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人饮茶二三事(四)

2020-02-08 20:13 作者:落棠庵主-蘅芜  | 我要投稿

四、元朝。

在13世纪中叶之后,宋金以降,忽必烈建立元朝。然而随着大宋朝一起悄然而亡,还有那浸润着国人百年的风雅气韵。

从《文献通考》和《农书》当中,我们可以窥探出:元代的茶叶形态与饮茶方式是什么样子的。而元代的皇家贡品,也从宋代的建州地区向着武夷山区逐渐转移。自元代的武夷官焙建立之后,宋代的建安北苑日渐式微。直至明末清初之际,世人就“今则但知有武夷,不知有北苑矣”了。

元代之前,前面朝代的饮茶方式几乎是一家独大。而在元代,饮茶方式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态势:皇家贵族仍以点茶为主,文人雅士们就不拘一格了。

如果究其原因:许是蒙古族属于少数民族,尽管坐拥江山,却难以改变自身多年养成的饮茶习惯与方式。

在元代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一书里,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皇室的点茶还会在茶汤里面加入名贵香料或酥油。再从元代宰相耶律楚材所写的诗句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他已经开始用碾碎的芽茶进行点茶或是煎茶了。这种做法也大大的简化了程序,为之后明代的瀹饮法打下很好的基础。

虽然元代上层社会还保留着点茶,但已经不同于宋代的点茶标准了。从冲泡方法来说,也是多种方式并存,显得更简单、活跃却并不单一。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制茶方式的变化。虽然此时还以蒸青茶为主,但源于唐代的炒青工艺也备受世人青睐。直至元代后期,茶叶的揉捻工艺诞生。使得茶的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增多、条索也变得更加美观,进而加速了点茶法退出历史舞台的步伐。至此蒸青、炒青、揉捻工艺的发展,让点茶、煎茶渐渐隐退,瀹泡法开始孕育。

古人饮茶二三事(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