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懂择校丨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杭州名校丨哲学考研

2022-10-31 14:05 作者:哲学考研研究所  | 我要投稿

浙江大学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启真笃学,求是育英

这是浙江省最好的985

这也是浙江省最坏的985

这是浙江省最好的211

这也是浙江省最坏的211

因为在浙江

只有一所985/211院校

那就是“浙江大学”


01.学校介绍


图片


/ 外号 /

浙江最水大学

三墩镇人民公园

三墩镇职业技术学院


/ 级别 /

985工程

211工程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 位置 /

杭州市西湖区(哲学系)

杭州市江干区

舟山市定海区

海宁市海州东路


/ 校区 /

紫金港校区: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
玉泉校区: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
西溪校区: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
华家池校区: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路
之江校区: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
舟山校区:舟山市定海区浙大路
海宁校区:嘉兴市海宁市海州东路
宁波校区:宁波市鄞州区钱湖南路


 建校历史 

浙江大学的渊源——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求是书院首届招收“举贡生监”(后称“内院生”)30名,学制5年。书院注重“新学”,必修课设有国文、英文、算学、历史、地理、格致(物理)、化学等。延聘外籍教师,选派留学生。1898年选派4人,1900年选派18人。


图片
诞生于国难之中的求是书院

1901年11月,改求是书院求是大学堂,又于1903年12月改为浙江高等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将浙江高等学堂更名为浙江高等学校


1927年,国民政府通过北伐战争攻克杭州,在浙江高等学校校址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1928年4月,改称“中华民国大学院浙江大学”(简称浙江大学)。同年7月1日,在校名前加“国立”两字,定名为“国立浙江大学”。著名教育家蒋梦麟、邵裴子先后出任校长。他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增设系科,创建文理学院,拓宽校址,开辟农场。至1936年,已有文理、工、农3个学院。

图片
求是大学堂
图片
国立浙江大学

1936年4月,蒋介石任命竺可桢为浙江大学校长,并答应了竺可桢提出的“财源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国民党之干涉”的任职条件。


1937年11月,竺可桢校长率领全校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开始西迁,流亡办学。初迁浙江西天目、建德;继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几经周折,历尽艰辛,行程2600余公里,于1940年1月到达贵州,在遵义、湄潭、永兴等地坚持办学7年,直到抗战胜利。


西迁办学时期,浙江大学集聚了竺可桢、苏步青、陈建功、王淦昌、卢鹤绂、束星北、谈家桢、贝时璋等一批在国内外颇具盛名的科学巨人;同一时期,浙江大学还培养出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谷超豪程开甲


这是浙江大学的重要发展时期,尽管办学条件十分艰苦,但竺校长倡导“求是”校风,鼓励学术研究,浙大的影响力不断增加,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

图片
国立浙江大学西迁示意图
图片
竺可桢校长铜像

1950年10月,校名前所冠的“国立”二字被新中国政府去掉,正式命名为“浙江大学”。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调整到省外兄弟院校和中国科学院,部分院系或独立成校,或与之江大学、浙江省立医学院等院校组合重新建校。


图片
1952年浙江大学院系调整概况
图片
浙江大学历史沿革图


1998年9月,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新的浙江大学仍定名“浙江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实行教育部与浙江省共建共管。


浙江大学1995年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


1999年,浙江大学成为首批9所列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2017年9月,浙江大学入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


图片
浙江大学实景图

校园特色 

浙江最水大学

浙江大学之所以被调侃为“浙江最水大学”,是因为其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紫金港等几大校区都是围绕“”展开的。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这体现了浙大海纳百川的包容,哺育万物的奉献以及水滴石穿的柔韧,以美丽的江南水乡展开了一场浪漫的水韵之旅。


图片
浙大校园水景

南华园

南华园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内,是浙江大学校园十大文化景观之一。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南部原有一片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湿地,湖水清澈见鱼,不时有白鹭从芦苇丛中飞起,景色怡人,野趣横生。新校区建成后,由武义县人民政府捐建,经过多方努力,学校特地将两幢有三百年历史的明末民居建筑移建于此,复建时又辅以廊庭等,同时取名为南华园,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亲自为南华园题匾,副校长卜凡孝也为其书写碑记。


