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手机市场回顾:内卷严重,跃迁升级

2020年在我们的忙碌焦虑中快速度过,转眼已是2021年,趁着记忆依然停留在2020年,梳理总结一下2020年持续关注的手机市场。
手机体验十大问:
2K 120Hz带来的续航体验值得吗?
120W+120Hz+4000mAh,这是好的体验吗?
100W有线充和50W无线充,哪个体验更好?
不送充电器和不送手机壳,哪个对用户体验影响更大?
手机用6.7英寸以上的大屏幕体验好吗?
轻薄手感和只管堆料哪个体验更好?
4摄带来好的拍摄及日常使用体验了吗?
大曲率曲面屏使用体验好吗?
背板用塑料真的影响体验吗?
高性价比机器的体验真的好吗?
5G
如果2019年大家还在考虑买4G还是5G手机,那2020年5G绝绝对对成了标配。iPhone12用上5G,就是最为标志性的事件。

但当5G真正来到我们身边,手机上出现5G的标志,除了第一眼看到激动一下,真没有带来什么颠覆性的体验。
不过就像3G升级到4G,这都有个阶段。从市场普及到新使用场景普及存在一个滞后期,从当初的文字信息流到视频信息流,再到5G时代新的信息传递方式,我们还需要几年等来5G时代新的科技生活方式。
屏幕
今年手机升级的重大硬件就是屏幕,曲面屏、刷新率、2K、亮度、HDR,多年不变的1080P屏幕,在2020年迎来了全方位的提升,尤其是高刷新率带来的体验跃迁,这也是今年iPhone被彻彻底底超越的一项体验,ios动画再细腻流畅也无法突破物理限制。

续航
但激进的高刷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续航的降低。今年手机续航优秀的没几个,除了5G元凶,高刷新率就是最不容忽视的耗电大户。
去年手机电池容量还普遍在3500-4000mAh,今年直接来到了4000-4500mAh,甚至5000mAh,但依然顶不住硬件高功耗带来的续航崩溃。
OPPO Find X2 Pro就是典型的技术激进但续航闪崩的典型代表,当然近期各大厂商系统升级都能明显提升续航水平,也算是可喜可贺。
充电
今年除了120hz高刷屏,还有一项颠覆性体验就是65W、120W快充,30分钟、15分钟充满手机,日常场景每次只需要充十几分钟,充电速度达到这样的临界点,量变引起质变,就带来了颠覆式的手机使用体验。
但如今的充电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无线充电。小米华为在50W功率有限充的同时有30-50W的无线充电功率,这就非常均衡体验足够好。但像OPPO这种,虽然把有线充电引领行业,但手机一直没有无线充电,就很蛋疼,对一些追求无线体验的用户来讲,100W的有线充就是没有50W的无线充来的优雅自然。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各家充电协议间的不兼容,导致严重的环保问题。想达到OPPO65W、小米iQOO120W,包括华为等各家快充速度,就得用自家的充电器,那换一个手机就得一个充电器,根本不环保啊。过去两年各家快充竞争太激烈,导致QC、PD快充协议直接被忽略而停滞不前,如果各家能暂时统一出一个新的60W左右的新快充协议,那买手机不送充电器这事不就成了吗?
尺寸重量
2020,可能是手机手感普遍比较差的一年。200g重、9mm厚,74mm宽,这种体型实在是太拉胯体验,小米10、魅族17,iQOO,是典型的牺牲手感的代表。
而能控制好尺寸手感的,一种是三星这种极致的工业设计能力,另一种是OPPO vivo对轻薄的坚持。年初的三星S20系列,和年底的OPPO Reno5 Pro+,我认为是手感顶级之流。
2021年,请对你的手好一点。

外观设计
2020年,各大厂商都开始非常重视外观设计。背板色彩和工艺处理、新材质的运用、矩阵摄像头的精心设计、甚至连上下边框也不放过。所以我们能在手机上摸到丰富的手感,细腻的AG磨砂、好看的晶钻工艺、亲肤雅致的素皮,同时也有各种用尽心思设计的矩阵摄像头设计,华为的线条修饰、OPPO的透明贴片、vivo的云层多阶,上下边框也被削平赋予独特的设计和观感。

在手机性能提升到足够强的阶段,设计就成了当下各大厂商新的发力方向。尤其是摄像头这么多,怎么设计得协调好看,就非常考验各家的审美和设计能力。
小米依然坚持“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OPPO vivo再次凸显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对设计的重视,而华为高端产品的设计高级感已经炉火纯青,但3000-5000价位的中高端产品还需更加精致和美观。而三星,我相信凭借其深厚的工业设计水平,每一代产品都足够精致耐看。苹果呢,除了精致已经很难打动我。
性能
2020年的手机性能,即使是千元机也能有非常流畅的使用体验了,天玑800、1000的高性价比冲击、三星Exynos系列的强势回归、苹果A系列的遥遥领先,芯片性能已经成为2020年最不需要担心的部分。

市场竞争
继2019年5G普及前的中低端极致性价比竞争,2020年是各家冲击高端、渴望抓住机会重新洗牌的一年,小杯中杯大杯超大杯全价位段覆盖,是各家纷纷采用的产品策略。这样的好处就是既能覆盖更广的用户群保证销量,同时又能提升品牌高度,大杯超大杯可以全面堆料打造水桶旗舰。
同时,国产厂商的内卷现象日益严重,你有65W我上120W,你有90Hz我上120Hz,你有5000万像素我来1亿像素,如今连2K曲面屏都要成标配。国内的内卷延伸到手机圈,消费者看着都嫌累,每天争来争去,有些方面已经过犹不及,堆料过猛反而真实体验并不那么好了。消费者需要的是怎样的手机?我们离iPhone离三星还有那些细节需要提升和深挖?厂商需要更多的深度思考。
2021年的手机市场,依然水深火热,但也正因如此才能让我们体验到更先进更极致的手机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