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老不长?赶紧看过来!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
其中就包括身高,
但是在身高管理方面踩坑的父母却不计其数
想让孩子长高
首先要避开身高误区

误区一:盲目等待,“晚长”观念
孩子3岁时身高与最终身高相关达80%,如果孩子在3岁时未能追赶上其他正常孩子身高,最终身高有可能同样落后。晚长不是普遍现象,不能盲目等待。
误区二:父母高,孩子不会矮
孩子的身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只占70%左右,还有30%左右受其他因素影响。如果孩子在3岁时身高不达标则须及时到医院相应专科咨询就诊。
误区三:孩子检查正常,就是身材矮小,不需治疗
常规检查结果正常但身材矮小,临床上称之为特发性矮小,是儿童期导致矮身材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家庭性矮小,须及时就医咨询。
误区四:轻信增高广告、增高药
专家提醒各位家长,很多增高产品通常含有性激素和其他不明成分,往往会导致孩子的骨骼提前成熟,生长潜力降低,从而导致孩子终身高矮小;目前,临床上治疗矮小的唯一有效途径只有外源性补充生长激素。

一.影响身高的因素?
遗传:影响一个人身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父母遗传因素60%-70%。
营养: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和蛋白质的充足摄入,少喝碳酸饮料,少吃西式快餐、油炸食品和反季节蔬果等。
运动:弹跳类运动能有效帮助孩子长高,可让孩子每天用1小时的时间进行跳绳、篮球、排球、羽毛球、跑步等体育运动。
睡眠:尽量让孩子在10点前睡觉,不仅能解除疲劳,还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心理: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孩子长期心理抑郁不利于生长发育。

二.如何管理身高?
建议家长首先养成给孩子定期测量身高的好习惯,至少每3个月给孩子定点、定时量一次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长速率。骨龄决定了孩子的生长空间和潜力,但骨龄和年龄有可能存在严重偏差,这种情况只按照年龄来判断孩子的身高是偏离实际的,建议家长每年带孩子测一次骨龄。

三.如何测量身高?
一天内身高的变化是晨起最高、睡前最低,这是因为一天的活动和体重的压迫使椎间盘变薄、足弓变浅、脊柱弯曲度增加的缘故,一般早上要比晚上高1~2厘米。
量身高需要注意: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测量工具、同一人测量采用精确的测量技术和测量工具可以最大限度控制误差,比如每月1号的晚上在门厅的墙上用三角尺或书本由孩子母亲测量。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