南华园三面临水,是古雅林园风貌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是浙大师生邀友吟诗、作画,休闲与游乐的绝佳胜地。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南华园举办的“月风吟”诗会已成为浙大人文经典文化品牌。


图片
南华园

阳明桥

“综观阳明先生治学,躬行,艰贞负责,和公忠报国的精神,莫不足以见其伟大过人的造诣,而尤足为我们今日国难中大学生的典范。”竺老校长曾在《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中如是提到。阳明桥代表着“阳明精神”,它贯穿于每一个浙大学子的求学生涯,勉励大家争做敢于担当的有为之士。


图片
阳明桥

之江校区

国内最富有民国风意味和文艺范的校区,当属于浙江大学之江校区,被网友誉为“钱塘江畔的绿翡翠”,其古朴、神秘和静谧的气质真的浙大所有校区里和杭州气质最融合的一座。


之江校区的前身是一所基督教大学,校园建于19世纪初民国时期,整个校园都是民国风的红砖西洋式建筑。古老的校园被浓郁的森林笼罩,其古朴书香气息也吸引了很多影视作品到此取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心园区的钟楼,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也用此楼做过男生宿舍。还有塑造马思纯文艺片女神形象的《左耳》


校园的小湖终年碧绿,是整个学校最浪漫的地方,也是浙大学子每年毕业照的必到之处。湖泊不大被三座桥横跨,下面是一个淅淅沥沥的小瀑布,坐在这里听听水声非常惬意。其中最出名的情人桥也很适合和对象在饭后牵手散步走过,在翠绿的湖畔非常浪漫。


图片
红砖红瓦的建筑
图片
坐落在古木之中的校园建筑

02.学术大佬介绍

图片

2021年11月24日,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筹)正式成立。


浙江大学哲学学科历史悠久,文脉流长,学科初创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浙江文理学院和之江大学,1947年由近代著名哲学家谢幼伟主持,原国立浙江大学正式创建哲学系。


原杭州大学哲学专业创建于1959年,初期隶属杭州大学政治系,1980年9月杭州大学哲学系正式建立,随后取得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外国哲学博士点。1998年四校合并,哲学系隶属于新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21年11月24日学校实现人文学院体制机制改革,正式筹建哲学学院。在近百年的历史中,马一浮、熊十力、牟宗三、谢幼伟、严群、沈善洪、夏基松等名师大家都曾任教于此。


经过近百年的积累与发展,浙大哲学学科齐全。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哲学学院对应哲学学科门类,下设8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技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休闲学(自设学科),其中外国哲学为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外国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所、逻辑与认知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并建有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产业文化研究中心、佛教文化研究中心、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学衡国际人文研究中心、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现象学与心性思想研究中心、旅游与休闲研究院等9个校级研究平台


接下来,小懂带领大家领略一下浙大老师的风采:

 外国哲学:倪梁康

  / 研究方向 /

近现代西方哲学

现象学传统

意识哲学

 

/ 成就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象学与心性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际《胡塞尔研究》学刊编委

国际《现象学世界》丛书编委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 研究成果 / 

《现象学及其效应》

《意识的向度》 

《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等


倪梁康,生于1956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人。于1990年获德国弗赖堡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是国际著名现象学研究专家。


倪梁康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近现代西方哲学,尤其专长于现象学,近年来研究范围有所扩大,涉及到中西方思想史上的各个最主要的意识哲学(包括心智哲学、心学、唯识学、心理哲学、心性论等)研究传统和研究领域。


外国哲学:孙周兴

/ 研究方向 /

德国哲学

技术哲学

艺术哲学


/ 成就 / 

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

兼同济大学、中国美院等校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 研究成果 /

《说不可说之神秘——

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

《后哲学的哲学问题》

《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等

孙周兴,男,1963年9月生,汉族,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他从1996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校学术委员;1999-2001年在德国Wuppertal大学从事洪堡基金课题研究;2002年起任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教授,同济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主任等,2006年至2016年担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后任同济大学艺术与文化产业系主任以及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在学术方面,孙周兴教授研究领域为外国哲学、美学等,尤以海德格尔研究、尼采研究和艺术哲学为重点。


2021年孙周兴教授已经回到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任教,并担任了“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教职,兼任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校教授。主持《海德格尔文集》、《尼采著作全集》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艺术哲学、技术哲学等。


