奈雪的颜值一直都很高:
为研发新品,彭心曾从早上试到凌晨,喝了60多杯产品,才找出最好的那种味道。
幸运的是奈雪还特别受资本的青睐。
6轮融资,每轮都让奈雪得到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扩张。
这几个原因,为奈雪上市打好了基础。
2月12日,奈雪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可招股书的内容,却隐患重重。
但凡你看了他们的招股书,都不会对它们上市首日即破发感到意外。
首先,奈雪门店的销售额,连年下滑:
从2018年至2020年,在平均单店日销售额环节,奈雪的茶在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均处于下滑趋势。
在奈雪的大本营深圳,这一情况也没有任何改善:
销售额的下滑,背后是奈雪门店订单量的下降。
说人话就是:越来越少人喝奈雪了。
那为什么奈雪的订单量下滑呢?
因为它们的客单价高达43元,高居所有奶茶店的榜首…
这就意味着每一个来奈雪消费的客人,平均要消费43块。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离谱的数字。
讲道理,前几年我还能理解奈雪这么高的客单价。
但今年我觉得,越来越多人是慢慢清醒,开始追求性价比了。
43块花在奈雪?我整几杯蜜雪冰城不香吗?
如果奈雪的客单价依然是43块话,我觉得今年奈雪的单店销售额还得继续下滑。
最最要命的是,客单价高的背后,反映了奈雪门店成本水涨船高的现状。
红星资本局就曾做了一张图,剖析了奈雪的门店成本。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奈雪的客单价高达43元,但所有成本加起来已经去了36元,奈雪真正赚的只有7块钱:
图源:红星资本局
总结一下奈雪存在的问题:
奈雪订单量连年下降,导致销售额不断下滑;
奈雪客单价高达43元,性价比极低;
奈雪开店成本非常高,极大地挤压了利润空间。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奈雪上市就下跌了吧?
这三个因素,导致奈雪的茶连亏了2年。
今年年初首次公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
2018年、2019年,奈雪的茶分别亏损6970万元、3970万元。
2020年本来也是亏损,但经过调整,奈雪的茶的净利润才达到1664万元。
综上所述,奈雪虽然成功上市,但背后潜藏着非常多的隐患。
上市无疑是解决隐患的一个好方法,但奈雪能否“逆天改命”,就要看彭心夫妇的能力了。
他们还能走多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