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高考作文的趋势是啥

2020-07-07 18:06 作者:卢诗翰  | 我要投稿

今天各地高考作文都出来了~ 大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1 全国一卷,给出了管仲鲍叔牙齐桓公的故事,让大家自选角度。



这个题目最好,首先基调格局比较大,他想表达的可能是:
在一个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眼里的故事都是不同的。

此外还体现了一个新趋势,因为以往作文哪怕是材料作文都是带命题式的,而现在,只给了故事,让大家自己找角度。你可以写管仲鲍叔牙的友谊,可以写管仲齐桓公的崛起史,可以写知人善用,也可以写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寻。甚至你替鲍叔牙喊冤都可以。
角度非常开阔。

这种作文题如果成为主流,那么我觉得以后高考作文,背金句堆优美段落的八股文方法可能要被淘汰。因为这种题目,非常考验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创新能力。
知识面广,知道这段故事的时代背景能帮助你更好理解和挖掘,而创新能力则决定了你能不能想到一个不同寻常的切入点。
比如,当大家都在赞颂管仲事业部业绩辉煌的时候,你可以谈谈鲍叔牙人事体系对于一个大公司的重要性~

2 全国二卷,给出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案例,让你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写演讲稿。

既考了疫情,又关联到了命运共同体,也不错

3 全国三卷,让你给高一学生写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这个题,我就觉得有点懵逼,为自己画像,“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这种人生终极问题,很容易虚,然后就变成了各种金句比拼~
这种哲学味很浓的题目我感觉不太适合出现在高考作文里。

4 新高考一卷,直接考了疫情,“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文

这个就很务实,关注时事知识面广的学生有优势,不太关注时事的学生也能写网课或者在家上学等亲身经历的内容,结合时事,本身开放性也很好。

唯一问题可能在于区分度~ 各地老师肯定都准备了这个题目了~



5 新高考二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以“带你走近_________”  写主持人词。

这看似是一道作文题,实际是一道历史题。。。历史好的小伙伴直接写西湖写岳王庙写成都武侯祠都容易发挥,或者写石家庄赵子龙、驻马店袁绍、枣庄兰陵王等地名变迁也不错。


6 北京卷,以北斗卫星为例,写“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

怎么说呢,感觉这个题目也不太好
虽然有了北斗的材料,但本质上还是“每个螺丝钉都有自己的意义”,
等于套了个2020的马甲,在考二十年前的题。

7 天津卷,“中国面孔”

这个题有点问题,《中国面孔》虽然是热播记录片,但直接做材料似乎不妥。
不过整体本质还是一个疫情主题下的新时代中国命题,也不差。

8 上海卷: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人的命运呀~既要靠自己的努力,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什么叫好的作文题,这就是,题目并不长,也没有花里胡哨的材料,就一句话,但思辨性很高且非常开放。
你可以从自己的努力写,强调个体的人定胜天,也可以从历史进程角度切,写宏观的时代潮流。

9 江苏卷:智能互联网时代~


这个题和全国一卷类似,开放性极高
你可以写我是如何刷微博,也可以写互联网与生活。深的还可以写信息茧房,非常考验视角的创新性。

10 浙江卷:人生坐标,你怎么看待在不断变化的生活中,人与家庭和社会的落差。

这个题目,EMMM,
和全国卷3类似,这个题目有点虚,高中生没有经历社会毒打不太好写。但本身开放性是可以的。

其实江浙沪三个命题,本质上都是在考大时代下个体如何面对,但最后落脚在题目上却有差异。
江苏强调对互联网时代的思考,上海强调的是变化的时代主基调,浙江则思考如何重新定义自己。
相对来说,我觉得上海比较好,江苏其次,浙江这个藏的过于深了。、

PS:有人问为什么各地作文都不太体验疫情这个元素。
高考的作用是选拔人才,做区分度,疫情的问题在于。。。所有考生心里应该都带着几万字的疫情材料和各种案例进考场~你考疫情,大家立马都上材料上案例甚至现成的文章。
本质上,考疫情是在考老师~看各自老师准备的材料水平
所以相对来说,疫情不会那么突出,至少不能让你直接堆准备好的疫情材料

2020高考作文的趋势是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