中国哲学:董平 

 / 研究方向 /

中国哲学

先秦儒家道家哲学

宋明理学

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古代典籍整理


/ 成就 /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 研究成果 / 

《先秦儒学广论》

《老子研读》

《宋明儒学与浙东学术》

《天台宗研究》等


董平,本人本名董萍 ,男,浙江衢州人,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就读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8月至1983年8月在共青团浙江省开化县委员会工作。1983年9月考入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专业,师从姜亮夫、沈文倬、刘操南等先生,1986年7月获文学硕士学位。1986年8月至2002年11月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1998年晋升为研究员。1994年12月至1995年11月,经国家教委公派在印度浦那大学高级梵文研究中心进修印度哲学。1998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师从潘富恩教授,2001年7月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被确定为浙江省“151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曾历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院学术委员。现任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010年3月28日起在百家讲坛主讲《名相管仲》。


在学术方面,董教授兴趣广泛,自称为“杂家”而非“专家”。董老师在介绍中讲到:学术研究是个无止境的事。章实斋曰:学者须有宗主,而切不可有门户。“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则为我所奉为“宗主”者。墨家谓“言有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我称“本者”为“历史原则”,“原者”为“现实原则”,“中”者为“价值原则”。凡所言立,虽“有本有原”,而不合“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的价值原则,则亦不立可也。唯合乎“三表”,则历史原则、现实原则、价值原则三者统一,是亦本人从事学术研究之基本指导思想。然前路无竟,未知其抵止,但以此自励云。


休闲学:刘慧梅

/ 研究方向 /

休闲学

文化

文化遗产


/ 成就 / 

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

旅游与休闲研究院副院长

国际休闲社会学会理事

浙江省休闲学会会长

 

/ 研究成果 / 

《城市化与运动休闲》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的制约》等


刘慧梅教授是中美联合培养博士、休闲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休闲社会学会理事、浙江省休闲学会会长。曾任浙江大学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副所长、国际思辨遗产学会理事及中国分会主席。分布担任SSCI期刊《休闲研究》(Leisure Studies)共同主编和《休闲研究学刊》(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副主编,以及《国际休闲社会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编委,《亚洲体育历史和文化》(Asian Journal of Sport History and Culture)编委。


自2003年开始,在国内较早从事休闲学研究。主要从哲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学视角研究休闲。理论层面聚焦休闲与幸福、休闲与认同、休闲与文化、休闲与伦理、休闲与正义、休闲与审美、休闲与宗教、休闲与身体、休闲与技术等休闲哲学议题;实践层面关注文旅体融合、研学旅行、社区休闲和运动康养等领域,努力推动休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已发表SSCI、A&HCI论文和一级期刊论文四十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省社科基金、省自然基金及多项政府委托课题。2008年在SSCI期刊Leisure Sciences发表的论文 An exploration of meanings of Leisure: A  Chinese Perspective 从词源学、儒家和道家诠释“休闲”的意义,曾长期位于该期刊的下载排行榜第一名,引用频率也较高,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

浙江大学的哲学二级学科数量较多,共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等8个二级学科,学科设置安排合理,浙大还是国内唯一开设休闲学专业的院校,师资力量强大。坚持延揽优秀师资,汇聚高层次人才。现有教师51人(外籍教师6人),其中含文科资深教授、求是特聘教授在内的教授24人、副教授13人、“百人计划”研究员与特聘研究员13人,专职研究员1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7人。学院在现象学、逻辑与认知、阳明心学、当代英美哲学、佛教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具备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水准。倪梁康、孙周兴、杨大春、黄华新、董平、盛晓明、陈亚军、徐向东等著名学者领衔多个研究领域的精品教研团队。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小懂在这里只能忍(tou)痛(ge)割(xia)爱(lai),无法一一介绍所有教授老师。故除了上文已提及的教师代表,剩下的宝藏导师们就留给各位准研究生去慢慢探索啦~

03.专业录取情况

终于来到了大家最关心的专业录取情况啦,接下来请各位同学跟随小懂一起走向成为研究生的康庄大道!大家一起看看浙大哲学的考研具体情况~


/ 浙江大学哲学学科评级 /

B+


 / 所属院系 /

哲学学院


/ 二级专业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外国哲学

宗教学

伦理学

逻辑学

科学技术哲学

休闲学

 

