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专升本大连泽大教育友情整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辽宁专升本大连泽大教育友情整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一、专升本知识点考核范围
该专业的考察范围总共有十个方面:
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拖动、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LC应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试分为两部分:
公共课、专业课(包括专业理论3门,技能课1门),总分740分。
1.公共课:数学(120分)、英语(120分)、计算机基础(100分),总分340分。
2.专业课: 电工基础(100分)、电机拖动(100分)、数字电子技术(100分)
3.技能课: 常用电气设备的使用、安装、检测与维护。电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设计、安装、调试与故障排除。
二、本科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电气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是强电(电为能量载体)与弱电(电为信息载体)相结合的专业,要求掌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辽宁省2021年各校招生计划及录取分数

四、人才需求及就业前景
电能是最便于利用的能源形式之一,电力及相关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电力及相关工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电力及相关工业人才需求旺盛。
学生毕业后可能够从事电力、电气设备制造行业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亦可从事其他行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工作。就业范畴举例如下:
(1)从事电力系统的设计、研发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可从事单位主要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下属的各级电力公司和国家五大发电集团及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下属的各类发电厂;各级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公司;各类电力技术专业公司;新能源发电企业;能源、航空、航天、冶金、有色、石化、船舶、电子、医药、机械、建筑等大中型企业的供电部门或自备电厂;
(2)在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电力自动化设备公司、电力电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管理和运营工作;
(3)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五、专业考纲内容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对口升学考试纲要(试行)
第一部分 总则
一、纲要编制依据
依据《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制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辽教发〔2001〕67号)文件精神,结合辽宁省中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会议精神,为加快辽宁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进程,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培养,满足辽宁省区域经济和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情况,编制此对口升学考试纲要。
二、纲要适用专业范围
本考试纲要适用于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供用电技术、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等相关专业。
三、说明
本考试纲要适用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高职升本科入学考试。
第二部分 专业课程(笔试)考核纲要
一、"电工基础"课程考核内容
1.电路及电路模型,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电路元件和电源元件的伏安特性关系及基本定义。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
3.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电阻的串并联及等效变换,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4.电路基本分析法的应用计算(电压电位计算、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电路基本定理(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
5.正弦电压与电流,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的相量表示。
6.复阻抗的概念和RLC串联电路,交流电路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7.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定义,线电流、线电压、相电流、相电压、中线和中线电流的定义,三相负载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情况下相关电流和电压及相位之间的关系。
8.变压器进行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
参考教材;
【1】陈菊红.电工基础(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谢述双.电工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沈许龙.电工基础与技能训练.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考核内容
1.半导体基本知识及应用,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识别与检测,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和工作原理。
2.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基本放大电路微变等效分析法
3.多级放大电路的特点及估算方法。
4.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结构,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基本组成部分和主要技术指标,集成运放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的特点,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
5.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的类型,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反馈的判断方法。
6.功率放大的基本概念及特点,乙类OTL和OCL互补对称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交越失真的概念和消除方法。
7.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半波整流及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结构和原理,滤波电路的结构和原理,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的结构和原理,线性三端集成稳压器件的结构和应用。
8.正弦波振荡的条件和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类型。
参考教材:
【1】姜俐侠.模拟电子技术项目式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林春景.模拟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王连英.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三、"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考核内容
