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火器志:启拉力43M冲锋枪


20世纪30年代后期,匈牙利著名枪械设计师帕尔·启拉力基于自己早期为瑞士西格公司(他在西格公司工作到了1937年)开发的MKMS冲锋枪枪设计了一款发射9×25mm毛瑟手枪弹的冲锋枪。首批原型枪于1938年11月制造完成,1939年,匈牙利军队将其列为制式武器,编号为39M,而制造工作则交给了达努维亚兵工厂。

起初,匈牙利军方只订购了600把左右的39M型冲锋枪,达努维亚兵工厂不得不降低该型号的生产优先度以节约资源。事情在1942年出现转机,随着东线战事烈度不断上升,匈牙利军方追加了一批订单,从1942年重启生产到1944年因战略轰炸而关闭生产线,大约有13000把启拉力39M冲锋枪被生产出来。
在部队使用过程中,装甲兵和伞兵部队反馈称,启拉力39M的枪身过长,携行不便。在1942年10月,启拉力与来自达努维亚的设计人员完成了启拉力43M的设计(另有一种换用了木制可折叠枪托的39AM存在)。新的型号换用了可折叠的金属制枪托,可向前收进中空护木的弹匣,更短的枪管和手枪式握把。同时,启拉力43M也换装了新的背带环。值得注意的是,启拉力43M的弹匣比39M的弹匣短约75mm,二者不可通用。

1944年,一个为了简化生产,减轻重量的改进型号被制造出来。主要变动在于重新设计了数个内部零件,以提高生产性。旧有的启拉力43M可以通过简单地更换枪机组件,修改成新的型号。根据资料来源不同,启拉力43M型的生产数量从8000把至20000把不等。相比于生产了近600万支的波波沙系列冲锋枪,启拉力冲锋枪算得上是罕见的武器,稀少的数量让其成为了收藏家竞相追捧的昂贵藏品。
启拉力冲锋枪因其相对较大的威力,在东线恶劣的天气和泥泞环境下的可靠性而广受部队欢迎。该系列在匈牙利军队中一直服役到五十年代,随后被波波沙和库彻K1(设计师也参与了启拉力43M的设计工作)取代。对启拉力43M型的诟病主要集中于不舒适的金属枪托和不可靠9×25mm弹药上。
在游戏中,启拉力43M受益于其使用的9×25mm强力弹药,拥有相较于主流冲锋枪更高的单发伤害。现实中,启拉力39/43M使用的是相对冷门的9×25mm毛瑟子弹。这种子弹扩口自7.63×25mm毛瑟手枪弹,DWM于1904年,为出口型毛瑟C96手枪开发的,其目标客户主要集中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

除德国外,奥地利,匈牙利,希腊,法国和意大利都曾生产过此类弹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型弹药被用于战场,战后,该类弹药作为商业弹继续生产销售了一段时间,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销声匿迹。
使用9×25mm弹药的毛瑟手枪相当罕见,著名冒险家卡拉莫霍·贝尔拥有一把此型号的C96手枪,其绰号是"Bom—Bom“,他用此枪射击时发出的巨响吓阻当地人。据他所说,该枪设计时”激起的烟尘可以让当地人在四五百码外就望风而逃。“
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全新的9×25mm弹药了,爱好者可以通过改装9mm马格南手枪弹,并参考.38ACP手枪弹的装药数据来制造自己的9×25MM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