 22年统考拟录取名单 

 各专业历年招录信息汇总 

2022-2020年马哲录取详情
2022-2020年外哲录取详情
2022-2020中国哲学录取详情
2022-2020宗教学录取详情
2022-2020伦理学录取详情
2022-2020逻辑学录取详情
2022-2020科学技术哲学录取详情
2022-2020休闲学录取详情

看完以上信息,相信大家对于浙大哲学的考研难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啦,本鸭也在此给各位同学稍微分析分析~


往年的报录情况来看,考生对浙大青睐有加,然而浙大哲学各二级学科的统招人数并不多,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的专业录取人数均为0休闲学虽为浙大特色专业,也只有一位同学经过复试后杀出重围被录取。其他专业录取人数也都是个位数。(报考浙大的同学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录取分数来看,外国哲学作为当之无愧的卷王专业,其竞争最为激烈,需冲击400分以上才能突出重围,22届外哲录取最高分为429,最低为393,这意味着要考400分左右才会在初试和复试中脱颖而出,有杀出重围的可能;其余几门二级学科在前几年则都要努力考上380分才能拿到复试资格,然而22届竞争尤为惨烈,中哲进入复试的分数都突破了400分大关,这意味着如果复试失利,即使高分也可能败北,请各位同志们谨慎报考,如果浙大是你的梦,那么就要竭尽所能,不遗余力地在分数上有所呈现!


关于调剂,好消息是浙大哲学还有调剂名额等着你,坏消息是调剂名额只留给报考浙大哲学专业的考生。一般,科学技术哲学会有较多的调剂名额,22届有三个专业出现了调剂情况,分别是:逻辑学、宗教学和科学技术哲学。而调剂的前提仍然是初试要成为高分选手,那么也可以通过调剂成功上岸!


值得一提的是,浙大的哲学专业课考察对于考生的哲学素养以及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因此对于志在浙大的各位研友,一定要广泛阅读,增加知识储备与提高哲学素养!


04.专业课及参考书

 专业目录 


图片
图片


浙江大学二级学科专业完善,除逻辑学和休闲学外,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目录,但是大家要注意:浙大考研初试不按照具体二级学科进行考试科目的细分,在经历了多次变革后,所有的报考考生统一进行705哲学进展807中西哲学史的科目考试。


接下来,小懂带领大家看一下两门科目的具体变化及主要题型:


 初试内容 

705哲学进展:

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科目变化

2016年之前,这门科目叫作“哲学原理”,考察的是马哲。

2016年-2020年的“哲学进展”进行了分组考试:

图片

2021年再次变化,“哲学进展”科目分三组:

1)报考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休闲学、宗教学、伦理学专业的考生,选做甲组;

2)报考中国哲学专业的考生,选做乙组;

3)报考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等专业的考生,选做丙组。

注意注意:2022年哲学进展初试范围会有新变动的可能,分开选做or全部必做,分组or统考,考生需要及时关注考试动态,收集浙大哲学学院考试讯息。(鸭所长欢迎大家多多交流,互相了解~


807中西哲学史:

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科目变化:

2016年-2019年,中西哲学史分组。西哲考生选做甲组,中哲考生选做乙组。

2020年,中西哲学史再次不分组。还有一个“新玩法”:名词解释12(中哲6道,西哲6道)选8,简答6(中哲3道,西哲3道)选4,论述4(中哲2道,西哲2道)选2。

2021年和2022年,中西哲学史依然不分组。但是没有选做题了,都是必做。名词解释8(专业占比有细微变动),简答4(中哲2道,西哲2道),论述2(中哲1道,西哲1道)。


两门专业科目的出题形式固定,科目组织和玩法较多,需要格外注意科目的变化,不同专业的报考考生可以关注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发布的考试动向。


关于上述专业课的参考书目展示如下,请各位同学好好准备吧!


