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孝文帝传之德化百姓,富有四海

2023-08-09 14:51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十五年,黄龙出现在成纪,皇帝又一次召见鲁地的公孙臣,任命他担任博士,阐明当今应为土德的道理。于是皇帝下达诏令说:“有一个奇异的神物出现在成纪,无害于民,今年会有好收成。我亲自到郊外去祭祀天帝和其他各神。掌管礼仪的官员讨论一下所应举行的礼仪,不要怕我劳累而有所隐讳。”大臣和掌管礼仪的官员都说:“古时候天子在夏天亲自到郊外依礼祭祀上天,所以称为‘郊’。”于是皇帝初次幸临雍县,郊祀五帝,以夏季四月举行祭礼。赵地人新垣平以望气之术进见皇帝,趁机劝说皇帝在渭阳修建五帝庙,并说要想发现周朝的传国宝鼎,应当有玉石的精华出现。

十六年,皇帝亲自郊祀渭阳五帝庙,也在夏天举行祭礼,决定崇尚赤色。

十七年,得到了一个玉杯,上面刻“人主延寿”。于是皇帝开始把这一年改为后元元年,下令天下百姓举行盛大的聚会,设宴饮酒。就在同年,新垣平诈骗行为被察觉,处死了他的三族。

后元二年,皇帝说:“我并不英明,不能远施德泽,所以致使中原以外的国家不得安宁。四方荒远地区的百姓不能平平稳稳地生活,国内的百姓辛勤劳苦,不得安居,这两种过错,都是由于我缺少道德,不能使德泽流布远方。最近匈奴连年为害边境,杀死很多官吏和民众,边区的官员和将领又不能理解我内在的心意,以致加重了我的不德。这样长期交兵,灾难不解,中原内外的国家如何能得到安宁?如今我早起晚睡,辛苦操劳天下大事,为千千万万的百姓感到愁苦,心里忧惧不安,没有一天能够把这件事情忘却。所以派出的使者(络绎不绝),道路上冠盖相望,车辙盘结,让它们去向匈奴单于说明我的想法。现在单于回到了古代正确的道路上,考虑国家安宁,为千万民众谋求利益,亲自和我一起抛弃那些细小的过失,在正确的原则上团结一致,结下兄弟般的情谊,来保全天下善良的民众。和亲的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以今年为开端。”

后元六年冬天,匈奴三万人进入上郡,三万人进入云中。皇帝以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驻扎在飞狐;以从前的楚国丞相苏意为将军,驻军句注;将军张武屯守北地;以河内郡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扎在细柳;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屯兵霸上;祝兹侯驻军棘门,来共同防备匈奴。过了几个月,匈奴人撤走了,各路军队也撤了回来。全国发生了旱灾,蝗虫为害。皇帝加恩天下,命令诸侯不要向朝廷进贡,废弛对山林湖泽的禁令,减少皇帝的服饰、用具和游玩的狗马,裁减郎官的员数,打开粮仓,赈济贫苦百姓,民间可以卖爵位买粮。

孝文帝从代国来到都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饰、用具,没有增加过什么,有对百姓不方便的地方,就进行改易,以利百姓。曾经打算修建露台,叫工匠计算费用,需要黄金一百斤。皇帝说:“一百斤黄金相当于中等百姓十家的产业,我享有先帝的宫室,常常担心会有辱先帝,修建这露台干什么呢!”皇帝经常穿着粗丝衣服,他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衣服拖至地面,帏帐不得织文绣锦,以此来表示敦厚质朴,为天下先做出一个表率。修建霸陵全部采用瓦器,不许使用金、银、铜、锡作装饰,不修高大的坟墓,想要节省一些,不去烦扰百姓。南越王尉佗自称为武帝,而皇帝却叫来尉佗的兄弟,赐予高官厚禄,以德相报,尉佗取消了帝号,向汉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违背盟约,入边寇掠,然而皇帝只是命令边塞加强守备,不出兵深入匈奴腹地,害怕烦扰百姓。吴王假装有病,不去都城朝见,皇帝立刻赏赐给他坐几和手杖。群臣当中如袁盎等人论述事情虽然尖锐而又急切,但皇帝常常以宽容的态度采用他们的建议。大臣中间如张武等人接受金钱贿赂,发觉后,皇帝就拿出自己府库中的金钱赏赐给他们,使他们内心感到惭愧,不交给官吏治罪。皇帝一心一意地致力于用道德教化百姓,因此,四海之内,殷实富足,兴起了讲究礼义的风气。

