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世界】舰船联合设计:日本VI级驱逐舰松

稿件作者:@零战一二型_laiciffo
稿件性质:史实舰船
根据笔者来稿发表本文,部分内容可能与稿件不同。
发表本文不代表编者认同笔者观点。

在设计过程中,松型驱逐舰被称为“丁型”。1943年后,为应对愈发严重的空中和水下威胁,以及弥补舰艇不足的困境,日本海军将性能指标非常强悍,但在实际作战中因数量太少而作用有限的甲型、乙型的后续制造计划取消,转而制造性能指标低、小型、低速的驱逐舰,这就是丁型驱逐舰。军令部要求丁型装备尽可能多的用于防空,反潜作战的武器,同时相应地削弱了炮击和雷击能力。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小型驱逐舰上,日本人仍然想方设法装备了一座四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足见他们对鱼雷攻击的执着。
松型和之后的橘型(改丁型)作为旧日本海军最后的小型驱逐舰参加了大战末期一系列残酷战斗,但仍无法避免帝国的失败和旧日本海军的彻底覆灭。松号驱逐舰于1944年4月28日竣工,8月4日被击沉,同年10月10日除籍。

设计理念:
该设计的最初想法是通过丰富的消耗品组合来使松号能够在占领关键点位、侦查敌方战舰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话虽如此,松号并不缺少输出的手段。基于史实,游戏中的松号将拥有战争末期日本海军使用的鱼雷——与高级驱逐舰上的相同,对VI级战舰而言相当夸张。但笔者认为贫弱的投射量会限制其命中率,因此输出能力不会过强(在无法确保队友支援的情况下携带再装填消耗品是相当不明智的)。另外,同级驱逐舰中最低的航速意味着指挥官必须谨慎地考虑应当在何处与敌人交战。

主要特点:
血量较低,但可使用维修小组消耗品;
较低的主炮投射量;
射程远航速快的大威力鱼雷,并可选择鱼雷装填助推器消耗品,但一次齐射的鱼雷数量较少;
更多的深弹搭载数量;
航速较低,但拥有增强的引擎增压消耗品;
可以使用水底搜索消耗品;
隐蔽性较好。

HP:10300
船壳:16mm
主炮:1×2 127mm 1×1 127 mm
射程:10.8km
装填时间:5.0s
180度旋转时间:18s
Sigma:2.0(驱逐圈)
HE标伤:2100(点火率:8%,穿深:21mm)
AP标伤:2200(正常引信,跳弹角:45°/30°,编者注:疑似有误)
鱼雷:1×4 610mm
鱼雷标伤:23767
鱼雷射程:12km
鱼雷航速:67kts
装填时间:120s
防空:1×1 127mm 1×2 127mm 4×3 25mm 8×1 25mm
近程防空秒伤:85(2.5km)
远程防空秒伤:33(5.8km)
黑云数量:1
反潜武器:深水炸弹
最大伤害:4600
可用攻击次数:2
炸弹数量:12
装填时间:40秒
最高航速:29kts(弹射起步)
转向半径:560m
转舵时间:3.2s
水面隐蔽:6.11km(最小隐蔽:5.48km)
空中隐蔽:2.6km(最小隐蔽:2.3km)
消耗品:伤害控制小组、维修小组(14%)、水底搜索(4km/3km,对最大深度潜艇:3km)/防御性对空火力(100%/300%,40s)、发烟机(泛亚烟)/鱼雷装填助推器、引擎增压(+20%)

编者短论
一份史实的日本驱逐舰设计,笔者选择了一艘较难设计的舰船,颇有意思。
对于驱逐舰的玩法,我们一般采取以下思路:
如果该舰船主炮数量较少,则考虑将其设计作为雷驱;
如果该舰船鱼雷管数量较少,则考虑将其设计作为炮驱。
如果一条驱逐舰鱼雷管和主炮都较少,也很难通过提高射速、发掘防空潜力等其他方式解决玩法问题,那就很难办了——笔者设计的松就是这样一条舰船。
松只有3门主炮4根鱼雷管,这是一个往往在3-4级驱逐舰上才出现的武备数量。笔者尝试以鱼雷管口径弥补投射量问题,但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投射量就是投射量,一般只能用投射量平衡标伤,但很难反过来用标伤平衡投射量。
同时,作为一艘VI级驱逐舰,松拿到了惊人的5个消耗品槽位7个消耗品选项,且其中有5个消耗品选项属于超出日驱常规消耗品范畴或者是常规消耗品强度的,这意味着这条舰船强度有问题,如果消耗品不“弹钢琴”的话,这条船会被同级其他驱逐舰摁在地上摩擦。
再让我们看看VI级舰船的满载排水量,吨位最低的是1738吨的法拉格特,最高的是3200吨的猎豹。而按照笔者给出的数据,松的满载排水量仅有1650吨——不是不可以突破原有等级舰船排水量的下限,但当很多数据都突破下限的时候,该思考一下是不是把这条船的等级设计的太高了。
此外,对驱逐舰而言,一个指标不可或缺:航速。在V级及以上等级中,低于33节的驱逐舰没有任何立足之地。机动性的天然劣势让这些舰船无法发挥驱逐舰的作用,且极度依赖过度的数值调整以维持其可玩性。
由于薄弱的综合属性和惊人的610巨根,松确实是一条很难设计的舰船。熟练的设计者都未必能处理好这些问题,笔者在某些方面出现纰漏是很正常的问题。建议笔者考虑将松降级到V级(该级有游戏中最早出现的搭载610mm鱼雷驱逐舰睦月),并解决“数值怪”和“弹钢琴”的问题。不是610mm就一定要拿到岛风同款鱼雷,降低的鱼雷标伤反而有利于提升装填时间并改善环境平衡性。同时可以考虑提供超窄雷或者单根雷来解决鱼雷的灵活性问题。可采用的思路包括中等装填速度的高速高伤雷(作为雷驱设计,如64s装填的15633标伤68节鱼雷,同时可选超窄雷);带有长时间水听、强力反潜和灵活烟雾(作为反潜和控点驱逐舰设计,小船体和小转向半径有一定天然优势)等等。

关于本栏目的更多未尽事宜,请点击这里。
《投稿指南》请点击这里;《数据格式共享创作指南》请点击这里。
战舰世界交流群:305231011
舰船设计交流群:63643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