 参考书推荐 


参考书目仅供参考,考试范围不局限于此。(这句话是官方说的)


《中西哲学史》参考书目:

董平.中国哲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哲学进展》参考书目: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三联书店,2009;

邱仁宗.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现代科学哲学概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黄华新、张则幸.逻辑学导论(第二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看完参考书的范围和数量,同学们需要注意官方提到的一句话,这也是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要努力克服的问题,那就是只按照参考书和真题进行复习准备。对于浙江大学这样的名校来讲,考试内容和考察方式的多变是为了多样化考察考生,选拔能力突出的学生,那么报考浙大的考生既需要做好科目变化的准备,同时要做好扎实的复习准备,除了参考书和整体内容,更应注重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


大家要对于参考书目仅供参考,考试范围不局限于此这句提醒保持高度的警醒,在选择高水平大学的同时也要全方位进行专业内容的学习。


接下来,小懂带领大家看一下真题内容,了解一下院校的考察难度:


05.院校真题

 真题难度分析 

浙江大学的两门科目题型固定,出题方向和考察范围皆有章可循,在进行专业内容的复习时,可以根据两门科目的出题特点进行个性化准备


哲学进展的中哲部分为例,着重考察中国近现代哲学史,考察的时间跨度为:1840 年鸦片战争-1949 年新中国成立,涉及很多重要思潮和人物。因此哲学进展非常重要,也是取得专业课高分的关键所在。


中西哲学史中,中哲和西哲的出题偏好大家要注意,在复习的时候对于哲学史和原著要进行多次复习巩固,特别是中哲的先秦儒学和宋明理学部分以及西哲中的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部分。


整体来讲,浙大的哲学考试科目考察范围较大,真题难度系数属于中等水平,范围较为确定,但考察形式常常变动,难点在于如何统筹复习内容,做好阶段性复习准备


 真题解析示例 

王阳明良知学说

浙江大学22届中西哲学史简答题

审题:这是22届中西哲学史科目中出现的一道简答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国哲学史的关键人物以及关键概念。“王阳明”“良知”两个关键词使得题目考察方向明确,考生按照所给定的关键词筛选要点即可。


思路:简答题可根据分值以及要点范围进行框架构建,具体要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述,点明王阳明良知学说涉及的关键要点;第二部分具体阐释阳明的良知;第三部分阐释王阳明的致良知;最后总结。


要点:

阳明曾经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表明了“致良知”可以说是阳明自己认可的一生思想的总结。

1.《大学》有“致知”一条目,阳明认为致知的知就是孟子所讲的良知,阳明继承了这种思想并进行发展,特别还强调“良知”作为“是非之心”的意义,它不但表现为“知善知恶”,还能“好善恶恶”,是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的统一。良知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判断,因此可以从对外界事物的是非判断上觅得此至善之本体。

2.阳明晚年明确提出“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他以致良知来解释“致知”。阳明“致良知”有三个要点:扩充、至极、实行。

总之,“致良知”简易而内涵丰富,在理论上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融合为一,较为完整地把阳明的学说表现出来,是其理论建构最终完成的标志。


点评:

浙江大学的题目考察方向明确,要点范围限制明确,虽题目众多,涉及中西两个哲学史的内容,但是在复习扎实的基础上,题目解读难度不大,答题思路较容易梳理,因此,需要平时对哲学史进行精确复习,充分把握关键人物、概念。


06.学长学姐有话说

浙大马哲某学姐:

在浙大读书最大的体验就是——“自由而包容”的学习氛围。你可以在教学楼走廊尽头一边看着启真湖的日落,一边翻阅文献;也可以在图书馆里待上一整天,踩着闭馆的铃声排队刷卡走出图书馆,收获内心的充实和满足感。当然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喜欢的课程去旁听,去了解本专业之外的世界。这样自由包容,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值得你亲自来体验~

浙大外哲某学长:

浙大哲学考研并不如大家想象得困难,因此各位同学们要有信心,只要你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有的放矢并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成功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其次,就是要充分做好考试准备,制订好复习计划并落到实处。先从“从战略上藐视”,然后再从“从战术上重视”,浙大就已经在向你招手啦~


许 愿 池

关于“浙江大学的哲学考研”就介绍到这里


如果浙江大学是你的dream school

那就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豪言壮志+目标分数

明年再来收获今天种下的硕果!


有需要其他院校介绍的同学们也可留言提醒

同时也欢迎各路好汉踊跃留言

本鸭什么都看得到!


小懂择校丨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杭州名校丨哲学考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