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李自成的宰相,却得以善终,儿子成为清朝官员
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并改西安为长安,称为西京。与此同时,李自成还任命了一批文武官员,其中有一位人物被封为天祐殿大学士,成为大顺政权的开国丞相。后来,这位丞相跟随李自成占领北京,并且向李自成劝进。然而,大顺政权灭亡后,此人却得以善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逼上梁山
此人名叫牛金星,字聚明。与李自成不一样,牛金星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父亲名叫牛垧,曾经担任过鲁王府的纪善。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牛金星自幼读书,不仅钻研四书五经,还对天官、风角以及孙、吴兵法很感兴趣。1627年,牛金星考中了举人,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他很有可能成为明朝的官员。
然而,一件突发之事改变了牛金星的命运!牛金星得罪了同乡的巨绅,结果遭到了对方的诬告,官府以抗欠赋税等罪名,革去了牛金星举人的功名,还将他发往卢氏当差服役。后来,李自成率领义军进入河南境内,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牛金星也投奔了义军,并且得到了李自成的重用。

二、大顺丞相
此时李自成的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军中的“文化人”并不多,因此他对牛金星格外看重。牛金星建议李自成,“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得到了李自成的赞同。之后,义军的势力越来越强大。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牛金星成为大顺的开国丞相,为大顺政权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此后,牛金星又跟随李自成北上,占领了北京城。然而,牛金星这个人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只顾自己揽权、敛财,未能提出巩固大顺政权的战略性建议。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在牛金星等的策划下,他在武英殿即皇帝位,然后匆忙撤出北京。与此同时,因为牛金星的谗言,李自成错杀了谋士李岩,导致义军军心涣散、人人自危。

三、投降清朝
在撤出北京后,李自成屡战屡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丢掉了所有的地盘,被迫踏上了流动作战的道路。此时的牛金星已经意识到李自成必败,于是他开始为自己的前途而谋划。1645年夏天,牛金星脱离农民军,与他的儿子牛佺投靠了清朝。原来,牛佺曾在李自成的麾下担任府尹,他与父亲牛金星一道投靠了清朝。
之后,清朝加封牛佺为黄州知府,而牛金星由于名声太大,所以没有授予官职,不过还是让他享受一定级别官员的待遇。从此之后,牛金星一直住在儿子的府中,从未再出门。不过还有一些官员得到了消息,他们向顺治帝弹劾牛金星父子,不过,清朝朝廷并未理睬。数年后,牛金星病死,临死前说道:“赖弥缝之巧,得不膏荆棘,可幸。要,不可恃也,吾死,必葬香山之阳,闭门教子,勿再出。”
参考资料:1.《明史》;2.《牛金星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