1.常用计数进制,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规则,逻辑代数的化简方法:公式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
2.各种基本门电路的符号及逻辑功能,TTL反相器和CMOS反相器的电气特性。3.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编码器、译码器、数据分配器和数据选择器芯片的应用。
4.触发器的概念和各种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各种触发器的特性方程,各种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5.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结构特点,寄存器、计数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6.555定时器的外部管脚功能和状态功能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和施密特触发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参考教材:
【1】徐煜明.数字电子技术与逻辑设计教程(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曾晓宏.数字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张明莉,王斌.数字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四、"电机拖动"课程考核内容
1.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变压器空载、负载运行时的工作状况,变压器运行的外特性和效率特性。
2.变压器并联运行,互感器、自耦变压器,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
3.旋转磁场的产生、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势和磁势,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理论及机电能量转换。
4.异步电机接线及运行,异步电动机启动、制动,异步电动机调速,发电机的负载运行。.直流电机工作原理和结构,直流电机的额定值、换向,电枢反应、感应电势和电磁转矩,直流电机的机电能量转换和可逆原理,理解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6.直流电动机的启动,直流电动机的制动、反转与调速。
参考教材:
【1】胡幸鸣.电机及拖动基础(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李明.电机与电力拖动(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张勇.电机拖动与控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五、"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考核内容
1.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中常用的刀开关、组合开关、低压断路器、熔断器、继电器、接触器、组合按钮等电器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作用、应用场合,常用电器元件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2.电气图纸的类型、国家标准、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原则。
3.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正反转控制、位置控制、顺序联锁控制、多点控制等常用控制电路,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循环控制和顺序控制。
4.互锁、保护环节的概念和综合运用,机械联锁、电气联锁在实际控制线路中的运用。
5.典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读图方法、分析方法和分析步骤。
6,典型磨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读图方法、分析方法和分析步骤。
7.典型卧式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读图方法、分析方法和分析步骤。
8.典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读图方法、分析方法和分析步骤。
参考教材:
【1】张晓娟.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张明金.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田淑珍.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考核内容
1.检测技术和传感器的含义及基本内容,测试技术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工程测试信息时的误差来源。
2.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分类,变阻器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固态压阻式传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电阻式传感器的应用。
3.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涡流式电感传感器和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4.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及它们各自的特点,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5.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和测量电路。
6.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特点,霍尔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和应用。
7.热电偶测温原理,热电偶测量电路及其补偿方法,热电偶应用。
8.光电效应与光电器件的分类,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9.调制和解调的概念以及信号的非线性校正,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变换技术。
10.干扰的产生和来源,不同干扰信号的概念和特点,抗干扰的各种技术。
参考教材:
【1】陈晓军.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项目式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俞云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张玉莲.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七、"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考核内容
1.单片机的发展概况、趋势、大体结构及单片机的选用,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单片机的定义、基本参数。
2.单片机内部硬件组成部分,管脚的定义、功能、作用,单片机各种存储器物理空间配置及内部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定义、作用。
3.单片机I/O端口结构及工作原理,时钟和时序,复位和掉电保护处理。
4.汇编语言概述,能熟练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包括数据传送程序、循环程序、子程序、查表程序、算术运算程序。
5.单片机的寻址方式,指令的功能及运用、指令占存储空间的字节数、指令执行所需的机器周期数。
6.单片机的程序结构和数据结构,C51与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C51简单应用程序编程方法。
7.中断概念、中断源、分类、优先级、嵌套、中断处理过程,单片机中断系统的应用。
8.定时器/计数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步骤,能根据实际情况熟练地应用定时器/计数器功能。
9.与通信有关的基本知识,串行通信的通信协议,单片机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和程序设计。
10.ROM、RAM、EPROM和E2PROM的基本知识,ROM、RAM的片选方式和地址分配,单片机系统常用ROM、RAM的性能和使用方法,I/O端口的输入输出操作,LED数码管静态、动态显示的典型应用。
11.键盘、显示器、A/D与D/A接口电路基本知识和应用。
参考教材:
