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0亿发过期炮弹是如何处置的?

2020-10-03 00:51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弹药消耗让全球主要大国都留下了严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因为二战中消耗的中等以上口径的炮弹有几十亿发之巨。冷战高峰年代,像苏联这种具备超级陆军的国家,装备的坦克就达到5万辆,身管火炮也有几万门,总数超过十几万台次,如果按照一门炮装备1000发甚至几千发炮弹才能打废炮管,那么仅仅为当时服役中的坦克和所有大炮都配齐炮弹,就需要储备几亿发。而实际上苏军为每门炮准备的炮弹总基数,大于打废炮管需要的炮弹量。这是因为一辆坦克或者一门大炮准备的炮管不止一根。因此当年苏军常年储存炮弹在十几亿,接近20亿是基本可以肯定的。也就是随时准备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即使参战的第一年不生产任何新炮弹,那么苏联军队储存的弹药也足够扛过第一年的战斗。


其他军事大国日常储备的炮弹数量未必全部看齐苏军的标准,但也基本差不了多少,总数10亿发还是有的。比如仅仅准备让民兵近距离打击入侵坦克的RPG火箭弹,就生产储备了3000万枚以上,准备平均用一两千发RPG火箭弹在近距离击毁对手一辆坦克或者装甲车辆。至于战争中要消耗的身管火炮的炮弹和集中大面积发射的火箭弹的数量则更多。那么在冷战过去后,再发生世界大国的概率已经大大下降。而且冷战也已经结束30年了。那么当年各大国生产和储备的巨量炮弹,也基本都到了过期的时间。各国又是如果最终处置如此大量的过期弹药呢?过期弹药可能有几百上千种,每种的处置方式未必完全相同,这里就以普通的身管火炮的弹丸的处置来说明。大多数普通炮弹的有效期到底是多长,并没有统一标准。


一般只要弹丸内部的炸药和发射药不板结失效,这种弹丸就被认为还是有效可用的。普通炮弹的引信是和炮弹分开储存的,这些引信的机械有效期一般长于装药炮弹本身,但是由于引信和弹丸都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如果需要宣布失效,则引信也一起宣布失效。有些炮弹储存20来年就宣布失效,而很多炮弹到了40年到50年仍然可以发射出现炸响,不过绝大多数弹丸都是30年就宣布失效,这也意味着冷战时代各大国生产的弹药已经普遍到了失效报废的时间关口。处置大量失效弹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去处置;这样最省钱省力。苏联时代生产存储的大量弹药到目前仍然是这个状态。比如现在乌克兰境内仍然有大量的放置过期炮弹的大仓库无人问津。有的堆放了十几万吨的弹药,直接堆到了露天。就是无人去管理处置。有个别的弹药仓库被雷击中诱发连环爆炸才引发注意。这种情况其实是最多的。


第二种处置方式,则是对外出口。不过过期旧弹药,土豪国家肯定看不上。人家只采购新生产的制导弹药。只能低价卖给那些有仗打但是没钱的参战方,这样出口的总量就非常有限,总之是九牛一毛。第三种方式,则是集中引爆炸毁。但是这种处置方式也不多见。大量旧弹药引爆会惊天动地,甚至诱发地震,除了偶尔挖出的危险地下存弹,日常不会引爆太多。第四就是人工处置。实际上是用管道热蒸汽把炮弹里面的TNT等炸药烫软后,倒出来回收。空炮弹皮回炉炼钢。而引信无法拆开回收,只能拿锤子挨个敲爆。新兴大国最会过日子,大部分炮弹都是回收再利用的。


10亿发过期炮弹是如何处置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