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再把懿文太子朱标看作是“老农的儿子”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车右花盾
每当问及“朱元璋为何喜欢朱标?”或者“如果朱标没死,削藩的话,朱棣会造反吗?”这类话题时,回答中免不了会出现这样:

这样:

以及这样:

的内容。

在上面这几种理论所分析的情境中,我们似乎可以脑补出一幕幕温馨又励志的画面:
青年农民朱八八娶到了挚爱的女子马大脚,婚姻生活幸福美满,育有一儿朱标标。朱标标长大后,和朱八八父子俩一起扛着锄头下田,马大脚在家里给他们准备可口的饭菜。期间时有弟妹出生,作为长兄的朱标标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给弟妹们换尿布的工作,很是友悌。
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元末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朱八八没法保住自己的几亩薄田,不得不带着朱标标和马大脚四处逃荒,几经辗转后逼上梁山,投奔红巾军。在起义军与元军的作战中,朱八八和朱标标上阵父子兵,并肩杀敌,交相掩护,积攒功勋,逐步攀升,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优秀将领。马大脚带着幼子们在后方的老营里,听着老爹和大哥的沙场故事,平安长大,对朱标标满怀崇敬。
不知几度寒暑,朱八八斗倒了与他为敌的义军内部反派,斗倒了穷凶极恶的蒙古人,终于坐稳了江山,开创大明王朝。于是立下大功的朱标标,理所当然地就被立为太子,简直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结合体,群弟无不心悦诚服。而朱八八发达后新娶的嫔妃,完全不能代替马大脚在朱八八心中的地位,她们所生的子嗣,自然更不会有什么想法。一切都是这么的顺理成章。

当然,以上内容纯属脑洞。

好,现在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历史上真正的朱元璋前半生时间线:
公元1328年,宋恭帝去世五年,元泰定、天顺、明、文四帝纷乱的年份,朱元璋出生于濠州一个佃农家庭。
1344年,元至正四年,朱元璋17岁,彼时的他主要工作是放牛和杂役,扛锄头下田是老爹和哥哥们的活,没有那么多田轮得上他来。这年,两淮大旱,黄河改道,独眼石人。朱元璋全家饿死,他自己出家皇觉寺混口饭,职业从佃农变为半流民式寺工杂役。
很快,几十天内,皇觉寺也无法维持,所有寺工出去化缘,朱元璋的职业又变为纯流民。接下来四年间,朱元璋竟然顽强地活了下来。不过此时他的思维模式,必然不会是一个老实农民所思所想,而是一个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的流浪者、独行侠。
1348年,朱元璋21岁。两淮灾情缓解,朱元璋回到皇觉寺,继续打工谋生,但他经过四年流浪,阅历和思想都今非昔比。

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红巾军大起义。
1352年,朱元璋25岁。郭子兴孙德崖据濠州起义,朱元璋经汤和介绍投奔义军,成为郭子兴亲兵,并在义军内斗中救过他的命。郭子兴把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为妻,焦胸送饼也发生在这年。这时他的思想就从流民转变为游侠、战士,离农田越来越远了。
1353年,朱元璋26岁。奉命攻定远、钟离,并募兵,得徐达等七百人,还收养沐英等。随后他辞别郭子兴单干,经张家堡整编、横涧山大捷两事瞬间发迹,然后攻占滁州城,并得李善长等。恐怕这时朱元璋就开始动起武装割据、逐鹿天下的主意了。
1354年,朱元璋27岁。郭子兴被排挤出濠州,投奔滁州,朱元璋将城池与主力拱手相让,自己转而攻占和州,从此与红巾军两不相欠。朱元璋还是红巾军左副元帅,但实质上可以视作独立军阀。

1355年,朱元璋28岁。升任红巾军都元帅,不可谓不年轻有为。两度进攻集庆,不利。在这一年十月十日,长子朱标出生。朱元璋大龄得子,偌大家业终于有后,感到由衷的欣慰。当然他戎马在外,无暇看顾马氏和朱标,只能委托专人妥善照料。
1356年,朱元璋29岁。攻占集庆,夹缝顽生。这一年次子朱樉出生。
三年内,朱元璋先后攻略苏南、皖南、浙北,俨然雄据一方的大诸侯。1358年,三子朱㭎出生,1360年,四子朱棣出生,1361年,五子朱橚出生。五兄弟年纪相仿,想必是很要好的玩伴。
1360年,朱元璋33岁。江东桥伏击战,击退陈友谅、张士诚,化解危局。
1363年,朱元璋36岁。张士诚攻杀刘福通,韩林儿投奔朱元璋。洪都围城战,鄱阳湖水战,朱元璋大破陈友谅,锁定南方第一霸权。
1364年,朱元璋37岁。终于称王,是为吴王,立时年10岁的长子标为吴世子。完全攻灭陈汉。
1366年,朱元璋39岁。平江围城战。韩林儿沉江。
1367年,朱元璋40岁。废龙凤年号,称吴元年。攻灭张士诚、方国珍,统一江南。徐达北伐,已克益都。
1368年,朱元璋41岁。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立时年14岁的世子标为皇太子。亲临开封前线。徐达克复大都,元顺帝北遁。
…………
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太子标巡抚陕西,秦王樉召回南京问罪。
1392年,朱元璋65岁,朱标38岁。朱标巡抚归来,为二弟樉求情。同年朱标病逝,谥懿文。

对比汉唐明三朝开国:
朱元璋起兵征战时25岁,朱标未出世。
朱元璋割据一方时29岁,朱标2岁(虚岁,实际就半岁)。
朱元璋称帝统一时41岁,朱标14岁。
刘邦起兵征战时48岁,刘盈2岁。
刘邦割据一方时53岁,刘盈7岁。
刘邦称帝统一时55岁,刘盈9岁。
李渊起兵时52岁,李建成29岁,李世民20岁。
李渊统一时(不计辅公祏复叛和梁师都)57岁,李建成34岁,李世民25岁。
所以汉明两朝,“太子帮着打天下”其实都是不存在的。

最后:
我朱标,红巾军朱大帅长公子、吴王世子、大明懿文太子、监国、陕西巡抚、兴宗孝康皇帝,整座南京城里最靓的仔!

我父亲是一代草莽英雄,少年游侠、青年将军、壮年诸侯、中年皇帝!

哪个敢再骂我们是“一对老农父子”、“依然是老农思想”、“并肩扛锄头刨地”,就算我脾气再好也得把你剥皮萱草喽!

参考文献:
《明史》卷一、卷二;
《明史》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兴宗孝康皇帝);
《明实录》卷一、卷二;
《三垣笔记》等,仅作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