【1】林毓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张迎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林春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八、"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核内容
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3种基本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受控对象、被控制量、给定量和扰动量。
2.传递函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简单电路和运算放大器的传递函数求法,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3.由传递函数求时域响应的一般方法,一阶和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和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劳斯稳定判据及其应用,稳态误差的分析和计算的基本方法。
4.闭环零极点位置与时域响应性能的关系,根轨迹绘制的一般方法,由根轨迹图分析时域响应的一般方法。
5.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乃氏图的一般绘制方法,伯德图的绘制,乃氏判据及应用,稳定裕度的求法,频率特性与时域响应性能的关系。
6.校正的基本概念及3种基本校正方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的一般方法。
参考教材:
【1】李先允.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孔凡才.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性能分析与系统调试(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九、"LC应用技术"课程考核内容
1.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结构、产品的分类,PLC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PLC常见的技术性能指标、内存分配及I/O点数,PLC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步骤。
2.PLC与计算机的连接和通信方式,PLC编程软件的应用,能进行程序的录入与调试。
3.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向连续运行控制电路、正反转控制电路、两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申路、Y-A启动的可逆运行控制系统和灯光闪烁电路。
4.PLC各种指令,编写简单的梯形图程序,输入编程器,运行程序。
5.PLC控制运料小车、自动门控制系统、十字路口交通灯、用凸轮实现的旋转工作台、组合钻床系统的编程,并能输入程序,运行程序。
6.数据处理类指令,PLC常见的外部故障,能对故障电路进行诊断。
7.各种功能指令的表示格式、执行方式,跳转程序、子程序、循环程序、外部中断子程序、定时中断子程序、高速计数器等各指令的应用。
参考教材:
【1】黄有全,李桂平,王敏昌.PLC应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史先焘.电气控制技术—-PLC编程与应用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杜晋.机床电气控制与PLC(三菱).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十、"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考核内容
1.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及其基本工作原理、电气特性和主要参数,电力电子器件的概念、分类。
2.晶闸管的工作原理、特性及主要参数,能正确选用晶闸管。
3.单相半波、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单相全波、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和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应用,逆变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单相无源变电路和三相无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5.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和交变频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相关基本概念,降压斩波电路和升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入输出关系、电路解析方法、工作特点。
6.半桥逆变电路及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及电流型逆变电路分析。
7.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的基本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在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正弦脉宽调制型逆变电路控制方式和波形的产生方法。
参考教材:
【1】黄家善,王廷才.电力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浣喜明,姚为正.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专业技能(实操)考核纲要
一、常用电气设备的使用、安装、检测与维护
全面掌握电工技术基础技能,具备常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能力,了解电工基本操作、线路布局与工艺,掌握正确的接线与配线方法,具备完成电路连接的能力,掌握常用电气设备的使用、安装、检测与维护,能够对电路简单故障进行分析与处理,增强电工设备检修与调试能力,加强安全用电意识。
二、常用电子电路的制作、调试与故障排除
能熟练使用万用表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了解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门电路、计数器、寄存器等电子技术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掌握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的方法,能够合理选用电子元器件,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图、简单电路印制板和分析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能够连接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电路连接符合电子工艺,能对电子线路中简单故障进行排除。
三、电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设计、安装、调试与故障排除
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型号、规格、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数据和作用,具备根据要求选用合适低压电器的能力,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应用、拆装、维修和保养方法。
能够利用低压电器组成各种不同的控制电路,能够利用继电器-接触器实现对电机的正反转控制、顺序控制、行程控制、互锁控制等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能够对电路故障进行分析与排除。
四、PLC程序设计、系统调试、故障分析诊断与维护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常用指令,能够根据任务,设计电路电气原理图,列出I/O口元件地址分配表,能够设计梯形图及I/O口接线图,能够根据控制要求,设计系统控制流程图,能够熟练操作PLC,能正确地将所编程序下载到PLC,能够按照被控设备的动作要求,利用按钮、开关等器件进行调试,达到设计要求,能够对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诊断和维护。
五、单片机控制装置设计、安装与调试
熟悉单片机的原理与结构、接口技术和单片机应用,能够按照控制要求,设计电路图和程序流程图,并运用汇编语言或C51编写、编译、调试控制程序,能利用单片机实现流水灯、继电器输出控制、模拟交通信号灯控制、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等简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