后元七年六月一日,皇帝在未央宫去世。临终前遗诏说:“我听说天下万物生长,没有不死亡的。死亡是天地间的常理,万物的自然现象,何必过分悲哀。现在,世人都好生恶死,大量财物用于安葬,以致倾家荡产,长期服丧,以致伤害了身体,这些做法我是不赞成的。况且我生前不德,无益于百姓,如今死了,又让人们长期服丧哭吊,经历寒暑的变化,使人家的父子悲哀,损伤老幼的心灵,减少饮食,断绝对鬼神的祭祀,这加重了我的不德,怎么能对得起天下百姓呢!我能够奉守宗庙,以一个渺小的人凌驾于天下诸侯王之上,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依赖天地的神灵,社稷的福祉,国内安宁,没有战乱。我并不聪敏,常常担心有错误的行为,使先帝的遗德蒙受耻辱;时间长了,更是害怕不能善终。如今幸运地凭着天年能够供养侍奉高祖于地下,以我这样的不贤明,而有如此好的结果,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向天下官吏和百姓下达命令,命令到达后哭丧三天,然后全部脱掉丧服。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鬼神和饮酒食肉。应该服丧哭吊的人,都不要穿斩衰的丧服,绖带之围不要超过三寸,不能把战车和兵器都披上孝布,不要发动男女民众到宫殿里哭丧。宫中应当哭丧的人,在每天的早晨和晚上各哭十五声,尽礼之后就停止。不是早晨和晚上哭丧的时候,不许擅自哭泣。下葬以后,穿大功丧服十五天,小功丧服十四天,细布丧服七天,然后脱去丧服。其他没有规定在遗命中的事项,全都根据这一遗命,参照从事。布告天下,使人们明了我的心意。霸陵地方的山川保持原样,不要有所改变。后宫夫人以下至少使,都遣散回家。”任命中尉周亚夫为车骑将军,典属国悍为将屯将军,郎中令张武为复土将军,调发附近各县现有的士卒一万六千人,调发内史现役士卒一万五千人,归将军张武指挥,负责安葬棺椁,穿圹掩埋。

六月七日,大臣们都叩首至地,对去世的皇帝奉上尊号为孝文皇帝。

太子在高庙即位,六月九日袭号为皇帝。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对御史下诏说:“听说古代帝王称祖的是有功的人,称宗的是有德的人,制礼作乐各有一定的原因。又听说乐歌是用来发扬道德的,舞蹈是用来显示功业的。以醇酒祭祀高庙,表演《武德》、《文治》、《五行》之舞。以醇酒祭祀孝惠庙,表演《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君临天下,使夫塞津梁畅通无阻,远处近处同等对待。废除诽谤罪,去掉肉刑,赏赐老人,收养孤独,抚育众生。减少嗜欲,不接受进贡的物品,不私自占有这些利益。犯罪的人,不收没他的妻子儿女,不诛杀无罪的人。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很重视绝人后嗣这件事。我并不聪敏,对这些不能完全认识。(实际上,)这些事情都是上古帝王所赶不上的,而孝文皇帝却亲自做到了。圣德的浩大如同天地,惠泽流及四海,没有一个人不得到恩惠。他的圣明宛如日月,而庙中的乐舞并不相称,我很恐惧不安。应该为孝文皇帝庙制作《昭德舞》,用来表彰他那美好的道德。然后把祖宗的功德记载在史册上,流传万世,永无穷尽,(这种做法,)我是很称赞的。应与丞相、列侯、秩为中二千石的官员和掌管礼制的官员拟定礼仪奏上。”丞相申徒嘉等人说:“陛下永远想着孝敬先帝,制作了《昭德舞》来显示孝文皇帝盛大的功德,这都是臣子申徒嘉等人由于愚昧而想不到的。臣子郑重而又恭敬地建议:一代的功劳没有大过高皇帝的,德业没有盛过孝文皇帝的,高皇帝庙应该成为皇帝的太祖庙,孝文皇帝庙应该成为皇帝的太宗庙。天下应当世世代代的献祭祖宗之庙。各郡国诸侯应当为孝文皇帝建立太宗庙。诸侯王、列侯的使者随从天子祭祀,天子每年献祭祖宗之庙,请把这些规定明文记载下来,向全国公布。”景帝下令说:“可以。”

太史公说:孔子说“一定要经过三十年,然后仁政才能成功。一个品德好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也可以战胜残暴,废除刑杀”,这话说的真是正确啊!从汉朝建国到孝文皇帝四十多年,德业兴盛到了极点。渐渐地向修改历法、确定服色、举行封禅这一目标接近了,只是由于文帝谦让,至今没有完成。啊!这难道不是仁德吗!

汉孝文帝在代国的时候,占卜得到帝王登基之兆。宋昌定下为天子之策,绛侯周勃到城外恭迎。可以做天子他却主动辞让,于是天下人都归心于他。他重视农业,亲自下田耕种;广施恩德,停止武事。他去除对人民的掠夺,消除人民的怨言;行政简化怜悯,刑罚公正清明。他穿着简朴来引领朴素的风气,停止修建露台。执法时宽待张武,执行刑罚时怜悯缇萦(而废除肉刑)。到现在霸陵(汉文帝之陵墓)仍然和以前一样,而对汉文帝的歌颂的声音千年仍然不断。






孝文帝传之德化百姓,富有四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